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战马》:斯皮尔伯格感知生命的辉煌巨作,让人性的美散发光芒

《战马》:斯皮尔伯格感知生命的辉煌巨作,让人性的美散发光芒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是好莱坞电影大师,他拍摄的电影不仅票房高,而且在电影史上也留下了成功的足迹。

不仅多次荣获奥斯卡金像奖,也荣获影迷的追捧,将商业和艺术完美结合。

在他的电影中我们时常能看到那些通俗文化的内容,而不是故弄玄虚让人不得理解的文艺。

他于2011年拍摄的《战马》也十分典型的反映出了斯皮尔伯格非凡的导演才能和电影拍摄特点,以“一战”为主线,描述了一个人与动物从相识、相知、然后分离到最后再度相聚的故事。

让我们通过几组《战马》中的镜头来欣赏斯皮尔伯格导演大师级的电影叙事特色和艺术特点。

镜头一

在没有被开垦的绿色土地上,两匹马纵情玩耍着,这是没有人类打扰的自然和谐。

在拍卖会上,退役的老战士泰德冒着被财主收回土地的风险,买下一匹好马,儿子阿尔伯特负责驯马,并给它取名乔伊。

电影在开头细致的描述了阿尔伯特与乔伊生活成长的历程,风景如画的英格兰辽远无际的天空和草原作为大背景显得悠然宁静、美不胜收。

名流们即使是一般的佃户也是礼貌高戴,彬彬有礼。

无边无际的牧场,绿色的草原,羊儿身上叮当作响的铃铛,固然屋宇简陋,但却充斥着盼望。

斯皮尔伯格电影带给人们的审美感受、审美对象的属性要作用于审美主体,引起审美主体的生理反应。

电影动用了从色彩、影调、光线、构图、镜头、动作、人物形象、蒙太奇、拍摄角度、音乐、音响等各种电影语言使观众审美主体在欣赏影片时从审美活动中获得生理、心理的经验和感受,而他也因此打动了观众。

斯皮尔伯格影片的色彩基调决定了电影的主题倾向。

在影片中马和广袤的土地,这两个元素在斯皮尔伯格的摄影风格之下,旷野之美的呈现自不用说,也让全片的基调变得深沉。

同时,在影片故事的展开时也出现了同样风景迷人、如同世外桃源的法国乡村和硝烟四起、炮声震天的前沿阵地;前者清新而富有诗意,后者血腥而极具张力。


斯皮尔伯格在整部影片中,以极其娴熟的色彩蒙太奇表现出了自然的悠闲与恬静(亮绿色)、战争的残酷与压抑(深蓝色、灰色)。

在影片的结尾处那血色残阳所起的功效,与《乱世佳人》中斯嘉丽从佐治亚的红土地上站起、告别伤痛,接受现实,走向明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对光的灵活运用俨然成了斯皮尔伯格的重要特色。

但是,这并不是《战马》这部史诗带给我们的唯一启示。

镜头二

故事进入到以马的视角看待战争之阶段。

乔伊在战争爆发后被阿尔伯特的父亲卖给了一位军官,而军官在一次战争中丧生,乔伊也因此落入敌方,受尽苦难。

但是在战争中,有许多有良知的人,不愿意乔伊命运被残酷的战争所害,他们采取了各种手段保全乔伊的生命,其中包括两个年轻的男孩子,一个做果酱的德国老先生和她天真善良的孙女。

可是,乔伊的命运注定与战争有关,他和黑骏马最终还是没逃过德军的搜捕。

乔伊被德军征用,作为战俘用作拉大炮的马。

在许多的战马不堪负重,累得死去后,在看着受伤的黑骏马要被栓上去拉大炮时,乔伊象个英雄一样,冲上前去,替黑马揽下有可能让它死去的活儿。

在一段行军过程中,乔伊与大黑马并肩而行,大黑马筋疲力尽之余马头朝下,乔伊却仍然保持常态。德国士兵托起大黑马的马头,但一松手大黑马便垂下头去。

无奈之下,士兵将两匹马牵至僻静之处,此时大黑马实在坚持不住,卧地不起。

便在此时,一轮红日从乔伊身后射来,在乔伊的悲鸣声中黑马死去。



单看片名《战马》,依片名就能对故事路数略知一二。

马的忠诚、马的潜能、马的兄弟情、马的英勇通过斯皮尔伯格一贯励志、沉稳的情节铺陈,娓娓道来。

《战马》改编自英国作家迈克•莫波格1982年发表的儿童文学作品,曾获得当年惠特布莱德奖(即现在的柯斯达文学奖)亚军,此后,多次改编为舞台剧和广播剧在英国可谓风靡一时。

在拥有一个大众化的故事之后,更为关键的就是讲故事的方法,既叙事技巧。

斯皮尔伯格出奇制胜的一个法宝就是用精确的电影语言讲述精确的电影故事。斯皮尔伯格采用的手持摄影的方法和夸大时空关系的剪辑,以非人称叙事这种方式阐述。

这种巧妙的叙事手法的优势就在于,它将一个故事融入故事本身的事件和人物上,甚至观众自己。影片其实是用摄影机的眼睛代替观众的双眼去观察这个电影世界,去发现世界中的人和事。

在电影战马中斯皮尔伯格同样也使用了叙事主体的单一化风格的叙事手法,观众在观看其影片的过程中,眼球被整个电影中出现的场景牢牢吸引,甚至自身也会被带入到电影的故事发展之中,这种情绪一直持续到影片结束。

在他的电影中,观众并不能感受到叙述者的存在,只是被全知全能的电影镜头与情节带领着,一步步地去了解电影所要讲述的一切,体验一次视听享受。

镜头三

乔伊的伙伴黑骏马因为伤势太重不幸死去,乔伊忍住悲伤,逃过敌军的坦克的追杀,在枪林弹雨的无人区中,最终被层层的铁丝网困住,倒下。

乔伊在无人区被铁丝网所困,在战斗的间息中,英军士兵看到了被困的乔伊,他们轮流吹出口哨呼唤着命悬一线的乔伊,最后为了解救乔伊,本来互为敌人的英德两名士兵友好地站到一起帮它脱困。那一刻,在生命的尊严面前,战争顿时变得毫无意义。

最精彩的是那个德军战士对身后的战友们喊了一句,“我还需要一把剪刀”,然后战壕后立刻扔出六七把,落在水坑,让人感觉无比触动。

救出乔伊后,在决定乔伊归谁时,战争的双方采用非常绅士的方法,并在告别时像朋友和兄弟一样惜别。

最激动的时刻是被毒气熏伤眼睛的艾尔伯特在急救站里与面目全非的乔伊重逢。

当时,艾尔伯特听说急救站里出现了一匹受伤的奇迹般的马,他立刻想到了乔伊,并试着吹着当初训练乔伊发出的口哨声。

乔伊有反应了,欣喜地向着主人奔去。当年的誓言,“无论你走到哪里,我都要找到你”,犹在耳畔。人与动物真挚的深厚的情感被展现地淋漓尽致。

斯皮尔伯格真是伟大的导演,他用这样温馨的场面,简单的对话,友好的告别来表达战争、和平、人性这样深刻的主题。

亲人与亲人之间、敌人与敌人之间、战友之间、素不相识者之间,都因乔伊这一主线而体现出在不同场合、不同环境下的脉脉温情。

为了帮助乔伊走向自由,英德两国士兵甚至可以握手成为朋友。

而乔伊与主人相认同样有些许反映出了斯皮尔伯格叙事结构的戏剧化特色,并且在这段场景中斯皮尔伯格也在对比中的批判了工业化时代人性的漠然,为了救治伤员,军医可以对乔伊视而不见,先是不预诊断,继而草草下令枪杀,因为他认为乔伊没有可利用的价值了。

但是当乔伊与阿尔伯特相认之后,军医终于认识到,乔伊是阿尔伯特的朋友,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实现了人性的升华。

镜头四

战争结束了。

按规定,乔伊要被拍卖,战友们凑钱希望阿尔伯特能将乔伊买回来。

在竟拍时刻,那个做果酱的德国老先生为了她的孙女花了100英镑的高价买下了乔伊,但是在看到了乔伊和阿尔伯特的深刻感情后,爷爷将乔伊还给阿尔伯特。

阿尔伯特和乔伊回到家乡,与母亲在黄昏里深情相拥影,影片至此划上完美句号。

养大它的农场小伙Albert;骑着它冲锋陷阵的北萨默特义勇骑兵队上尉Nicholls;照顾它的Gunther 和Michael 兄弟;捡到它,想教它跨栏的法国小姑娘Emilie;剪断铁刺网联手救下它的英德士兵……这些人中有的死了,有的幸存,战火带给各国人民的苦难,谁也不比谁受的少。

历尽艰辛伤痛后的重聚,毕竟是令人欣慰的。

只要和亲爱的人还在一起,生活就还能继续。

正如璀璨的晚霞与黑暗的长夜过后,总会有拂晓到来。

在好莱坞电影的结局中,必然会是正义战胜邪恶的结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美好的品质必当被世间颂扬,邪恶的势力最终一败涂地,充满着正能量。总是有一种大团圆的气氛。

斯皮尔伯格吸收了经典好莱坞的经验,知道如何抓住观众心理,于是便不断地让这种结局在自己的电影中出现,而在此片中斯皮尔伯格同样用他一向善于用的象征主义表现手法让电影中的主角乔伊能够突破重重险阻,甚至让这个角色看起来像一位平凡却勇猛的战士,做出了凡人无法做到的事,而这样的经历和结局却又是观众所想所期望在银幕上看到的。

这部影片不仅仅反映了战争对人类的伤害,更反映导演对人性的思考,通过战争中的种种画面,让人性的美散发出夺目的光芒。

斯皮尔伯格去反思这个世界,反思人类的存在,反思文明的悲哀,用高超的摄影技巧和一贯以来的电影创作风格创作了这部影片。

在第8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中,《战马》虽然败给《艺术家》,与最佳影片失之交臂,但它仍不失为一部有时代特征,能够感知生命的辉煌巨作,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用动人的旋律,细腻的情感写成的又一部战争史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39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