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虚幻的封闭空间——残酷的现实世界

虚幻的封闭空间——残酷的现实世界


​借由小说《最后的房客》,无眠梳理了近年来经典的密室电影,简要介绍了各个电影的特点(封闭的是空间,开放的是创意。),这一期,无眠还要说说一类非常特殊的密室电影。

罗伯特·麦基说过,“故事是生活的隐喻”,其实,故事更是社会的隐喻,宇宙的隐喻。

多少优秀的文学和影视作品都在指涉社会现实,讽刺社会现象,隐喻社会矛盾。《1984》直指集权专制体系,《蝇王》剖析人性的残酷,《第九区》隐射种族歧视,《人类清除计划》揭露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2016年8月,一篇名为《北京折叠》的中篇小说获得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小说借一个科幻故事,隐喻了社会阶层的不平等和固化,虽然小说本身较为直白平淡,但反映的社会现实及人性却相当深刻。

下面无眠介绍的三部电影,都具有密室电影的气质,但其本质却是对社会现实的隐喻和揭露,看过之后使人不寒而栗。


雪国列车

去年韩国导演奉俊昊的《寄生虫》大放异彩、获奖无数,片中对韩国社会阶层的准确而又富有戏剧性的刻画会让出于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产生共鸣。2013年,奉俊昊在好莱坞完成的这部《雪国列车》,可以说是《寄生虫》的科幻版。

未来世界本来想解决温室效应的人类,事与愿违的把地球变成了冷库,绝大部分人类都死亡了,仅存的人类在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中勉强度日。

在这个长长的密室空间中,失去自由的幸存者们更没有平等,列车从车头到车尾的各个车厢分别生活着不同阶层的人类。前部的车厢是富人区,依然纸醉金迷、酒池肉林。

后面车厢的底层居民被残酷的剥削,食不果腹,吃的甚至是由蟑螂加工的蛋白质糊。

与现实社会相似,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底层人民计划展开抗争,令人绝望的不是统治者专制力量的强大,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猜疑和指责,更可怕的是,反抗者的精神领袖竟和独裁者有直接的联系,似乎他们的反抗是一场高层的预谋。

这辆社会之车将驶向何方呢?

摩天大楼

“美国队长”克里斯·埃文斯在《雪国列车》中带领底层人民反抗暴政,而“洛基”汤姆·希德勒斯顿在《摩天大楼》中则信奉犬儒主义。简单而言,《摩天大楼》可以说是竖向版的《雪国列车》。

一幢高级公寓共40层,拥有超过2000套独立的套房,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形成一个完全独立于外界的小社会。大楼里的人也分成了三个阵营:居住在底层的下等居民、居住在中间的中产阶级、以及坐拥高层豪华寓所的富人阶级。一场意外后,不同阵营的居民为了有限的公共资源开始暴力相向,文明世界的规则在这里已经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丛林法则。


▲灾难来临打劫超市似乎是人类共性

《摩天大楼》的主题直白而清晰,在一种相对有序的制度协调控制下,各社会阶层尚能形成平衡共生的关系,一旦有突发事件打破平衡,社会秩序遭到破坏,各阶层的矛盾将会爆发,赤裸裸的人性是任何阶层都无法伪装的。

饥饿站台

西班牙的低成本悬疑或科幻电影一直以来都非常引人注目,去年这部《饥饿站台》也是让人眼前一亮。

《饥饿站台》的密室设定非常独特而富有深意:几百个相同的房间竖向累加,上下两个房间之间由相同的洞口连接,每个房间中有两个“囚徒”。

每天一张盛满食物的桌子从最上面一个房间下降,下一个房间的“囚徒”只能吃上一个房间“囚徒”吃剩的食物。

▲最初的食物非常丰富


▲四五十层后食物所剩无几


▲一百多层后就连盘子都会被舔的干干净净

《饥饿站台》创意的高明之处在于并没有固化阶层,而是采用一个月一次随机分配的方式,使巨型“密室”中的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上层资源掌握者、中层资源短缺者或下层资源匮乏者。

▲一百多层后将不会有食物剩余,人肉成为了活下去的唯一选择

也许“密室”的建造者在进行一次庞大的社会实验,看看这些“囚徒”能否自觉形成合理的分配机制。然而正如无眠一再所说,“人性是经不起检验的”,“密室”中的人一旦成为“上等人”,必会大快朵颐,不顾及下层的饥饿,成为“中等人”必会委曲求全、怨天尤人,成为“下等人”甚至相互残杀以求自保。


以上三部密室电影,无疑是将社会结构转换浓缩为空间关系,将资源分配和阶层关系简化提炼并戏剧性的展现,故事虽然虚幻,但主题鲜明而残酷,这就是血淋淋的人性和社会。


(阅读小说请在京东、当当搜索《最后的房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57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