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哈佛风雨路》:逆境女孩励志背后带给我的一些人生思考

《哈佛风雨路》:逆境女孩励志背后带给我的一些人生思考

《哈佛风雨路》2003年在美国上映,获得了第55届艾美奖3项提名。豆瓣评分8.1。直至今日何一个励志的电影榜单上,都会发现这部电影。

这是一部描述奇迹的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人物原型为“莉兹·默里”,与电影中的人物同名,整部影片非常平静,用轻描淡写的语气描述着冷酷的现实。

电影讲述了利兹,一个非常聪明但是又极为不幸的女孩,出生在美国纽约的贫民窟里,生活就像泥潭,伴随无止境的苦难和绝望。母亲常年酗酒吸毒,并且患有精神分裂症,和有着同样遭遇的孩子流浪街头,偷窃乞讨,捡垃圾桶里的食物饱腹。她通过自己的顽强的努力回到了学校,拿到了纽约时报的全额奖学金,最终考上哈佛大学。彻底改变命运的故事。

每个人都会在人生道路中遇见困境,大多数人没有遭遇她那样极端的困难,也没有她那样过人的聪颖,但是我们可以从她的身上寻找到一些冲出困境的方法。所以本文我将从利兹如何完成这件不可能的事的3个关键点,来讲述这部哈佛励志电影。

01、不要设想“如果”的事,想做的事情不存在“以后”

利兹在17岁之前一直说着,她会去上学,她一定会回去的。她一直以为母亲以后总有一天会变好的,会照顾自己。在母亲在医院生病时,忙于学习,渐渐疏于看望,总想着以后会有时间,直到母亲突然去世。她成了孤单一人。

人总会被眼前的事情捆住手脚,但却总被未来的自我充满希望,仿佛随着时间的推移,困难就会自然减少。

幻想着想着以后自己的“蓝图”一定会实现,我只是现在没有时间没有调节而已。但事实时,在“以后”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困难,年轻时落下的事情,到“以后”会用翻倍的代价去完成。

等为时已晚时,去想任何“如果”都是徒劳。想要当下想要开始的事情,就不要给它加上“以后”的限制。

“我可以为自己寻找各种借口对生活低头,也可以迫使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她产生了这样的念头。

她要摆脱这样的生活,于是立刻行动了。

  • 没有以后再做,也没有如果以前我能早点开始就好了。
  • 如果要上学,就去寻找学校;
  • 如果没有学校可以入学,就去敲开每一扇学校大门;
  • 如果别人拒绝,就恳请别人再给一次机会;
  • 如果没有空学习,在地铁上也要读书;
  • 如果没有钱生活,就去洗盘子打工;
  • 如果觉得毕业所需时间太长,就同时学习10门课。

虽然十分疲惫,她的生活第一次感受到了秩序感,她觉得渐渐地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无论处于什么情况,总有一些小事可以去做,让自己的生活好转一点点。

选择行动在先,永远都是最有效的。身体的先行,会自然带来思维上的转变。

例如经典的行动改变思维微笑实验,试着让嘴角向眼睛上提,模仿微笑的样子,会真实地让人大脑的抑郁情绪降低。相对,如果作出生气的样子,皱眉紧闭双唇,再去看有趣的漫画,会觉得漫画非常不好笑。


脑中勾画的蓝图,永远是空想,重要的是落实去做。做的事情越多,可以掌控的事情也就越多,对于人生的失控感就越少,对于未来也怀抱更多的希望。

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有人时刻准备着告诉你事情应是怎样的,但同时其实没有人知道事情的结果会是怎样,除非亲自去尝试了。现在觉得没有机会做的事,在未来也不会有。所以在有了想要开始的计划,就立刻去做吧。

02、认识到自己的差距,但不要自卑

利兹在学校里得到一个去波士顿旅行的机会,在波士顿,她看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世界,这是一个好的超乎她想象的世界。顶着一头乱发,身着朴素的衣服,面对着这个梦想的世界,她身感自己的差异,自己出生,她感觉自己就是个渣滓。

但是她没有感到胆怯和自卑,她知道自己已经通过努力的工作,可以不用救济金渡日,并且走到了这个新世界的门口。

反问“如果我更努力的工作呢?” 是不是就可以走入这个世界了呢?她从未如此的确信,一切都不是不可能。

每一份付出的努力,都在暗中累积,命运的天平渐渐的向她倾斜。她深知自己的不足,但也确信自己的可能性。

而她的好朋友克里斯,两人有着相似的悲惨出生,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她笃定自己这样的渣滓不可能会有除了流浪之外的选择。渣滓一辈子注定是渣滓。就算利兹带她去见校长,让她同样有机会学习,她也依旧选择拒绝,她否定自我,任凭机会流失。选择留在她习惯的泥潭里挣扎,重复父母的人生。

两个曾相依为伴的好友,从此注定会有不同的结局。

自卑这类感情,要知道想法无论好与坏都会成真,如果你总是对自己说“我完蛋了”或“我不可能做到”,那么你的自信很快就会丧失。

一个人拒绝自己的任何可能性的人,世界也不会对他打开任何机会。放弃总是比较轻松的那条路,但这条路不会带你走向希望的远方。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蒂芬·科斯林(Stephe Kosslyn)利用大脑扫描设备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想象一项运动所激活的大脑活动区域和实际运动时激活的大脑活动区域是同一处。

只是想象着某种活动就可以激发大脑中一种叫作镜像神经元的细胞活动。对于大脑来说,想象一种活动和真正从事该活动的效果是相似的。



无论你认为自己行还是不行,你的看法都会变成现实。

——亨利·福特 汽车制造商

与其有一些自我否定的想法,不如专注想一些自己的可能性。所想的一切,都会成为现实。

03、停止抱怨,永远怀抱感激

利兹是个对生活充满感恩的人,决定了她与其他流浪街头的孩子根本上的不同。总是在抱怨,自怨自艾自怜的人,不仅无法客观的看待自己,也会渐渐扭曲他人的目光,使身边想要伸出援手的人退步。

没有人想要帮助一个充满怨恨的人。

他的父亲是个极为有天赋的人,智商也超群,但沉迷于毒品,对于两个孩子也毫不关心。

影片中的一段对话

利兹:“ I love you dad”

(我爱你爸爸)

爸爸“Oh,don't do that,don't love me.It waste of.energy”

(不要这样,别爱我,那是在浪费精力)

利兹:"You when I was little. You were the most interesting thing in myworld. Everyone around wasjust talking about drugs or sexs or you know, just trying to survive the boy. But you always have ideas.It'sbecause of you I know there's another way of being."

(在我小的时候,你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有趣的人,身边的每个人都在讨论毒品,性,试着撑过每一天,但你总是有思想,因为你,我才知道有另一条生存的路。)

这段话让我十分震撼,震惊于她在遭遇种种磨难之后,依旧能有感谢的能力。

她感谢感谢她吸毒的父亲,给她打开了世界的另一扇窗,感谢她精神分裂的母亲,也曾陪她快乐的玩耍,虽然机会很少,她很确认父母很爱她。

父母是她伤害的来源,但利兹本人却说“我不会受伤害而责怪我的父母,我不生他们的气,我不憎恨他们,我憎恨那些毒品和毒瘾,我知道他们很爱我,这点我深信不疑。”

她没有被生活的痛苦蒙蔽双眼,她可以理解别人的痛苦,依旧有着去爱的能力,敏锐地感知着身边的事物,发现别人的闪光点,让微弱的光亮,激励自己。使自己一点点从泥潭里站了起来。不会像她的父母一样,过上自我抛弃的人生。


“如果你并不喜欢某样自己已然拥有的事物,何苦想要更多呢?”

——韦恩·戴尔博士

我们不可能同时对某样东西既心怀感恩又不停抱怨。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保持感恩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去追求更多。

有人做了这么一个实验,把受试者随机分成三组,让他们在接下来的10周内,每天记录自己感恩的事件,时间结束,发现感恩组的成员明显变得更加乐观了,幸福度提高,健康程度都比另外两个小组要好,一系列类似的实验,都表明感恩能让人减轻焦虑,较低愤怒,提高睡眠质量,还更有同理心。感恩是在困境时十分必要的品质。

只要一个人还能感激,内心就始终使丰盈的。

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能够坦然接受。内心就不会荒芜,精神就不会轻易动摇,不需要借助其他外力便可以熬过艰难的时光。



04、结合电影,谈谈对我生活的一点启发

看着莉丝•默里的奇迹,我不禁思考我能对我自身做出的改变

  • 停止不切实际的自我评价

人在遇见挫折时,总会过度地想象,强烈的自卑会把事情想得过于糟糕,过度地贬低和自责。此时运用心理距离法,调整自己的想法。

心理距离法:一种简单有效的调节情绪的方式,就是用旁人的客观角度看待自己的处境。

密歇根大学情绪与自我控制实验室研究员伊森·克洛斯合作完成了一项关于第三人称自我对话的研究。研究表明,让自己从强烈的愤怒和痛苦中暂时抽身。用核磁共振扫描测试则会大脑时,用第三人称叙述痛苦时,大脑前额叶皮层中显示较少的脑活动,也就是更加平静,抑郁情绪也在1秒内下降。

那些不会对他人说出的过度指责,也不要对自己说。


  • 坦然接受失败

失败就只是单纯的失败而已,只代表过去的选择,与未来无关。只是一次试图后的结果而已,无关整个人生。

失败后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只有总结避免同样的错误。不要沉浸的失败之中,迅速地抛在脑后,开始新的尝试。



  • 培养自己感恩有爱的内心

任何事情,只要能让你得到新收获,就要心存感激。

遇到事情,书写记录下来,书写比在内心思考更加直观和理性。

写出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和做了哪些事情导致了这样的结果,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败,下次可以做哪些改进。

保持这样的习惯,事情的结果的好坏就没有太多意义。每一件事情都是人生的积累,对遭遇的一切心存感激。

小结

原型莉丝•默里说“如果生活可以变得很糟糕,那么,它就可以变得更好。”

对于未来想做就去做吧,不要回头,拼尽努力再看看结果,总好过一成不变;

现在虽然差的有点远,但是不要否认自身可能性,不到最后谁也无法决定你的终点;

停下抱怨,感激所拥有一切,保持内心的丰盈,灵魂的独立。

所以莉丝•默里完成了人生的重启。

我们每个人通过坚持和努力也能实现属于自身的转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71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