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囧妈》揭示中国式母子关系:妈妈要拼命掌控,孩子要奋力逃离

《囧妈》揭示中国式母子关系:妈妈要拼命掌控,孩子要奋力逃离

作者:东林富

今年春节,在头条免费观看了由徐铮导演并主演的贺岁电影《囧妈》,虽然这部电影在片名上承续了徐铮电影的"囧"字系列,但《囧妈》并不是一部单纯的搞笑片,它更是一部温情片,亲情片。



这部电影有两条线,一条线是徐伊万和妈妈芦小花的母子关系;另一条线是徐伊万和妻子张璐之间的夫妻关系,影片开始,无论是和妈妈的亲子关系,还是和妻子的婚姻关系,徐伊万处理的都非常糟。

他和妻子正在闹离婚,和妈妈一见面就吵架,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生活的毫无头绪。

有些网友觉得整个电影很平淡,其实不然,如果你至少三十岁以上,又结了几年婚,就会对这部电影有更深印的感悟和共鸣。

01、 没有边界感、控㓡欲极强的母爱,让徐伊万感到窒息。

小老板徐伊万人到中年,四十多岁,妻子正在和他闹离婚,他本来是想飞往美国去搅黄妻子在美国的生意,但却把护照落在了妈妈那里。

此时,徐伊万的妈妈芦小花正坐在开往俄罗斯的列车上,阴差阳错,伊万踏上了陪妈妈去莫斯科红星大剧院演出的六天六夜的火车之旅。

也正是这一次长时间相处,母子间的矛盾更加凸显,从而激化,促使二人反思、沟通,直到互相理解且最后和解。

在火车上,就像芦小花自己所说的的那样:"我是你妈妈,我不管你谁管你?",理直气壮地以照顾之名管控起伊万来。

即使儿子正在用手机发语音,她也要契而不舍地喂儿子吃小番茄、鸡蛋、各种水果。

打各种豆浆,让儿子喝下去。

让儿子和自己一起敷面膜。

儿子吃红烧肉正吃得过瘾,剩下一块却坚决不让儿子再吃,理由是:"你看看你现在,脸横着长,肚子大的像孕妇,难看死了,连你的身材都管不好,怎么管得好家里,管得好公司啊。"

催儿子生孩子,羡慕别人家的试管婴儿,让儿子和儿媳也试管生一个。

像鹰一样监督儿子和俄国美女娜塔莎的交往,告诉伊万要警钟长鸣。

甚至,伊万的助理"郭贴",也是芦小花给安排的。

武志红老师在《为何家会伤人》中说:"这种爱的背后,其实有一种恐慌,一些家长无法忍受孩子的独立倾向,无法忍受与孩子分离的规律。"

"我们的一生,就是不断分离的一生。"

初生的小婴儿,非常弱小,离开妈妈就不能生存,在他的意识里,妈妈和自己是一体的。

随着孩子的长大,慢慢地,婴儿有了妈妈是妈妈,我是我的概念。

接下来是在没有妈妈和亲人的陪伴下去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直至成家立业,娶妻生子,有了自己的小家庭。

正如武志红老师所说:"分离和爱同等重要,它们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它们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如果拒绝分离,爱就是'假爱'。不懂分离的两个人粘在一起,你干涉我的空间,我侵占你的空间,两个人都不能很好地成长。"

很显然,芦小花在内心深处,是拒绝儿子长大的,也不想和儿子在心理上分离,她不明白,伊万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他早就是成年人了,应该能为自己做主了,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和思想了。

芦小花正是用这种对儿子近乎控制的"照顾",来让自我感觉到,自己对儿子是有价值的。

但这却侵占了伊万的成长空间,所以伊万说,"我们俩一见面就吵。"

芦小花越对儿子的不放手,伊万就越想逃离妈,他和妈妈在心理上,也不亲近。

在火车上和儿子大吵一架后,看着伊万逃离的背影,芦小花生气地怒吼:"你怎么一点都不乖呀你!"

在芦小花的心中,你不听我的话,就是不乖。

徐伊万脱离她的掌控,让她惶恐。

就像伊万所说:"在你眼里我什么都是问题,我的姻婚是问题,身材是问题,接不接电话,生不生孩子都是问题,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啊,我不是你养的宠物狗啊。"

芦小花对伊万的控制,让伊万窒息,两人个都不快乐

像伊万这样,被父母控制的子女不在少数,包括电影中的娜塔莎,父亲为了阻止她和男友相恋,不惜编造谎言试图拆散她和男友。

2、 原生家庭的伤,让徐伊万成了妈妈的复印件。

芦小花和丈夫是因为爱情而结婚,后来有了伊万,伊万名子的由来就和父母的爱情相关。

当初芦小花和伊万爸爸第一次见面时,伊万爸爸是电影放映员,芦小花去看电影迟到了,伊万爸爸重新给芦小花播放了《伊万的童年》这部电影,所以他们后来给孩子起了伊万这个名子。

婚后,芦小花和丈夫过得并不幸福,她也为这个家牺牲、付出了很多,甚至为了丈夫和孩子,在新疆多呆了八年,但因为两个人文化背景、家庭背景的不同,夫妻二人过得并不好。

伊万爸爸酗酒、家暴,这些事情芦小花都尽量瞒着伊万。

当时七岁伊万对妈妈说过:"妈妈,等我长大了,我来保护你。"因为这句话,芦小花说,她决定,她这一辈子,就是为伊万活着。

对丈夫的不满和失望,使芦小花把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儿子伊万身上。

我们知道,健康的家庭关系夫妻关系永远是第一位的,亲子关系应该排在夫妻关系之后。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

显然,在芦小花家里,亲子关系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了,这必然会产生问题。

当儿子成年后,芦小花仍然不想放手,她不自觉的控制着儿子,想按照她的想法改造伊万。

伊万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不知不觉成了母亲的复印件,我们可以从妻子张璐与伊万的对话,以及伊万和母亲的对话中看出端倪:

张璐对伊万说:"你心里面长了一个幻想的老婆,她应该喜欢什么,讨压什么,该怎么说话,你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契而不舍地改造我呢?都这么多年了,你难道还没意识到,我不是你想要的那个人吗?"

伊万对芦小花说:"在你的心里面住着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他应该吃几块红烧肉,脸上的肉是横着长还是竖着长,什么时候要孩子,膀胱几点钟排水,你全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契而不舍地改造我呢?这么多年过去了,难道你没有发现吗?我并不是那个你想像出来的儿子。"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尽管伊万讨厌妈妈对自己的控制,可是他不自觉地,也对妻子进行着改造和控制,伊万和妈妈一样,都是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造对方,而不是关心对方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原生家庭的烙印,怎样摆脱原生家庭不好的一面对我们的影响,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想想我们自己和身边的人,何尝不是面对亲子关系、夫妻关系,都是在契而不舍地改造对方,希望对方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呢?

我们是不是也要想一想,我们应该做的其实是怎样接纳他们,接纳他们的不完美,而不是一厢情愿地去使对方做出改变。

3、 父母和孩子怎样才能和睦相处。

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像芦小花和伊万一样,父母和孩子之间是有爱的,但在一起,却过不好这一生。

父母与子女之间,更多的应该是互相理解,换位思考,彼此尊重。

父母不要像提线木偶一样控制孩子,应该尊重孩子,要如孩子所是,而不是如你所愿。

尹建莉说:"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母爱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

在六天六夜和儿子单独相处中,经过母子之间的冲突与和解,芦小花终于明白,"虽然你是我的儿子,但你也有你的人生呀,我管你管多了,对不起。"

"电影里的伊万,是个小男孩,我的伊万,已经是个大人了。"

最后芦小花选择放手,找到了自己适合做的事情,她与合唱团成员到全世界巡回演出,非常快乐地实现了她的自我的价值,伊万也同意和妻子离婚,并且他的事业也越来越好。

其实,孩子成人后,母子之间的"分离",不是真的分离,而是要改变爱孩子的方式,是让孩子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作为妈妈,只要远远地看着就好。

父母除了孩子之外,也要有自己的生活和精神寄托。

子女给父母爱的抱抱

作为子女,要多理解父母,多花时间用心陪伴父母,给父母拥抱,不仅是拥抱父母的身体,更要拥抱父母内心。

就像徐伊万,开始时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妈妈的态度有什么问题。后来他自己说,去往俄罗斯火车上的六天六夜,是他从上大学离开家二十多年来和妈妈处的最久的一次,可见,徐伊万和很多中年人一样,忙于生计,没有真正关心过自己的母亲。

正是这次长时间的相处,他才真正地了解了妈妈,妈妈也真正理解了儿子。

电影的开头,正在闹离婚的伊万和张璐有一段对话,

张璐:"你能不能多陪陪她?"

伊万:"我上个礼拜还去过。"

张璐:"去开电话会议吗?以后你去见你妈的时候,可不可以先把电话放下,你能不能对她好一点?"

伊万:"我怎么对她不好了?"

张璐:"你可不可以抱抱她?"

伊万:"我为什么要抱抱她?"

张璐:"我说的不是真的要抱抱她。"

伊万:"你刚才明明说要我抱抱她。"

张璐:"你还记不记得上一次给你妈妈的拥抱是在什么时候?"

伊万:"这是一句歌词吗?哎呀我四十多岁的人了,我妈一开门我突然抱住她,我妈会以为我爸又活过来了。"

那时候的伊万,对妈妈是不理解,甚至有点嫌弃的,也不会表达对妈妈的爱。

伊万母子之间,存在很大的交流障碍。

经过和妈妈六天六夜的旅行,母子和解,伊万也把要和张璐离婚的消息告诉了妈妈,就像他后来和张璐所说,告诉妈妈后,其实也没有那么难,他给了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那种感觉真好。

从俄罗斯回来后,伊万告诉妈妈,会把自己家里一楼房间收拾一下,让妈妈没事的时候过来住住,他会陪着妈妈。

③人无完人,接受彼此的不完美。

世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同样也没有完美的父母。

芦小花有着那个年龄段妈妈大多数都有的毛病:啰嗦、神经质、疑神疑鬼。

她怀疑俄罗斯美女娜塔莎偷了她的小番茄和钱包,实际却是伊万扔掉了小番茄,钱包也在伊万身上,并没丢。

怀疑儿子给她请的保姆偷了她的丝巾,后来却在自己衣服内兜里找到。

密码锁怕保姆知道密码,前后把密码改了六次,导致自己都记不清楚自家密码。

说儿子给她请保姆是花钱买个心安,怕保姆把她的家搬空,辞退了保姆。

妈妈的这些缺点,让伊万抓狂。

但伊万仍是爱妈妈的。

尽管妈妈控制欲爆棚,伊万还是决定陪妈妈去莫斯科红星大剧院去演出;

在火车上想为给妈妈换个好点的包厢而奔忙;

在森林里遇到熊时让妈妈先跑,拼命保护妈妈;

妈妈在台上唱歌时,帮妈妈拉大幕。

面对不完美的妈妈,伊万最终选择了接受,而不是改变。

正如伊建莉老师所说:"不求完美,这不是一种懈怠,而是一种勇气。人必先征服自己的自卑和虚荣,才有力量面对生命中的种种不完美。"

同样,伊万作为芦小花的儿子,也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作为妈妈,她仍然是爱着儿子的。

这一点,在伊万母子在森林里被熊袭击时表现的淋漓尽致。

当狗熊扑过来时,芦小花挥舞着手向狗熊高喊:"别吃我儿子,来吃我,来吃我。"

正如徐伊万在信息中对妻子所说:"一直以来,我们一直在争吵,可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对彼此的爱,不过,这份爱是希望对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就像我对你一样,这六天的旅行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应该是完整的,爱不是控制和索取,爱是接纳和尊重。"

爱不是控制和索取,爱是接纳和尊重,愿每个家庭都能理解这句话。

参考文献:

1、《为何家会伤人》,武志红著。

2、《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尹建莉著。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12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