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中国囧妈游苏俄,美国囧妈闯南极

中国囧妈游苏俄,美国囧妈闯南极

一个女性建筑师,才华横溢,备受业界推崇。但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没有继续工作,而是做了二十年的全职妈妈,其结果就是:“祸害”社会。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来自一部电影——《伯纳黛特你去了哪》。电影改编自蝉联《纽约时报》、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畅销榜长达88周的同名小说。请放心,大过年的不让你堵心,因为这是一部家庭喜剧电影。

原著小说封面


理查德·林克莱特的新电影《伯纳黛特你去了哪》上映后便扑街。这位曾经拍过《爱在》三部曲、《少年时代》的美国著名独立导演属于自带口碑光环的影迷向导演。况且这次又是邀请了“大魔王”凯特·布兰切特出演一部改编自畅销小说的电影。但这些都架不住电影从口碑到票房在北美的全面滑铁卢。

但看了之后会发现,这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电影,充满畅销小说之所以畅销的属性,又赋予了不错的影像化改编。关键是,这部电影是一部全新视角的女性电影和母亲电影。它以喜剧的方式展现了导演对西方中产阶层以上女性的社会和家庭角色的新认知和新思考。举重若轻,虽浅尝,但后劲浓烈,余味悠长。

这样偏小众的电影,一般都是影迷或导演粉丝会选择看并打分。这样的文艺青年很多都是还没有下一代,所以一个母亲的当代都市史诗或许很难与他们产生共鸣。这或许也是口碑和评分不高的原因所在吧。

格格不入的全职妈妈

电影开始的前半小时的确比较枯燥。凯特·布兰切特饰演的妈妈总是处在一种焦虑状态中。他们一家三口住在一个破乱不堪、漏水、长满杂草的古堡中。

她和邻居太太们永远不能和睦相处。总是和一个名叫曼朱拉的远在印度的虚拟办公助手进行语音邮件,而所有的邮件内容,几乎都是对周围生活的抱怨。

外人看来,这个妈妈本应该知足而快乐。她的老公是一位科技公司创业大佬,他的创业项目被微软收购;他的ted演讲高举观看人数排名第四,而且长得极帅(老公饰演者就是《大鱼》里的儿子,够帅了吧)。闺女呢,是学霸,和母亲是最好的相处朋友,而且大气懂事,标准的“隔壁家小孩”形象。

但,这个妈妈为什么还是这么“作”?她的台词已经告诉了你:生活有时很艰难,因为生活总是太平庸。

一场事先张扬的南极之旅

妈妈的焦虑症的集中爆发,是由一场还未成形的南极之旅开启。女儿毕业旅行,希望可以和父母一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南极之旅。妈妈为了不驳女儿的兴致,答应了下来。可是心里的焦躁和自带的社交恐惧症开始迸发。

她又开始更加频繁的和她的虚拟助手语音抱怨:南极之旅的游轮可以乘坐150人。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必须要和147个陌生人呆在一个空间里的“恐惧”。她开始去药房囤积药劲极大的抗晕船药。

哦。忘了说了,故事发生在美国西雅图,时间是距离圣诞节还有5个礼拜。要知道,晚秋的西雅图可是出了名的多雨。一场场的大雨浇灌,仿佛要把这个快被逼入绝境的妈妈彻底浇透。

原来,这个妈妈不简单!

电影至此,观众对这个妈妈的前世今生依然不了解。或许以为她就是一般优渥家庭全职太太的典型,只是内心不安分而已。

但之后电影中有两次对谈。一次是妈妈和20年前的老同事重逢后的对话,另一场是丈夫找来心理医生,为了“挽救”妻子进行的对话。

两场戏平行剪辑。才让我们发现,哇哦,这个妈妈,原来这么牛!

电影里妈妈和老同事的对谈,是她难得敞开心扉的时刻

二十年前,这个妈妈是一位才华洋溢的建筑师。刚一出道,就被全美评委可以和弗兰克·赖特等当代美国设计巨擘并肩的艺术家。全行业都在对她交口称赞。这么说吧,如果她二十年前没有退出江湖,她的地位,妥妥的就是如今的扎哈·哈迪德。

电影中为妈妈杜撰了一个纪录片,将妈妈早年在建筑界的丰功伟绩放送了一遍。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大魔王”凯特·布兰切特。且不说其逆天的演技,光是看起曾经的颜值就能让人感到其藏不住的锋芒。按流行的说法,如果形容一个女人用的是可盐可甜这词儿,那凯特简直就是可深海可甘蔗园。

以下是妈妈年轻时候,同样也就是凯特·布兰切特当年的逆天照片。

只是由于一些私人原因。她二十年前退出建筑界。一代建筑名家从此流落凡间,流落在美国富有阶级社区相夫教子的太太军团中。

当妈妈和她同事抱怨完之后,她同事最后之说了一句话:你知道你到底什么问题吗,你就是太久不工作了。你TM就应该赶紧去工作,不然,你就会危害社会。因为你太出色了。

妈妈跑了。

凯特饰演的妈妈,心里焦虑还在不断增加。她和邻居的矛盾升级。她的印度虚拟办公助手被证明是俄罗斯诈骗团伙。而促使她跑了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丈夫找来了心理医生,要把她带来精神疗养院去。而他要带女儿两个人去南极旅行。

剧情上,这是是全篇矛盾的最高潮。剧情背后,也是导演对当代美国富人阶层的精准讽刺。

首先,如果带入妈妈的视角来看,全篇其实是从艺术家眼光来看待科技商业界,看到的其实是不屑。要知道,因为有微软、亚马逊、波音、星巴克等企业,西雅图是除了硅谷之外,美国最重要的科技和商业重镇。

但在来自洛杉矶的艺术家来看,这是都是So What?不管多么的创新和繁荣,其真实生活的核心,依然是上层人特有的表面的体面和内里的不堪。这从导演对电影中那些邻居太太们的刻画就能完全看出来。他们的生活,本质上和美剧《致命女人》里的富人街区生活别无二致。

优渥社区里那些典型的妈妈们,他们是伯纳黛特完全的反面

其次,导演还在讽刺上层阶级,至少是中产阶级以上的群体在处理生活感知上的冷漠与荒谬。他们的生活中一旦发现了困难,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他们的律师、他们的牙医、他们的保险经纪和他们的心理治疗师。

他们认为一切都可以通过这些人,也就是背后付给这些人的金钱所能解决。这都不是冷漠,这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惯性思维。

所以,当妈妈出现了心里问题,她的丈夫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靠自己、靠伐木累抱团取暖,而是找来心理医生,对你下了“你就是精神有问题,需要进精神医院疗养”的判决书。

要知道,古往至今,不论你是处在什么年代,什么国家,什么阶级,只要身边人说你是神经病,你就只能百口莫辩。

所以,妈妈只能跑了。

南极寻母记

说到这里,没看过电影的人会感觉这电影好压抑,甚至还有点惊悚。其实还想强调一下,这是一部轻松的喜剧。虽然有矛盾冲突,但一切都是在并不沉重的基调上让故事衍生。特别是剧情最后到了南极的时候。

既然剧透了,那就剧透到底吧。妈妈跑去了南极。既然要把老娘关起来,那我就先来到南极玩一玩。虽然晕船了一路,但真正踩上南极大陆,划着独木舟在南极泛舟看冰山还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尤其对于一个“退役艺术家”来说。

这边厢,“妈妈去哪了”还在家中上演。爸爸已经指望不上了。此时,优秀的如“隔壁家孩子”的女儿智商迅速在线,她拉着爸爸前去南极,说妈妈一定在那里。于是,在纯净如世外星球的南极大洋上,一家三口,开启了一段家庭救赎之旅。

妈妈在南极的淡泊之旅还在继续。她无意中得知了南极点的考察站需要重建。或许是之前她同事的话“一语点醒梦中人”,她忽然很想前往南极点,去实地探访一下,然后设计出一个牛叉的考察站。经过各种努力,她终于得到负责人首肯,准备前往南极考察站5周。

这就是妈妈最后完成的考察站设计草图

而这时,聪明的女儿带着老爸终于找到母亲,结局自然是happy ending。

可以想象,很快,一位出色的艺术家妈妈即将横空出世,她的焦虑症和社恐症也会随着工作中的灵感迸发而自愈。这或许就是出色女性最好的出口和正确的出路。

超凡女性vs出色妈妈

《伯纳黛特你去了哪》中的女性角色非常特殊:超凡艺术家、遁逃与世俗生活、合格的母亲、偏执的社恐患者。但似乎这样的女性为了生活必须做出选择。

但有了选择就必须有牺牲。伯纳黛特告诉你,不管是否有天赋,她首先是一个合格出色、且天生的好妈妈。即使她曾经流产过四次,即使她唯一的女儿小时候有先天性心脏病,都无碍她成为一位好母亲,成为女儿口中“最好的朋友”。所以,成为妈妈,从来不是选择,而是一种天性。

其次,超凡的艺术家自然不应该埋没于社区和世俗。因为这不但是暴殄天赋,也会成为社会的“烦累”。艺术家往往拥有巨大的热情,而女性艺术家的热情更为持久,对艺术和设计更为长情和坚韧,那就应该完全在工作和作品中释放。管她南极北极、土星火星,还是光年之外,重要的是拿自己当火柴划出火花,才能成就自己的“宿命”,而不是拿热情和平庸的生活死磕。

女权觉醒和女性主义是如今好莱坞的重要创作类型母题。《伯纳黛特你去了哪》又提供了这个类型的一个全新视角,清奇有趣,自成一派,又温情脉脉。放眼中西方对女性议题的表现,当东方社会还在热议《82年的金智英》时,西方已经用诸如《婚姻故事》这样的电影去讨论女性在婚姻两性之间最大限度的平权态度。

导演林德莱特和凯特在拍摄间隙

同样,当我们还在欢呼大年初一可以用手机免费看《囧妈》的时候,美国西雅图的囧妈已经开始在女性主义自我觉醒的旅程上畅然前行,一路到南极。

五花小榜独家专栏,转载须注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08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