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被过誉的《罗马假日》

被过誉的《罗马假日》

被过誉的《罗马假日》

上大学时就看过《罗马假日》,当时没什么感觉,最近又看了一遍,仍然没什么感觉。

要说有感觉,那就是奥黛丽赫本无与伦比的美貌和高贵优雅的气质,依然令人心动。

把它当一部时尚大片来看,倒是很赏心悦目。

除此之外,我没看出这部影片有什么独特的魅力能成为经典电影,豆瓣评分竟高达9.0。

我认为豆瓣评分达到9分以上的电影,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深度和哲学高度,或反映某一社会问题,或折射人性。

而《罗马假日》显然不具备如此深度和高度,充其量算一部优秀的剧情片。

从剧情来看,《罗马假日》讲述了一位公主访问罗马期间的一系列奇遇,其实叫“公主奇遇记”也无妨。

公主因不满枯燥沉重的日程安排,偷偷溜走,结果邂逅了一位帅气多情的记者。

记者刚开始只是认为公主奇货可居,想从她身上搞到猛料,大赚一笔,可经过一天的相处,他竟然对公主动了情,决定不再用公主赚钱,那些照片也留给公主做了纪念。从此两人再不相见。

《罗马假日》的叙事结构属于经典的线性叙事,手法上没有任何创新,只是很娴熟地讲了一个故事。

甚至还存在一些瑕疵,比如公主和记者的爱情略显突兀。

从思想上来分析,《罗马假日》无非反应了社会地位的悬殊注定了某些爱情只能闪耀一些火花,不会有结果,但那些美好是值得铭记的。

翻了N多影评,最主流的声音就是公主和记者的爱情如何纯真感人,带有遗憾的爱情是如何美妙。

可能是我的泪点太高,这种说法始终不入我心。

首先,我怀疑公主和记者之间是否有爱情。

他们的社会地位非常悬殊,双方在彼此身上都get到了非常新鲜的点。这种新鲜感,让彼此拉近距离,从而产生了一些特殊的情愫,是否算爱情,待定。

退一步说,就算真的产生了爱情,他们最好的结局,就是影片中所演的那样。从此再无交集,彼此只停留在记忆中。

倘若真到谈婚论嫁那一步,且不说王室的巨大阻力,单他们的爱情能否经得起现实的磋磨,就是一个大问题。

两人身份地位的悬殊,生活习惯的差异,都会引发巨大的摩擦。倘若公主以后成为女王,出身低微的记者,是否有超前意识,能容忍自己的妻子永远高高在上。

总之,相爱容易相处难,不要最后感叹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才好。

所以对以影片的结局,我是十分赞同的,并不觉得有什么遗憾。

从各方面来分析,《罗马假日》只能算一部好看的剧情片,它的经典地位,来自于戏外。

试想,《罗马假日》换了长相平庸的男主和女主,还会有那么多人把它当成心头的朱砂痣吗?

是奥黛丽赫本的美貌和气质成就了《罗马假日》,同时《罗马假日》也成就了奥黛丽赫本。

《罗马假日》是奥黛丽赫本的处女作,也是她唯一一部获得奥斯卡奖的影片。

这部电影不但奠定了她在影坛的地位,而且让她高贵优雅的气质深入人心。

此后,赫本成为优雅的代名词。

所以,《罗马假日》之所以成为经典,全靠奥黛丽赫本的绝代风华。

那么,我们又为什么这么喜欢奥黛丽赫本呢?

论美貌,和她同时代的影星,如梦露、泰勒、费雯丽,其美艳程度完全不输奥黛丽赫本;论演技,凯瑟琳赫本才是真正的实力派。


可是,梦露过于性感张扬,凯瑟琳赫本个性过于突出,都不符合传统观念对女性的期待。

对比一番,会发现奥黛丽赫本契合了东方人对女性的审美。

美丽,优雅,善良,单纯,没有攻击性。

奥黛丽赫本被号称是唯一一个不以性感在好莱坞立足的女星。

正是这一点,让她在中国大受欢迎。

用今天的话说,奥黛丽赫本的人设是极为成功的,优雅,美丽,纯洁,善良,没有攻击性,满足了传统审美对女性的所有期待。

我暂且称之为公主型人设。

但公主型人设的另一面是缺乏主见和杀伐决断的力量,始终在寻求别人的保护,容易受伤害。

一旦落实到生活中,其副作用便会暴露无遗。

奥黛丽赫本的前两次婚姻可以用狗血来形容,始终伴随着控制、出轨、抑郁。她简直是渣男收割机。

她在观众眼中是那样完美,然而,她用了半生的时间去专注自己细微的不完美之处,去寻求所谓的王子的呵护。

直到第三次婚姻,她终于得遇良人,此后她把很多精力用在慈善上,直到去世。

连奥黛丽赫本这样的公主本主尚遭遇如此,那些动不动就要学赫本的人,不知会怎样。

总之,没有公主命,千万不要得公主病,代价太高。

经过近些年各种公众号的推波助澜,奥黛丽赫本俨然成为完美女性的象征,是很多人学习的楷模。

我以为,过了。

奥黛丽赫本,美则美矣,好则好矣,然而终究免不了无趣。

在今天这样一个大谈女权的时代,奥黛丽赫本成为楷模,并不是时代的进步,反而是女性的枷锁。

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允许女性露出锋芒和棱角,甚至带有攻击性。

而不是奉优雅为瑰宝。

公众号:寻子。这个号,只做一件事,写影评、剧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62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