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明星 > 鼠年央视春晚,谢娜小品里的川普 | 四川方言十八扯

鼠年央视春晚,谢娜小品里的川普 | 四川方言十八扯


| 方言十八扯 019


“谢娜这次春晚说得是你们四川话吗,怎么那么难听?”

“谢娜说得是不是四川哪个地方的方言,为什么感觉听起来那么怪?”

“为什么谢娜说的川普和你给我介绍的不一样?”

看到外地朋友发来的消息,和他们聊了几句,颇有种“茅房头捡到帕子”的感觉。有心想解释一番,于是就有了下面这篇文章。

不吹不黑,不聊小品剧本,不说演员演技,我们就单纯的摆一下小品里的川普。

川普应该是什么样子?

作为一种没有定式的语言,一千个人嘴里就有一千种味道的川普。

椒盐是川菜中的一味调味料。它是将花椒炒香后磨成粉,然后加入炒制过的盐巴而成。椒盐的味道咸香且麻,这个味道的感觉和川普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四川人会戏称自己带川味的普通话为"椒盐普通话"。


椒盐里脊是四川的一道名菜

川普,通常是把四川方言用普通话的语音语调表现出来。外地人觉得川普听起来很怪的出处就在这里。

川普的怪异之处在于,这种特殊语言是处于“三不管”的情况。会说普通话的四川人能掌握,但是不屑说。不会说普通话的四川人也能掌握,但是不愿意说。不会说四川话但是会普通话的外地人没办法掌握,想说也说不了。因此川普是一种既十分排外,又对外地人妥协的语言。

网上有很多评论,听不懂也听不清这次谢娜春晚小品里的川普,原因就在于川普的这种特性——外地人几乎听不懂。

根据生活里的经验,四川方言在少特殊方言词汇且慢速的情况下,很多外地人都能听懂五六分。

这种情况来自于清朝政府颁布了一份名为《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的诏书,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也是我们熟知的“湖广填四川”。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带着湖北腔的四川话是川内语言的主流。文化和语言不断地交融碰撞,多年以后才形成了如今四川方言的定式。这种演变的过程中让属于北方语系的四川方言融合了许多其他语系的长处,变相的也为他们打开了听懂的大门。


湖北地区移民迁入分布图

而介于普通话和四川方言中间的川普将这扇大门掩上了大半。能听懂的普通话和听个半懂的四川方言混杂在一起,注定是个四不像的妥协产物,听懂的难度呈几何倍增长。这也是很多影视剧中选择四川方言为角色配音,而非川普的重要原因。

网上亦有评论说谢娜在春晚小品里的声音很奇怪,有一种特意扭曲出来的做作感。这种奇怪的做作感,除了原本的口音外,还在于川普另外一个奇怪的特点——能改变说话者原有的语音语调。

原本软糯婉约的四川方言,一旦转换成川普立马就呈现出隔壁张孃孃骂街的架势。举个简单的例子,四川方言说“你要啥子嘛”会不自觉地将最后一个字语音拖长,这种感觉成都人谓之“牙尖”。而如果用川普的语音语调说这句话,会不自觉地将“啥”字作为重音,同时最后一个“嘛”字也不会刻意拖长,顿时就少了那股软糯的感觉。特意加重的语音配上孃孃骂街的语调,自然会让川普呈现怪异的违和感。


“孃孃”可以理解为阿姨

众所周知,四川各地的方言千奇百怪,各有特色。例如广元话曾经隶属于西南官话,所以在云贵川地区基本上通用。成都话说好听点是温软俏皮,说通俗点就是牙尖。自贡话是四川方言里唯一带有翘舌音的方言,保留了相当多的古蜀方言特色。凉山地区的方言带有很多儿化音,听起来就如在唱歌一般。乐山话在四川方言里也是相当具有特色,那种保留了古蜀五音色彩的语言,就算是四川其他地区人听到都是一脸懵。

请你想想一下用翘舌的自贡话说出来的川普是啥子味道,用牙尖的成都话说出来的川普是啥子感觉。这样一对比,出生于中江县的谢娜说出来的川普也能接受了。

最后我们再来聊聊川普中的用词和语音语调转换问题。

不知道是剧本问题,还是演员临场发挥的问题,谢娜小品里的方言用词并没有统一。

遵从“川普是把四川方言用普通话的语音语调表现出来”的原则,个人认为如果说川普的话,整个对话中尽量使用方言词汇最佳。举个例子,比如最简单的“什么”和“啥子”两个字。“什么”是书面语,“啥子”是四川方言。这两个词在谢娜的台词里交替出现,并未做特意的区别。

四川人常开玩笑说,普通话限制了他们吵架的能力,影响了发挥。用川普吵架只会引起阵阵嘲笑,震撼力太弱。四川方言里独特的词语和用法,难以在普通话里找到恰如其分的表达,更别提用川普“二次转换”。

众所周知,地道的四川话是不区分平翘舌和鼻音边音。在四川人嘴里,“四是四,十是十”、“刘奶奶拿榴莲牛奶”、“天上有个日头,地下有块石头,嘴里有个舌头”等绕口令念出来统统都是一个腔调。舌头就如同一马平川的直,坚决不为任何一个字翘一下。


这个字看起来很眼熟,但是一下子却读不出来

除此之外,四川话中还有一些特有的声母在普通话里是找不到对应的读音。比如“谙到”的“谙”字读作ngan(二声),读音近似“暗”。“用盐巴漤一下”的“漤”字读作nan(三声)。(这两个例子中声母准确应该写作“ŋ”,便于理解和阅读写为“n”)这种读音上的细微差别只有在四川生活多年才能感受出来。

四川方言里还有一个韵母能够对应普通话的几个韵母。比如普通话复韵母uo[uo]与舌尖中音声母d、t、n、l,舌尖前音声母z、c、s,舌尖后音声母zh、ch、sh、r相拼时,四川话全都读成单韵母o[o]音,常见字为多、朵、夺、舵、剁等。

例如普通话单韵母e[γ]与舌尖中音d、t、n、l;舌尖前音z、c、s;舌尖后音zh、ch、sh、r声母相拼,在四川话里几乎全部读ê[ε]音。如果你找个四川人来念“得、乐、车、社、热”这些字,你就会惊讶地发现似乎和普通话有些微差别。


成都话和普通话的对照图

谢娜在整个小品里遵从上面的原则,特意将发音用方言强化,比如“我只对你有感觉”里的“觉”念成了jio,“学习一下”的“学”念成了xio,“看到就想撤退”的“撤”念成了cei(并非标准拼音,大家意会一下),这样特意的说话方式会给观众很做作的感觉。个人觉得,如果表达再自然一些的话,某些川普用词说不定会和东北话里的“你瞅啥”,“瞅你咋嘀”一样成为网络流行词汇。

顺便提一句,肖战的重庆话倒是分外的出彩。重庆话十分具有自己独立的个性,只要一张口就辨识度相当高。现在很多影视剧里也经常会出现重庆话的配音。不知道成渝两兄弟的方言谁会首先“出道”,成为新的网络流行语。

最近很多年的春晚里,语言类节目一般都是东北语系占了主流。例如黑冻梨、舔栏杆等很多北方人才深有体会的语言梗一说出来,北方人笑得前仰后合,南方人却一脸茫然。

如果要追溯春晚中出现过的四川方言,恐怕要追到十几年前一个关于“耙耳朵”的川话小品。再这之后北方语系就占了春晚语言类节目的“半壁江山“。如今四川话能重新登上春晚舞台也算是一种突破了。如果谢娜的川普能再雕琢地精细一些,或者直接用四川方言来表演,或许又是另外一番效果。

其实川普也是近几年才逐渐被人放在了潮流的标签上。早几年谁嘴里要是说着不土不洋的川普,一定是被众人嘲笑的对象。


方言剧《傻儿司令》曾是一代人的回忆

曾经随着《傻儿司令》,《王保长今传》等一系列方言剧的热播,四川方言和川普很是流行了一段时间。但是今天你再换到四川台和成都台,除了无孔不入的种植牙和乳腺病广告以外,方言剧已经难觅踪影。

川普的二次翻红,大概是从四川话版的猫和老鼠流行开始的,后来再到《让子弹飞》专门制作了四川话版,众多的四川方言歌曲在网上爆红,直到最近《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操着一口川普的太乙真人出现。从四川话到川普,逐渐成为了年轻人追捧的潮流,不伦不类的川普以其独特的魅力“二次翻红”。

这或许也是川普能出现在春晚上的原因之一。


有段时间四川话版的猫和老鼠十分流行

实际上,四川方言这几年已经成为了身份认同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川普出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电视剧、歌曲中,四川方言已经成为了一味流行元素。

现在很多四川人已经感受到了普通话对四川方言的冲击。在成都越来越多的景点和饭店都用方言词汇来做装饰和文化格调提升。“雄起“、”扎起“、”瓜娃子“等一批四川方言已经被大家熟知。

坊间一直有这样一种说法,当年建国之初,四川话差一票成为国语。作为长在南方的北方方言,虽不如东北话的魔性传染力,四川话其实也有很强的群众基础,起码在云贵川等西南地区是畅通无阻的。


写在最后的一句话。个人认为,会说普通话就说普通话,实在不行就说方言。

四川方言是值得保护的珍贵文化,川普是四川人对外妥协的产物。

倒土不洋的川普一说出口,无论你自己觉得再怎么好笑,外地人只会一脸疑惑地看着你。

“你到底在说些什么?”

注释:

1、茅房头捡到的帕子——不好揩嘴。帕子,即手帕。揩嘴,四川方言,意为擦嘴巴。“揩嘴”谐音“开嘴”,即开口说话。

【往期专题精选】

研究了全国七大方言区,最后发现四川的方言是最能“吃”的

四川方言里,猫和老鼠到底是个啥子关系

四川方言里的“老子”到底是什么意思?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02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