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啥是佩奇》:一部宣传片为何刷爆网络,成为现象级短片

《啥是佩奇》:一部宣传片为何刷爆网络,成为现象级短片

2019年,一部宣传电影的短片《啥是佩奇》突然走红,引起了大量关注和转发,成为病毒式传播的范本。而其精良的制作、丰富的内涵又使得其成为一部高分微电影。

影片讲述的是一位家住农村的爷爷期盼孙儿回家过年,听到孙子说想要佩奇之后,为了满足孙子的愿望,开始开启了寻找佩奇之路。

经过一番波折,他按照别人给他的描述,用鼓风机制作出佩奇,震惊了儿子一家。在幽默又有些荒诞的背后,一家人最终其乐融融的坐在一起过年。

电影的实质上是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的宣传片,是一段仅有5分40秒的贺岁短片,却出人意料地获得广大网友认同。作为一部商业宣传片,它成功触发了观众的泪点,成为了现象级的宣传片作品。

01、叙事情节的创新,给观众耳目一新之感

作为一部宣传短片,却在内容与形式上进行大胆创新。在独特的个性化设置之下,给了观众一种特殊的新奇感,反而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首先,通过故事化叙事宣传,调动观影者的兴趣。

人们天生对故事特别着迷。现在的新闻媒体在宣传时,慢慢地单纯进行内容宣传改为加入故事化情节,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获取受众的兴趣。采用这种方式更容易引起读者兴趣,给他们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这部短片就是采用故事化的叙述手法。以农村的爷爷为了让孙子感到满意去探寻佩奇的过程,让人们了解了什么是佩奇,同时被这个故事所深深吸引,并为其中的情节感动。

在情节细微入深的刻画下,观众观影时产生了极大的兴奋感和强烈的兴趣,因此短片才最终成为广受网友热议的宣传短片。

其次,故事情节和受众的错位,使短片别具一格。

短片中的故事情节不同于其他的宣传短片,它使用了错位营销的方式,在情节和受众的双重错位下,实现了差异化的营销,避免了观众的审美疲劳。

  • 内容错位

一般的宣传短片必然会有跟电影情节类似的场景。但是这部宣传短片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在别具一格的故事情节之下却拓宽了电影的市场空间。

短片不是围绕《小猪佩奇过大年》里面的故事情节,而是从人们对佩奇的理解上进行展开,以爷爷对佩奇这个概念的解构过程中,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在这个情节的错位上,将小猪佩奇这一文化符号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在情节的推动下创造了一种特殊的宣传效果。电影与短片,两者既相互独立,又有着内在的联系,在深层次的意义上达到了融合,形成了强烈的辅助效果。

  • 受众错位

一部动画短片,它的观众应当是以儿童为主。但是这部宣传短片却是反其道而为之,通过成人化的故事背景,将受众转向了成人观影群体。

在这样的错位之下,吸引了成人对影片的注意力。虽然观看的是儿童,但是家长对于儿童影片的购买却有着控制权与主导权。因此吸引了成人群体的眼球后,就能够在儿童与成人之间进行双向引导。

佩奇对于儿童来说是一个普遍知道的概念现象,但对于成人群体却不一定了解透彻。这部宣传片避开儿童群体向成年人进行解读,在短片的丰厚内涵下,成人愿意主动掏钱给儿童购买电影,最终营造了极强的感染力与宣传效果。

02、不同文化融合的背后,展现社会的多元化冲突

一部影片受到观众的追捧,光有新奇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好的剧本和丰厚的故事内涵。影片展现了不同文化以及不同年龄之间的求同存异的过程,增加了短片的精神内涵。

  • 国内外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小猪佩奇》系列是英国学前电视动画片,不仅深受英国本国人民的喜爱,也受到中国小朋友的喜欢。自2015年进入中国市场后,与国内的小朋友打下深厚的认知基础,佩奇的周边衍生产业链也增加了人们对佩奇的识辨度。

但是,对于生处偏僻农村的人们来说,并不知道佩奇到底是为何物,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间产生了碰撞。因此,镜头对准老人寻找佩奇的过程展开,人们按照自己的理解给出各种天马行空的解释,但唯独没有解释出它就是一个动画片里的形象。

在影片特意设置的乡土化场景之下,将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呈现出来,最后影片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形象,展现了不同文化间的融合和共通。

  • 不同年龄间的代际沟通

影片以亲情做为暗线,增加影片的粉丝黏性。而在这个情节设置下,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年龄段间的代际沟通问题。

虽然老人一直想与儿孙之间产生共鸣,但是在对佩奇的差异化解读上,可以看出两人之间存在着巨大鸿沟。而这一个代沟体现在生活中的多方面上。影片中爷爷想将自己从山里来带出来的山货展示给大家,但是没想到儿孙都展现出了明显的不耐烦,显然对他所在乎的家乡土特产不屑一顾。

代际沟通问题在社会中普遍存在,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不少交流障碍。这样的障碍很容易淡化彼此之间的亲情,使得一方的关心并不被另一方所认同。因此,如何减少代际沟通增加彼此的交融,是观影者需要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短片的厚度。

03、有效诉诸情感,引发网友的情绪共鸣

对电影而言,诉诸情感可以借由操纵人们的情感而非有效的逻辑,引起人们的情绪认同。影片以过年为背景,在模糊化设置下展现亲情主题,最终成为一部具有震撼力的微电影。虽然场景普通,但引发了观影者的情绪震荡。

①以过年为背景,团圆引发情感沉浸

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人家庭之间团团圆圆的象征。短片就将背景设置在过年的这段时间里,与被宣传的电影遥相呼应。

短片中描述了人们返乡的情景,展现老人对家人的期盼,与观众在情绪上产生了共鸣。观众在观影的同时,也联想到自己在外打拼每一次回家的不容易,联想到自己在外漂泊孤独的心。

短片又在一开始答应回来过年,后面的不回来过年,再到最后接上老人去城里过年,几次反转之后的家庭团聚,既充分调动了观众的情绪,也让观众有了深深的感触。在情绪的不断被牵引中,观影者感受到了温暖和柔情,增加了短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②模糊化设置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这部短片罕见地采取了模糊化的设置,通过模糊的人物与背景,使得故事情节在中国各地可以普遍适用,从而引起更多观影者的关注。

短片中老人的口音有些模糊化,似乎讲的是方言,但是又好像不是特定地区的方言。而影片中老人所处的环境是在模糊化的大山里,只有几个特写镜头展示老人所处的乡村氛围。但老人具体是在哪一个农村环境中,影片没有给出标志性的建筑物。

在镜头特意为之的模糊化设置下,短片中的故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对应的角色,引起观众普遍的情绪共鸣,与观众之间实现零距离无障碍表达。

③亲情主题引发情绪共鸣

短片真正引起病毒式传播的效果,在于短片反映的亲情主题。传统电影会采取以小鲜肉、流量明星扮演主角,增加观众的欢迎度。然而这部影片偏偏是以平民化形象出现,通过“本色出演”,反映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亲情话题。

对中国人来说,亲情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百善孝为先,每个人都十分尊重孝道与亲人之间的团聚。因为短片话题的平凡与普通,让人们联想到自己与家人之间的亲情话题。短片所承载的祖孙三代人的情感画面,彼此交融的亲情与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牵动了无数人的情感。

在短片的情感熏染下,观影者很容易接受了故事情节,同时在自身情感的萦绕下产生浸入式的体验,最终让这部短片成为具有正能量和深邃内涵的现象级短片。

04、由这部短片探讨微电影如何才能成功扩大传播度

这部短片的叙事模式如此成功,对其他微电影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除了要不断进行创新之外,更重要的是体现中国文化的价值,同时不断挖掘与观影者之间的情感联结,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增加影片的认可度与传播率。

第一,厚植中国传统文化体现文化价值的中国故事,才能具备广泛的传播力。

对一部国内短片来说,唯有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才能使影片更具有深度与表现力,才使广泛传播成了可能。

这部短片结构看似简单,但是在一个个短镜头下,展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特征。在短片中,广袤的暗黄色田野,炊烟袅袅的村落,斑驳的土坯墙,还有人们餐桌上包饺子等现象,处处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特征。

正是因为与我们的现实如此契合,才能使观影者理解的基础上对影片产生认同感荡,从而使作品具有了强大传播力的基础。

第二,不断深挖情感传播的深度与认知度,以高效情感直击人心。

在观众日益挑剔的今天,一部成功的电影必须要有强大的感染力,在短片与观影者之间形成情感认同,才能深入人们心底。《啥是佩奇》这部短片,以家人情感为主题,并非刻意煽情的情节下,贴近人们日常生活,延展了观众的情感厚度。

同时,短片又以多元化的社会冲突,增加了影片的延展度,在情感传播上具有深度的特点。一系列的情感铺垫,不断触动观众的内心,在一次次情绪的叠加下,最终深深植入观影者的精神世界。

因此,短片只有不断寻找与观众之间的共鸣,脱离肤浅的娱乐狂欢,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不断深挖影片的内涵与深度,在情感的强烈融合下,才能将短片打造为观众普遍认同、具有强大传播力的电影。

结语

短片略带搞笑的情节下,展现了丰厚的影片内涵,自始至终围绕着的爱,又与中国元素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在当今社会电影之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故事,如何让中国博大的精神文化源远流长,是新时代微电影所必须要探寻的目标和追求。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33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