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豆瓣9.0《我不是药神》:高评分的背后,是中国电影文化的新出路

豆瓣9.0《我不是药神》:高评分的背后,是中国电影文化的新出路

小时候看到影视剧中的人物,总会下意识的发问:“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呢?”当时的想法很纯粹,以为任何问题有且只有一个最优解。

长大后,本以为要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会更容易,要作出评判会更果断,事实却相反。因为很多时候,从不同的角度对影视剧中的人物进行解读,答案总是不尽相同。

01.一个由“药”引发的故事,讲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草根众生相”

就拿2018年文牧野主导的影片《我不是药神》来讲,由徐峥饰演的低价贩卖印度仿制药的程勇这一角色就备受争议。

当时的豆瓣评分出现了罕见的9.0分,口碑至今居高不下,这也是本世纪继《无间道》之后,第二部评分高达9.0的国产院线片。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神油店老板程勇(徐峥饰)从一个卖男性保健品的落魄商贩,机缘巧合下,一跃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代理商的故事。

《南方周末》曾评论该影片:“它不仅是一部完成度极高少见的国产现实主义电影,同时也是一部用诚意来打破所谓制度壁垒并靠规矩的拍摄手法来赢得观众的作品。”

说它是国产现实主义影片是有原因的,因为这部影片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影片中的程勇原型在现实生活中被称为“药侠陆勇”。与影片不同的是,现实版的陆勇也是一位白血病患者,偶然间得知印度有效果差不多的仿制药后,便开始从国外买药,并帮其他病友代购。

原本是善意之举,却在无意间触碰到了法律的底线而被抓,最终在众多病友签名求情下这才渡过难关,当然在这部影片中,徐峥饰演的程勇是在众多患者的目送中坐警车离开的,最终的结局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在这部影片中,所有人物的刻画和出场均是围绕着“药”这一元素展开,故事里没有绝对的主角,给观众呈现的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草根众生相”。

曾经有人评价《我不是药神》是中国版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纵使两部影片在故事编排和叙事情节上有很大出入,但是有一点却是不谋而合的,那是通过对小人物的细致刻画,来凸显出人情的冷暖和生命的可贵。

02.“故事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自己曾有幸参加Max Howard(霍文东)大师的讲座,Max Howard是国际知名制片人,曾经参与迪士尼经典影片的制作,其中包括《美女与野兽》、《阿拉丁》和《狮子王》等。

讲座现场有同学发问:“一部成功的影片,是最重要的是什么?”

Max Howard毫不犹豫的回答:“故事!故事!故事!”

的确,一部成功的影片不管是专业的场景拍摄,还是自带流量的明星参演,要想达到良好的收效,好的故事必不可少。《我不是药神》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功,除了离不开专业演员的倾情演出,最主要的原因是拥有一个好故事。

正如Max Howard老师所言,“好的故事”、“令人信服的故事背景”和“令人着迷的人物角色”是电影作品的三个基本要素,而《我不是药神》这部影片具备以上全部要素。

影片上映后,有网友评论:“文牧野眼睛太毒了,观众的笑点、泪点、痛点都被他牢牢抓住,有些话题无法直说,但这个电影证明了它能说的,也不显山不漏水的说了它所不能说的。讲的是现实,但看过电影之后才会明白其实是超现实…”

诚然,这部电影采用了现实主义的题材,人物的角色设置和故事情节也触碰到了国人的痛点,在不同程度上激起了大众的同理心。暂且不论影片上映之后引起了什么反响,但就该影片的题材选择和创作手法来看就足已为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明确可行的道路。

03.好莱坞影片的“类型化”,我们是否仍要一路追随?

谈及电影,不得不提的就是好莱坞影片,它给公众的影响力是潜移默化的。

似乎一提起好莱坞电影,公众会自觉脑补出酷炫、爆炸、飙车等这样的大场面。这种类型化的趋势其实是迎合大众的结果,也是好莱坞作为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的体现。

但不得不承认,好莱坞类型的电影至今能够长盛不衰,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些看似类型化的影片背后其实隐藏着人类的普世话题,即:正义的力量、爱情的永恒、人性的善良等。也正因如此,好莱坞影片的深度才大幅提高,成为了大众乐于追捧的精神高点。

正如美国电影理论家赫伯特•布卢默在《电影在影响大众行为过程中的作用》中的描述:

“人类善良的情感的价值被隐藏在电影的新的生活形式之中,并通过它传达给观众。于是,原来相当陌生的东西瞬间在感情上变得那么熟悉。人类基本的价值隐含在新的社会形式中,这就构成了电影一个最有趣的特点。”

好莱坞电影在全球市场中获得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各国对好莱坞电影文化的争相模仿和学习,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的电影从最初的“内向型”逐渐转向了“外向型”,从最初的仅仅局限于本国本土文化的表现和传承,继而将眼光瞄准西方和海外的市场。

愿景是好的,但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难免会造成创作动机和方向的迷失,最终陷入邯郸学步的尴尬局面。那么到底要不要向好莱坞影片看齐,答案是肯定的,但前提是不要抛却中国本土文化的特性和味道。

纵观近年来市场上的中国电影,对于着重刻画和表现本土主流文化有逐渐回暖的趋势。这也诠释了并非大投入、大制作、大发行、高科技特效、大市场的商业模式影片才能唤起民众的意识和共鸣,《我不是药神》就是其中的代表。

比起那些受到好莱坞“高概念”电影生产方式影响的中国大片,《我不是药神》这部看似小投入的影片从小处着手,没有刻意迎合好莱坞影片类型化的模式,而是着重对本土文化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少了一些不知所云的无病呻吟和矫揉造作,留给广大观众的是对世间人情的体味和对国家法制的思考,以小见大。

04.“本土化”是中国电影文化的一条新出路

事实上,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文化就有一些成功的尝试,比如作为一部军事题材的影片《小花》,它并没有采用全景式的手法向观众展现战争的场面,而是把叙事的主题放在兄妹“错认”这样一件事情上。

该影片运用独特的视角表现人物的命运和性格,从侧面来反应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疾苦。在影片中,导演有意识的借鉴了西方现代电影的表现手法,并进行了新的尝试,完美避开了战争题材类作品中出现的齐一化、趋同性等美学问题。

随后,也就是20世纪末期,《活着》、《霸王别姬》等影片又是一批新的代表作,这类影片的定位也不是对国际化范式的追逐和仿做,而是从中国某个时代的某个事件甚至某个人物着手,从小处来积聚笔墨进行刻画描摹,将那个大背景下的人物淋漓尽致的绘制出来,借鉴西方主流的场景表达方式在展现国民痛点的同时,实现了中国电影文化的“本土化”。

05.结语

“和而不同”是生存的一种理念,应用在中国电影文化中也同样适用,但是需要我们在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中国的电影文化想要保持不断的进步,绝对不能走两个极端,既不能一味的模仿西方,刨除民族的根,也不能固步自封,而应该在互识互动和互补之中达到共存共生的境界。

文学批评家利维斯曾经在《大众文明和少数人文化》中指出:

“任何时期,敏锐的艺术和文学鉴赏力常常只能依靠很小的一部分人,只有很少数人能够给出不是人云亦云的第一手判断。正是依靠这些少数人,我们才能从过去人类中最宝贵的经验中获得益处,获得前进的方向和意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除却少数人,那么余下的大部分人,或者影视文化的创作者,更应该警惕避免让自己卷入平庸化和同质化的浪潮中,加强文化间的对话和理解才是让影视文化健康发展的良策。

《我不是药神》这部高分影片的出现并非偶然,因为21世纪的我们已经不仅仅是一块儿海绵,只知吸纳外来的文化,我们还是一棵吐纳自如的青树,懂得了珍视和继承中国本土的文化,并将富含本土气息和中国特色的元素运用到应影片的创作之中,最终吐纳出供给世界欣赏和借鉴的影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249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