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天生一对》:温馨与浪漫的情感光影下,象征着追爱的勇气与耐心

《天生一对》:温馨与浪漫的情感光影下,象征着追爱的勇气与耐心

文|唠唠豆

《天生一对》是美国1998年出品的家庭喜剧电影,豆瓣评分8.3,由身兼美国电影导演、制作人、编剧三职的南希·迈耶斯执导翻拍自1961年版美国电影《爸爸爱妈妈》。在本片中,年仅11岁的琳赛·洛翰凭借在片中一人独挑大梁分饰两角的表演,虽然只是个幼小的孩子,但她在电影中的表现令人赞叹。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对素未谋面的双胞胎姐妹安妮和哈莉,在夏令营相识,她们相貌惊人地相似,却十分合不来。偶然一次她们惊奇地发现彼此原来是分离了十一年的一对孪生姐妹,因为多年前父母离异而被分开抚养。得知真相后,两个调皮的小鬼为了撮合父母重新在一起,便在夏令营结束后调换了身份,开启了复合双亲的大计,她们决定调换身份,到对方的家庭去生活。一切都进展顺利,直到让离异的父母复合并且全家人再次团聚在一起的故事,那温馨的幽默营造了一个美丽的亲情童话。

看过《天生一对》这部电影的观影者,一定会对它有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部温情的美好电影,在电影的背后,更蕴藏着多方面深层次的内涵。下面,我将从视觉观赏性、艺术的情感表达以及现实的人生启迪三个方面来分析这部电影如此受人追捧的的原因。

01、导演以独特的快节奏感呈现电影魅力,穿插合理地服装场景技巧,带观影者身入其境感受最真实的情感

(1)整部剧的节奏把控很舒服,没有冗余拖拉

电影中尼克帕克的葡萄园的那个场景,父女俩骑马的时候,剧情的节奏是快进的,而景色确实悠然轻快的,让人的心不自觉地由紧放慢下来。反观一些配角的演出,比如管理员玛瓦母女,管家马汀和厨娘崔西,他们的表现不乏一些动作语调的夸张,但细想一下,这些人物性格的设定也刚好配合了这部轻喜剧的节奏和调子,使整部剧的节奏把握得更加自然合理,颇有一种锦上添花的微妙感。

整个故事情节人物脉络把控具有合理性和紧凑性,电影的演绎节奏把握得非常自然舒服,没有冗余拖拉的地方,事件的带出和发展都十分巧妙。导演在创作的时候似乎有一个节奏总谱,表现在情节结构的起承转合、情节发展的脉络,以及剧作总体风格的节奏规律。因此,《天生一对》嬉皮、轻快等节奏完全符合内容,符合人物和情感变化,十分和谐统一。

(2)主角的服装和场景,虽符合90年代的潮流,却也很考究

电影中,导演对于角色性格的把握是十分准确,从着装打扮就能明显感受到,哈莉人小鬼大,穿着大一号的牛仔外套,戴彩色墨镜,同时又始终离不开她的小毛绒兔。安妮自小生活在伦敦,会讲法语,知书达理,所以导演给她的设置是一出场便是淑女的打扮。之后在游轮上为父母策划晚餐,一身旗袍更是惊艳,小小的身体完全撑起了旗袍该有的气质。

看过之后,真的很难令人不喜欢上这个拥有一头热情的红发和俏皮雀斑的小女孩,她在电影里以不同的服装和造型出现,分饰两个性格不同的双胞胎女孩,对比鲜明,一个斯文一个跳脱,眼神时而狡黠时而温柔,角色刻画的入木三分,笑容充满感染力,这里她的服装考究为这部电影的人物性格表现增添了很多色彩。

不可否认,这部电影的出品也是美国轻喜剧电影和幽默文化的一面镜子,用服装和场景配套轻喜剧电影是导演一贯的拍摄方式,以此来解读美国的幽默文化会更有力度,也让观影者对美国轻喜剧电影的审美实现了一次有益的学习。

(3)结局播放形式充满特色,给人以温情的共鸣。

电影的结局部分是大团圆,也是电影的童话型,拍摄影片邀请了著名的美术设计师以连续的照片形式呈现说明,在当时的电影形成手法中较为少见,因此显得特别。1998年电影的特效和后期真是给了观众一个的惊喜,电影的拍摄与剪辑技巧十分娴熟,当时的电影技术已能将无缝接入一个个画面中,流露出自然真实的美感。

不得不说,这部影片导演在内容的基础上,在创作上下足了功夫,除了一人饰两角融进画面,结尾部分聚焦画面的创作,连续的照片不仅从情感深处唤醒了广大观影者的共鸣,也为这类型的美国轻喜剧找到了新的创作方向。

02、电影背景设定为一个离异家庭,主角体现的情感表达细腻而温柔,给以大众最平实真挚的情感体验

(1)影片呈现复杂的情感世界,揭示勇气和耐心的真谛

该片中,安妮与哈莉的父母年轻时脾气都很倔,在一次争吵以后,被吹风机砸晕了的父亲并没有跑去追坐飞机回伦敦的母亲,这一别离就是十一年。 在两个调皮鬼撮合父母再次团聚的过程中,因为十年未见,母亲不敢肯定自己的爱情,而终于被女儿们说开窍的父亲也追到了伦敦,一顿表白让人动容。最终,两人对爱追求的勇气造就了完满的结局,即使是分别在地球遥远的两端,也因敢于追爱而实现零距离。

在我看来,导演想要表达的情感是非常细腻温柔的,他将内心的柔软寄托在电影中的爱情故事,故事其实并非不同寻常,只不过立意在于,在追爱的过程中要付出努力,要充满勇气和追爱的耐心,加上某些机缘巧合才能创造爱情发生的概率。

本片虽说剧情看似简单,题材有点老套,离异家庭复合的过程中几乎所有角色的心态都能充满正能量,致使结局圆满温情、破镜重圆,展现了“爱的重建”的家庭关系,是一部典型的家庭问题、解决问题的很走心的婚姻与家庭题材影片,笑闹中现真情。

(2)浓厚的家庭观念体现团圆是最值得追求的步伐

电影中,骨肉亲情铸就了不完美中的完美,为整部影片铺陈了浓浓的爱的滋味和家庭观念。在追求团圆的过程中,姐妹俩和父母都遇到了很多的阻碍和困难,但彼此的目标是重归于好,重新组建家庭,目标十分一致,以至于动足了小脑筋憋出了很多机灵的花招,不仅给观众对看电影时的观感增添了一分生动和乐趣,也为剧情的走向埋下正向的伏笔。

影片的结局是圆满温情的,但想想现实却往往相反,被伤害了的人与事不是说挽回就能挽回的,因此要珍惜拥有的一切。从某种程度上说,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家庭故事,它不是要在儿童剧上添一瓦,它另辟蹊径,在爱情轻喜剧上添一砖,在幽默风趣中讲道理,也是更受观众欢迎的打开方式。

在我看来,本片的导演充分利用一个浪漫的故事展现了美国社会积极弘扬传统家庭观念的价值观,纵观全篇,导演贯穿的主线就是浓厚的家庭观念,使得影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完整,这是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所以这部片也如此受欢迎。

03、人生启迪:基于影片浪漫与温馨的家庭故事,我将结合现实生活,分享家庭相处之道的三点思考。

(1)家庭成员之间以和谐为重,情绪化只会适得其反。

电影中安妮和哈莉的父母彼此之间明明还存在情愫和爱意,却因情绪化分隔两地整整十一年。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如果情绪失控或者即将失控的时候,一定要回避孩子,也不要在情绪失控时候教育孩子,等平复之后再思考是不是真的需要教育孩子什么。如果理智败给了情绪化,那么夫妻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都将产生疙瘩,长此以往,对感情的维系将形成不良的影响。

(2)家庭中要善于表达爱,让表达爱成为一种常态。

“上次我没有把你追回来,已经千错万错;这次不管你有多坚强,我都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剧中安妮和哈莉的父亲在后半段直接的表态,促成温馨、欢乐、感动的结局,这种直接表达的爱竟让我百看不厌。电影中,安妮和哈莉对父母拥抱、亲吻,可以用一切肢体语言直接表达对亲人的爱,也是西式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相较中国式的表达,显得更加开放和频繁。

有时候,我们未免过分吝啬自己的拥抱、亲吻以及可以表达对于亲人的爱的一切肢体语言。世事无常,我们无法把控与预知世间万事的发展方向,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与珍惜父母在身边的日子,也不要吝啬对父母说一句‘我爱你’,给他们一个拥抱,或者是一个温柔的眼神。

(3)对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应更积极、更深度捕捉。

影片中的安妮和哈莉,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但她们的性格没有国人眼里夸张的“糟糕”。她们两个反而阳光、开朗、积极、自信、聪明并且快乐。在西方的教育理念中,离异只是一件个人小事,彼此都尊重并认同对方的选择。在我国,传统的婚姻观念也正收到冲击,离异家庭的数目上升,很多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里。

事实上,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不一样的孩子,但不管在什么状况下,孩子都应受到正常的教育,都应具有健康的身心。

总结一下:

整部影片的故事线唯美,铺陈了浓浓的家庭的爱的滋味。同时,电影也让人更加反思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相处方式,其家庭之间的相处和表达应该如何去平衡。在当下时期,选择一部好的治愈温暖电影,不仅是让观众在午后小歇一会儿,更是在安静时思考自身与家庭的关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38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