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爆裂鼓手》|从如何培养“天才”的角度出发给教育者提供思路

《爆裂鼓手》|从如何培养“天才”的角度出发给教育者提供思路

前言:《爆裂鼓手》是2014年由好莱坞出品的一部音乐片,虽然网上有很多人称这部电影为毒鸡汤,反励志,但我更觉得它是一部叫我们客观的去看待怎样成为“天才”,如何走向成功的电影。

本片导演达米恩-查泽雷是首次指导电影,该片就在全世界各地的电影节上广受好评,并获得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剪辑和最佳混音奖三项奥斯卡及最佳影片和最佳改编剧本提名。豆瓣评分8.7分。

故事主线很简单,讲述了一个在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的,性格内向、热爱爵士乐的男孩安德鲁,为了成为最伟大的爵士乐鼓手,遇到了同样想要培养一名伟大乐手的严厉教师弗莱彻,两人相爱相杀,小男孩最终为了捍卫自己的梦想和尊严,而努力奋斗,最终超越自我的故事。

安德鲁考上了纽约最好的音乐学院学习打鼓,他一直希望能进入被传为天才导师的弗莱彻指挥的爵士乐团,接受他最好的指导。进入乐团后他付出了无比的艰辛,可后来却阴差阳错毁掉了比赛,失去了核心鼓手的位置,并被怀疑遭受到弗莱彻的精神折磨。安德鲁的认可导致弗莱彻失去了做导师的资格,也让弗莱彻失去了找到伟大乐手的机会。为了报复,弗莱彻诱惑安德鲁去参加一场可以决定安德鲁命运的演出,却告诉给安德鲁错误的演出曲目,毫无准备的安德鲁在慌乱的第一曲演奏之后,决意坚持演出,并在第二曲表演中迸发出了无限的激情与魅力,他打鼓的高超技巧和坚不可摧的自信,赢得了弗莱彻的肯定,最终师生二人一笑泯恩仇。

今天这篇文章我就来分析一下,为何安德鲁这样一个性格内向、乖僻,不喜与人接触的,看起来有些失败的小男孩,却能在弗莱彻的威逼下成就自己,成为世人眼中的天才,终于获得了成功。在我看来安德鲁之所以能够最后走向成功,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来解读。而在文章的第四部分,基于《爆裂鼓手》中饱受争议的弗莱彻的教育方式,和师生二人相爱相杀的故事,我会谈谈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焦虑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在遍地的“天才的教育”模式下,是否应该更多的反思自己,找到更好的成功教育模式。



01、第一阶段“崭露头角”,成功需要助力,需要有勇气去展示自己,这首先要有强大的自信,而自信来源于对自己能力的深刻认识

影片的开始,安德鲁独自在学校的排练室练习打鼓,他心中暗暗的希望能够被传奇导师弗莱彻收入麾下,进入他的爵士乐团成为鼓手。偶遇安德鲁的弗莱彻并没有当场肯定他的能力。安德鲁很失望。但失望的男主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更加刻苦的去练习。而在之后的相遇中,弗莱彻给了安德鲁一次当替补的机会。

在这里有一个小细节,弗莱彻告诉安德鲁第二天早上六点在排练室的门口等他,可是安德鲁却因为闹钟失效而迟到了,所以他没有得到弗莱彻的乐谱。这在他招收第三个鼓手并给了他乐谱的时候,才给了观众一个清晰的提示,为什么弗莱彻要求安德鲁六点来到排练室,弗莱彻却没有出现。

因为弗莱彻是个有极端控制欲的人,特别是对时间和音乐,要求极端精准。这也为他之后对节奏极端的要求提供了注解。

在休息时贴心和煦的交流之后,在课堂练习中,弗莱彻就把初来乍到的安德鲁骂哭了,因为安德鲁的拍子没跟对。弗莱彻对乐手的标准是,如果你行,证明给我看,如果不行,你就滚蛋。

想要成为核心鼓手的安德鲁,拼命地练鼓,打到手掌磨出水泡,甚至出血,他一层又一层地用创口贴贴在伤口上,继续练习。一定要达到要求。

而在这个过程中,弗莱彻又招来了新人,随时可能顶替安德鲁乐队核心鼓手的位置。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往往也面临着如此的现状。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面对着好像永远也越不过去的知识的高峰和无止境的学习内容,还有不断追上来的后来者,我们的成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无时无刻不承受着压力。但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这样种种的压力,我们便可能习惯呆待在自己的舒适区,也就很难取得更大的进步。



02、第二阶段。“奋勇直追”不顾一切追赶目标,为了达到目的,安德鲁可谓放弃了一切可放弃的人生。

为了保住自己的核心鼓手位置,能有更进一步的进步,取得更辉煌的成就,达到自己梦想中的目标,安德鲁可以说是放弃了除了打鼓之外的一切。 本来他与在外打工的先结识的女朋友的感情已经稳定发展了,但是因为他认为谈恋爱会让他练习打鼓时分心,所以他安德鲁狠心与女朋友分手,决意走上这条孤独的道路。在家庭聚会中,他也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不屑,他只追求他心目中最理想的成就。

在和爸爸的同学的朋友的聚餐中,他认同即便只能灿烂的活到34岁,也比活到90岁却碌碌无为而强。

人世间的事没有一帆风顺,成功也并不是水到渠成的。更不是你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收获。

在一次赶去表演的路上,安德鲁乘坐的客车轮胎爆了,无奈之下安德鲁只得自行驱车前往,结果因将鼓棒落在了车上。而专制的弗莱特不同意别人将鼓棒借给安德鲁,安德鲁只得驱车找回鼓棒,而就在这个时候,他出了车祸。满脸是血的安德鲁为了不影响演出,坚持来到了舞台上,可他根本无法完成演出,这意味着,他失去了继续在弗莱彻乐团深造下去的机会。

而就在这之后,安德鲁也得知了前文交代过的一个音乐才子的死亡真相。在之前的一次排练中,弗莱彻曾缅怀过他的一个学生的去世,他说这个孩子是因车祸去世的,但实际是因为自身在音乐上无法再前进一步因自己的抑郁而自杀,校方怀疑这与安德鲁的经历相似,这名死亡的学生在精神方面遭受到了弗莱彻的折磨。

校方追问安德鲁是否也经历过这些?安德鲁也对自身所接受的这种非人的折磨产生了怀疑,这种教育方式是否真正的有益于他以后成功的走上音乐家的道路,他认同了这项指控。

而弗莱特也因此失去了在学院里继续指导学生的资格。

安德鲁也放弃了他的梦想,过起了平凡人的日子。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会不断的迷茫怀疑自己,我们是否走的就是正确的道路,是否这样才能够达到成功的彼岸,才能够完善自己才能够实现梦想?这是一个无解的命题,我们无法进行多次多种的尝试,得知哪一种才是最适合某个人的方式方法。我们只能认命,承认自己不是天才。然后放弃梦想。



03.第三阶段。“永不放弃”,真正的天才不是一生下来就知道自己就能成功,就能实现所有的梦想,而是在他付出了十二万分的努力后,成功了,人们才承认他是天才。

车祸后回家休息的安德鲁远离了他的音乐梦想。

可他的心里却又无法全然的放下。直到一次无意中,他又去看了弗莱彻的演出。

而在一曲终了之后,弗莱特也发现了安德鲁,他邀请安德鲁一起喝点儿东西。

在这一场电影的重头之戏中,弗莱彻向安德鲁阐述了他的梦想,他想像以前发现伟大的萨克斯乐手查理的鼓手一样,成为一名伯乐,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匹千里马。而如何成为一匹千里马,不是那种差不多了,挺好的,就满足了,而是不断逼迫自己去成为更好的自己。他希望他的教育理念能让懂的人懂,而不懂的人也许永远都无法理解。

如果不能承受他的教育方式,只能证明他还不够条件成为那个天才。

之后他邀请安德鲁去参加一场大型晚会的开场表演。他知道想成为伟大鼓手的安德鲁无法拒绝。

安德鲁最终走上了这个对于他的一生来说,可能是最重要的一场演出的舞台。

可这却是一个圈套。因为弗莱彻告诉他的是错误的曲目。

茫然失措的安德鲁只能随着乐队的节奏进行演奏。弗莱彻其实知道是因为安德鲁的告发,他才失去了他最珍贵的成为导师的机会。所以在这里他是决心要让安德鲁从此不能再在音乐界立足的。

而备受打击的安德鲁在这时小宇宙爆发,他不认输,拥抱了自己的父亲之后,他重新回到了舞台之上,拿起了鼓棒,开始演奏一曲精彩的曲目。无奈之下,弗莱特只好顺着安德鲁的旋律进行指挥,但随后他也被安德鲁精湛的技艺所征服,也终于认可了他的努力和他的成绩。影片帷幕在师徒俩的相视一笑中悄然落下。


04.我的思考。

记得曾经看过一段对朗朗的采访,是否痛苦教育才能让孩子成才。朗朗也坦言曾想离家出走,逃离父亲的逼迫,可如今他感谢父亲对他的严格要求。可我们看到了被严格教育下被称为“天才”的郎朗,那那些同样接受了严酷的教育,却没有成为“天才”的孩子们呢,他们又如何了呢?如何教育孩子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作为孩子的父母或者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否应该认同弗莱彻的这种极端严苛的教育方式?

第一,罗胖在他2020年的跨年演讲里说过,教育的本质是人点亮人。那么我们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明确,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在《爆裂鼓手》中,安德鲁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伟大的鼓手。而他的导师弗莱彻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伟大乐手的导师。 我想弗莱彻,是想通过他的这种极端的对学生的讽刺、嘲笑,对人格的侮辱、打击来激励学生不断的去追求卓越追求更好的自己。 他认为如果一个人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而蒙羞,无法进一步去成长,那么他也就不是做天才的那块料,他也就放弃了这个学生。 这对于他来说,可能并没有什么损失。 就像很多对学生实施体罚的老师一样,我努力过了,你不成才,与我何干? 我认为归根结底是我们的目标设立错了。 一个伟大的导师,他的目标应该就是教会他的学生如何去成就伟大,而不是通过打击让他成就伟大。

第二,我觉得是要因材施教

孩子要发自内心的去热爱,去想要得到这样东西,只有热爱才能激发出孩子无限的潜能。

电影中的安德鲁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爵士乐鼓手的基础。而且他有着明确的目标,想成为一个伟大的鼓手。

有了这个明确的目的,再加上合适的指导,和刻苦的训练,我想他想不成功都难。

可反观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孩子是,赶鸭子上架,是在环境逼迫或者家长的逼迫下被迫的进行某一项特长的训练?

我有一个朋友,他早早的就拿到了长笛的满级。可是他跟我说,在他得知考试通过,以后都不用再考试练习的那一刻,他就把笛子摔成了两半,并发誓这一辈子再也不会吹了。

这样从小因为被逼迫学进行了学习,长大了以后发誓再也不碰的例子,是不是正好说明教育的失败?

对于内心真正热爱的技艺来说,有自己发自内心的热爱,有老师正确的指导,在方向上的指引有刻骨铭心的练习。这才是我们走向卓越的必经之路。

第三,真正重要的发自内心的自信,而不是结果。

在安德鲁第一次参加弗莱彻乐团的排练中,弗莱彻曾因为乐团演出中有一个跑调的声音大发雷霆。

他希望跑调的那个乐手能自己承认,这样他会给他重新再来的机会。

可是一直都没有人主动站出来。

弗莱特指向了一个小胖子,说是他在跑调。小胖子无语。弗莱彻让他离开了乐团。

之后弗莱彻说,根本就不是这个小胖子在跑调,而是另一个人。可是这个小胖子都不知道自己的演奏是不是真正的在调上。所以他也没有资格继续留在这个乐团里。

安德鲁在刚开始的时候也没有这个自信。可随着他技艺的精进,他能够知道自己究竟是哪里做的好或不好。

所以我们要培养的是对自己的自信,但不是盲目自信,这来自无比强大的能力,当水平足够高了,才能知道是不是真正到达了想要的目标。

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给学生提供的,应该是这样一个让他们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自信的平台。



结语:

《爆裂鼓手》这部电影我是怀着既沉重又兴奋的心情看完的。

我相信每一个像安德鲁一样曾经历过,这种高压态势的极致的学习的人,都会从中与他生产共鸣。

也许我们最后并没有像他一样,能有一场改变人生的演出的机会,但是如果你走过了经历过了那段黑暗的旅途,你会感谢那段经历让你得到了成长。

但是现在我们知道,我们有更好的方式能够一样走向伟大。

只需要,认准目标,勇往无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291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