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科比生前最喜欢的电影,到底讲了什么?

科比生前最喜欢的电影,到底讲了什么?

这是一部评价两极分化的电影。


喜欢的人盛赞它:极速黑暗励志,不偏执不疯狂永远难成大师。

厌恶的人批评它:思想极端病态,价值观扭曲到极点。


它也是科比生前最喜欢的电影。

这部电影就是:《爆裂鼓手》


Whiplash

豆瓣评分8.7,排名No.158

从中文名《爆裂鼓手》来看,这是一部音乐励志片,剧情不在乎严师出高徒,主角如何成为世界顶级鼓手的温馨成长故事。


但若是这样,该片是多么无趣。

在一天夜深人静的时候,一名鼓手正在独自努力的练习架子鼓,在这如痴如醉的过程中察觉不到有人向他慢慢走来。


“你叫什么名字 ”

安德鲁·内曼,老师”

出现他面前的人是一名老师,名字叫:费莱彻


原来这名老师的乐队里缺少一名鼓手,正在寻找候选人,正巧碰到了安德鲁。


他没有过多的废话,叫安德鲁继续练习,并帮他打起了节奏。


安德鲁还没有反应过来,心里有些慌张的重新敲起了自己的架子鼓。


“砰”的一声,老师没有任何点评直接关门离去,只留下了独自的安德鲁。

这位名叫费莱彻的老师是整个音乐学院最厉害的老师,所有人都想进入他的乐队。


而安德鲁则是一名普普通通的19岁音乐生,或许刚上大学的人都有一股冲劲,他内心埋着一个大大的梦想:成为一名顶级的爵士乐鼓手。


跟大多数家长一样,安德鲁的父亲以“过来人”的经历劝他早点放弃,不如干点其它“实际的事情”。

次日,安德鲁出乎意料的被费莱彻选中,进了他的顶级乐队做替补。


心想进入了学院最好的乐队,在音乐道路上开了个好头,之后会越走越顺,开心的约个心动女生出去吃饭也似乎变得简简单单。

然而对于安德鲁来说,这其实是噩梦的开端


费莱彻老师在排练室简直是个极端的变态,他不言苟笑,教学严苛,对待学生没有丝毫的宽容。


学生只要稍微有一点失误就会被骂的狗血淋头,甚至当场被要求滚出教室。

新人安德鲁也没有逃过他的羞辱,飞椅子、打脸光,只要稍微没有达到他的标准,就会破口大骂,人身攻击,直接对人不对事,没有任何尊严可言。




回到家的日子也不好过,晚上聚餐的时候,堂兄弟入选橄榄球最佳球员、获得奖学金、出席模拟联合国...还不忘嘲讽安德鲁一句:音乐比赛?你怎么确定输赢?

就连他的父亲也不理解他:你干的那些算成功吗?

安德鲁却回答:我宁愿酗酒吸毒,34岁就家破人亡,成为人们晚餐桌上的话题,也不愿意腰缠万贯满面红光的活到90岁,但是没人记得我。

对于朋友来说,也是他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而已。

安德鲁没有被费莱彻给打败,他狠下心来,更加疯狂的练习,心中充满着愤怒与不甘敲打着架子鼓,就算手掌磨出血、鼓面沾满血迹也没有停下。或许只有安德鲁这样的人才能与费莱彻对抗。


杀不你死的只会让你更强大。



整部片子节奏快,冲突大,剧情下充满压抑、虐待却又热血的快感,压的几乎喘不过气来。


比如片中有一段,首席鼓手丢了乐谱,替补的安德鲁意外上位、依靠出色的发挥帮助乐队拿的了冠军。


本以为就此获得了费莱彻的认可,然而不久后又有一个新人代替了他。

不服气的安德鲁愤怒离开了排练室,去找了女朋友。


然而安德鲁并不是去找她安慰自己,而是去提分手,他认为爱情会耽误自己。

为了成功,安德鲁选择把友情和爱情都丢了,他变得更孤僻、更疯狂、更拼命。闷头往音乐室一闭,从白天到黑夜,陷入无尽的自虐之中。



本片获得了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

而饰演老师的西蒙斯更是获得了最佳男配角


费莱彻被塑造成了一个极端变态的老师,不管你是否抑郁,是否努力,是否有所成就,只要没达到自己的标准就滚蛋。

他极端严苛,对学生施压,在精神上打击学生,让你无时无刻觉得自己就是个废物。


他对自己的教育理念解释到:英语里再没有两个字比”不错”更害人了。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总会有人去代替你的位置。


安德鲁就是社会中努力拼搏的小人物的缩影,不甘心、不服气、不妥协,每当以为快要成功的时候,费莱彻总会把他“打回”原型。

在影片的最后,费莱彻因为虐待学生被学校开除了,安德鲁也退学了。两位偶然在酒吧相遇,费莱彻邀请安德鲁去参加一个音乐会。

他说:台下坐的都是音乐界的名流大佬,他们有个特点,就是记性好。表现好,那你前途无量,表现不好,可以直接改行了

然而费莱彻可没那么好心,他真正的目的是报复。


演奏开始了,费莱彻临时加了一首曲子,让安德鲁手忙脚乱,就是要在音乐界的大佬面前羞辱他,让他在音乐界永远混不下去。


安德鲁搞砸了,他的音乐之路就此结束。

回到后台父亲紧紧的抱着他,劝他回家吧。


然而他是安德鲁,他不服,带着可以把人杀死的眼神走了回去。


接着他打出了本片中最牛逼的独奏。



费莱彻两眼放光,重新开始指挥,还过来帮他扶正掉了的镲片。

在酣畅淋漓的共同演奏中,魔鬼导师费莱彻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两位相视一笑,忘掉了之前所有的仇恨,落入了音乐的狂欢之中。


安德鲁最终也成为了费莱彻

这是一部单纯文字表达不了内心澎湃的电影,影片英文名字《Whiplash》中whiplash一词指鞭打,表面可以理解为电影主角使用的槌杆对架子鼓的敲打,同时也暗指了主角不断受到·“疯子”老师的鞭策、施虐行径。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会对安德鲁感同深受,因为他表现了一个平凡人为了成功如何“自虐”般努力,厌恶它的人又因为影片中师生关系过于极端,追求艺术极其功利,没有一点人情味。

影片中安德鲁为了成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可冷静下来认真想想,所有的成功都值得我们不惜地付出一切吗?有的人为了成功,丢失了尊严、摧残了身体、远离了家人...


有网友就说道:平凡不等于平庸,天才也不等于优越,只要时刻在努力生活就最好了。


安德鲁或许意识到了,他在最后的演奏之前给前女友打了一通电话,希望她来看自己最后的演出,可女孩却说:“我已经有男朋友了”

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付出是否值得,标准只在你一个人的心中。

更多冷门佳片,关注公众号:怪奇电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36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