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误杀》与《误杀瞒天记》对比,两部电影豆瓣评分差距是有原因的

《误杀》与《误杀瞒天记》对比,两部电影豆瓣评分差距是有原因的

IMDB 评分:《误杀》3 百多人平均 6.7 分;《误杀瞒天记》6 万多人平均 8.2 分

豆瓣评分:《误杀》44 万多人平均 7.7 分;《误杀瞒天记》9 万多人平均 8.5 分

2019年底上映的《误杀》,是由陈思诚监制,柯汶利执导,由肖央、谭卓、陈冲、姜皓文领衔主演的剧情犯罪片,目前票房已经超过12亿,这部影片其实是翻拍自印度2015上映的《误杀瞒天记》。

而《误杀瞒天记》更是翻拍自2013年的《较量》,当年,《较量》以4500万卢比的成本收割5亿卢比票房,震撼宝莱坞;之后2014年,宝莱坞翻拍《较量》,意犹未尽;2015年动用全明星阵容再次翻拍,《误杀瞒天计》大获成功。



本文讨论的就是2019年翻拍的《误杀》和2015年版的《误杀瞒天计》,将通过三方面来逐一分析:

  • 剧情设计:剧情安排的环环相扣与原片各有所长
  • 角色塑造:角色的形象塑造与原片相比稍显单薄
  • 细节呈现:原片的细节呈现较翻拍片更有说服力



01、剧情设计:剧情安排得环环相扣,两版大体相差无几,又在细微处略有差异,翻拍版与原版各有所长

首先,两部影片叙述的都是学历不高但酷爱电影的父亲,为了维护错手杀死不速之客的家人,用电影里学来的反侦察手法和警察斗智斗勇,设计了一场完美无缺的“瞒天过海”大计,成功守护家人的故事。在剧情安排上也大体差不多,下面我们通过《误杀》来看看两部电影的剧情安排:

《误杀》中主人公叫李维杰,是一家网络小公司的老板,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文化水平,但是,当别人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时,他常常能给出非常有用的建议。因为特别爱看电影,所以有一句经典台词:

“如果你看过一千部电影就会发现,这世上压根就没有离奇的事。”

他读高中的大女儿在夏令营被警察局长的儿子迷奸,并且用偷拍的视频要挟她,争抢手机过程中失手用锄头把他打死了。

李维杰根据电影情节的经验,先把警察局长儿子的车开到湖里,第二步是把遗留下的手机扔到长途卡车上,第三步带着一家去“游玩”,为案发时制造不在场的证据,第四步是一家人如何应对警察的讯问,甚至包括警察所问的问题都一一演练通过。巧妙地设计了每一个环节。

而被杀男孩的妈妈是警察局长拉揾。是一个精明强势的女人,她有一句和李维杰相近的口头禅:

“如果接触过一千个案件你就会发现,这世上压根就没有离奇的案件。”

因为涉及到自己心爱的生死未卜的儿子,所以对李维杰一家的审讯手段就格外残酷。

李维杰和家人都根据事前的演练一一经受住了考验。但就在最后,小女儿被残暴的酷刑吓到,屈服了,指出了母亲和姐姐连夜埋尸的地点,然而当警察去挖时,挖出的却是一只死羊。这事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警察局长夫妻双双被解职,而李维杰一家虽然遭受了不少苦难,却也终于摆脱了这个案件的阴影。

在相继经历了与警察局长夫妇交谈,小女儿改考试分数,以及发生暴乱后,李维杰到警察局自首,并揽下所有罪名,是他误杀了局长儿子。家人也相继自首。全剧终。

《误杀》和原版《误杀瞒天记》都是悬疑犯罪片,剧情紧凑,在情节上都能够一环扣一环,观众如果不小心漏掉其中某一个细节,那么后面的剧情就会无法理解,在这一点上,作为商业片,两部影片都是非常成功的。



《误杀瞒天计》中主人公叫维杰,上面已经分析了两部电影的情节虽然差不多,但还是有些不同的:

  • 故事背景是发生在印度,而《误杀》的背景则是在泰国。这两个背景的设置都能够反映社会的现实问题,都有可取之处。
  • 大女儿是在洗澡时被偷拍,警察局长儿子并以此胁迫要强暴她,大女儿欲毁掉手机而用铁棍误杀了他。而《误杀》中警察局长儿子是被打晕后,在棺材中闷死的。原版情节安排更真实,《误杀》情节安排更紧凑,更符合商业片的市场规律。都能取悦观众。
  • 结尾是用蒙太奇的手法揭示埋藏尸体的位置,《误杀》用自首反映正能量。原版结局大快人心,《误杀》结局体现社会主旋律。都是各有所长。

《误杀》在电影的情节设计上相比原版《误杀瞒天记》,采用了首尾呼应的手法,并且也是在向《肖申克的救赎》致敬。结局不同,价值观取向因人而异,各有千秋。虽然个人更欣赏《误杀瞒天记》的设计,但不可否认,两部电影的剧情都安排得紧张刺激、环环相扣。



02、角色塑造:以对话形式表现人物特点,与原版相比稍显单薄

相较于原版163分钟的时长,《误杀》只有112分钟,相差51分钟,在人物角色的塑造上就会逊色一些,这也可以理解。

男主角的形象塑造没有原版丰满

  • 《误杀瞒天记》开局40分钟去慢慢通过各种细节,讲述了一家人的感情基础、塑造了男主角的老好人形象、对坏警察的憎恶的立体形象。
  • 而《误杀》中却没有这么长的时间去挥霍,特别是男主角的形象塑造上,只能通过对话、调侃来表现,这就显得干瘪,人物形象不够丰满。

虽然肖央的表演老道,但却无法弥补剧情对形象塑造的不足,无法支撑起影片最后人们对他好人形象的评价。

一部电影的人物塑造成功与否,并不是通过影片中的人物对话来总结出来的,而是要通过各种事件叙述让观众自己得出结论。所以,在这一点上《误杀》对于男主角的人物形象塑造上是有缺憾的,没有原版丰满。



女配角大女儿的形象塑造有所欠缺

  • 姑且不论《误杀》中大女儿平平的扮演者是片中女主角的女儿,在电影中大女儿的形象较小女儿的塑造是大大不如,特别是各种表情的把握不是太到位,夸张、做作的成分比较重。小女儿的形象塑造则比较自如,不管是家庭温馨镜头,还是激烈冲突时的表演技术都非常到位。
  • 《误杀瞒天记》中大女儿的形象简单朴实,表演得就像邻家女孩,这样的表演才是真实的。

人物形象的塑造应该是演员把人物描述得细致入微、真实,而不是夸张、刻意,一看就能看出表演痕迹。《误杀》中在大女儿的形象塑造上没有深度,也没有真实感。就和近几年全国的电影、电视剧中小鲜肉的表演一样,表演的痕迹太重,是说他们是在炫技吧,好像又没有什么可炫的,完全浮夸,只是在为表演而表演。所以在这一点上,《误杀》在大女儿这一形象的塑造上是有欠缺的。



03、细节呈现:翻拍版细节缺乏真实感,时间安排出现明显漏洞,相较而言原版的细节更具说服力

①误杀的细节不同

《误杀瞒天记》中警察局长的儿子是直接被大女儿打死的。也就是说,不论结局如何,他的女儿确确实实是打死了一个人。

《误杀》中是警察局长儿子是被打晕,被关在棺材中活活闷死的。主要通过讲解吞舌现象,小女儿的划桌子,棺材盖上的血迹,记忆闪回等。

在我看来,两种误杀细节的不同,前者是大女儿一个的罪,而对于后者,这一切就都是一家人的罪。刻意的成分太过明显。电影中巧合可以有,但刻意却惹人厌。当电影要通过一个个巧合来支撑时,其实是不够成功的,所以,相比于原版,《误杀》中安排的细节过于巧合,缺乏真实感。



②制造不在现场证据的细节不同

《误杀瞒天记》中,制造伪证一共是用了四天时间。

  • 第一天 受到威胁、误杀、埋尸。
  • 第二天 推车入湖、处理手机,前往外地,点外卖、买蛋糕、买票,取款机取钱留下录像。
  • 第三天 全家去讲经地待一天,去旅馆登记,用假名登记,偷偷写上真名2号记录。
  • 第四天 全家将买好的票据路径再走一遍,和遇到的每个人交流,加深印象。

《误杀》中,制造伪证一共只用了两天时间

  • 第一天 男主角人在外地,观看拳赛后感觉家里不对劲打车回家。
  • 第二天 推车入湖、处理手机,带着一家人赶早上8:30的长途车前往外地,在酒店退房,电影院,一家人看拳赛。

由于安排的时间比较紧迫,《误杀》相对原版便产生了大量的漏洞。比如天亮出门开车到很远的地方推车入湖和处理手机,居然还能带着一家人赶上早班长途车,时间上的安排明显有漏洞。虽然如果不是细细整理时间线不容易发现这样的漏洞,但确实也会成为电影的减分项。




最后总结


《误杀瞒天记》结局是底层运用智慧战胜权贵,并且还能够全身而退,真实大快人心。

《误杀》结局是我们熟悉的中国式犯罪电影的结局,坏人必将被绳之以法,心灵足够正能量。

并且最重要的一点,《误杀》因为过于炫技而削弱了电影的表现力,比如刻意模仿《肖申克的救赎》和《嫌疑人X的献身》,蒙太奇效果的酷炫等。

所以,不管是从豆瓣评分和IMDB 评分,还是剧情设计、人物塑造、细节呈现上,综合评价后可以看到,《误杀》与原版《误杀瞒天记》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54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