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专访《大约在冬季》王维明:文艺转型商业,我在意的是打动人心

专访《大约在冬季》王维明:文艺转型商业,我在意的是打动人心

作者 / 未蓝

冬日的寒冷总是让人格外地呼唤温暖的力量,今年冬天,和暖气一起如约而至的,还有爱情电影《大约在冬季》。

由王维明执导,齐秦任总策划,霍建华、马思纯主演,改编自饶雪漫小说的电影《大约在冬季》今日在全国公映。衍生自齐秦同名经典歌曲,电影讲述了北师大女孩安然和来自台北的摄影师齐啸之间跨越30年时光的爱情故事。

以经典歌曲作为创作灵感的电影,《大约在冬季》不是第一部,那么和其它电影相比,它又有怎样的特点?创作者想要借电影向观众传达怎样一种情感?情感背后,电影还有哪些更为深远的意义?

《大约在冬季》导演王维明

电影情报处近日采访了导演王维明,和他一起聊聊电影的创作故事、自己的导演经历和创作感悟。

“爱而不得”情感之外的意义



早在2015年,齐秦和饶雪漫相识后,就有了制作《大约在冬季》电影的想法,但苦于一直没有突破口。

直到2017年,饶雪漫和王维明通过朋友认识。当时刚刚因为资金和演员问题,停下了正在台北筹备的另一部电影的王维明,在读过故事大纲后,发现片中同龄男主齐啸和自己的成长经历非常相似,饶雪漫大纲中想要讲述的爱而不得,探寻爱的真谛的故事,也让王维明深受触动。所以面对饶雪漫的邀约和广阔的内地电影市场带来的考验,台湾导演王维明欣然接受,全身心投入到《大约在冬季》的筹备中。

王维明、饶雪漫与刘若英在拍摄现场

故事大纲虽然动人,身为导演的王维明觉得它还欠缺灵魂。“片中的两个主角,一个20多岁带着梦想从台湾来到北京发展,一个从成都来到北京读书想要留下,在建构这种横跨三十年的人物情感层面,(故事大纲)还缺乏严谨的整合。”王维明在采访中表达了对最初大纲的想法。

在王维明的建议下,饶雪漫回到了她最熟悉的小说创作,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她完成的展开式故事让王维明看得过瘾,也终于看到了故事的灵魂。

从《左耳》就跟饶雪漫相熟的马思纯,在看到《大约在冬季》的小说后,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也投入了很多情感。王维明在得知后,也十分兴奋,“虽然金马影后是一个头衔,但它证明的是她一直以来的积累和在《七月与安生》中表演的爆发力。”

见面后聊了15分钟,王维明就知道马思纯就是女主安然的最合适人选。不只因为她呈现出的天真的状态和角色相同,更让王维明惊艳的,是她在表演创作中投入型的表演风格。没有一般演员见面时常见的客套和试探,马思纯在讨论时对角色的拥抱和贴合,令导演信服。

和马思纯不同,霍建华在刚接触角色时,有强烈的不安,不安来自这个角色看似渣男的设定。

讲到这里,导演也表达了他对这个角色的理解:“对于齐啸来讲,面对生活的困难和爱情的纠结该如何选择,是很困难的决定,两边都是人性。齐啸不夸张,很隐忍,也不知道如何去抱怨自己的负担,但他却一步一步地去承受了在一个文化里需要他负担的责任,这些责任让他无法像小安一样直接、不顾一切地去爱她。很多人不愿意去看生活、家庭的困难,也不愿意去平衡九十年代台湾和北京距离上的鸿沟带来的爱情的困难,觉得他爱而不得所以就是渣男。但其实这才是我们真实的人生,爱情终究是容易被生活的琐碎困扰跟纠结打败的。”

在对角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后,消除担心的霍建华也献上了令王维明惊喜的演绎,而他也对导演直言,还好没有错过这个角色。

回忆起电影拍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王维明认为是对九十年代的场景和城市风貌的恢复。

由于故事主要发生在北京,城市样貌改变太大,剧组拍摄时间又在二三月,恰逢帝都的春节,拍摄遇到了很多限制。比如工体当时即将封馆,后来通过熟人协助开放特例,才得以顺利进馆拍摄。所以事实上片中很大一部分戏份,如学校、报社等,都是在天津拍摄完成。而胡同、四合院这些城市样貌,则是在北普陀影视基地,经过了剧组的完全改造。

困难之外,导演也分享了一些团队用心打造的细节,埋在片中等待观众的发掘。比如齐一天爷爷的信、《京日报》新闻和logo的设计、于枫为安然做的简历书、齐啸的今生今世影楼的logo设计等等。

电影灵感的来源,《大约在冬季》的原唱齐秦,也以总策划的身份,参与了电影的艺术指导与监督,并在片中客串出演,重现了1991年工体个唱现场。因为样貌的改编,30年前的年轻小哥,则是通过后期3D 1:1建构还原而成。

1991年齐秦北京狂飙演唱会

总策划齐秦,编剧饶雪漫,主演霍建华、马思纯、魏大勋、文淇,摄影指导李屏宾、剪辑指导邝志良、配乐钟兴民、录音指导李丹枫...... 众多台前幕后大咖和好友的加盟,和创作团队的用心,让王维明感到很幸运,也让他对电影的市场表现充满期待。

除了希望观众真正理解、喜欢这个爱情故事的核心——“虽然爱而不得,那份真情能让我们重新找回去爱别人的感动跟力量”,王维明也希望观众可以看到时代变迁中,每个人物如何面对真实的自我,以及他们的成长。比如小安在北京飞速发展的七年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长为让北京喊出她的名字的大主持人,比如齐啸带着乡愁回到父亲家乡,在创业和实现梦想的路上,家庭的重担给他带来的不堪。

“很多爱情故事之外的点点滴滴,我希望也能让观众有更丰富更深层的体会。在票房上我当然希望能够成功。对我来说,我们整个团队花了这么大的功夫来做这个电影,特别值得。”

“文艺或商业,不需要为自己设限”

王维明的电影之路,始于师从杨德昌导演的十年。

从1990年杨德昌导演身边籍籍无名的小助理,到导演助理、副导演,再到《一一》时参与剧本策划。跟随杨德昌导演的十年,王维明看到了一个导演对电影艺术的敬畏之心,因为拥有敬畏之心,才可以在资源有限的境况里,极尽所能地享受着把每个细节做到最好。

“我觉得那是一个电影情怀,这个情怀带着我一直不断向前,我现在明白了那个力量是自信和乐观——很自信也很乐观地为电影创作出一些戏如人生的感触和感动,这也是杨导带给我最大的影响。”这样回忆着当年的王维明导演,自信而乐观。

王维明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饰演卡五

然而离开杨德昌导演之后,王维明的电影之路,走的并不顺畅。不但自己拍的短片参加国际影展没有获得任何回响,在台湾借钱做独立制品也没有任何票房的回应。“欠了钱,又没有自信”,感觉到十年岁月蹉跎的他,决定离开电影圈。

下一个十年,转行做广告导演的王维明,创作中并没有改变电影的思维模式,拍摄的大部分广告作品,都在说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从创作到执行,他不断地从生活中取材、打磨,再回忆这十年,反而都成为后来电影拍摄的铺垫与积累。

带着对电影未曾熄灭的热爱,和被杨导的情怀的鼓动,或许还有一丝不甘,离开电影圈十年的王维明,决定以导演处女作《不能说的夏天》回归。

《不能说的夏天》剧照

在现实题材电影《不能说的夏天》后,王维明选择了爱情片《大约在冬季》作为自己的第二部长片,在他看来,二者的创作过程是类似的,但是目标不同。现实题材电影用事件作为故事结构,而目标则是在结构中提炼思想,跟所有的观众做思想上的冲撞和沟通,甚至探讨。而爱情片的目标更多在于让观众在对爱情故事的感动之余,带给他们生活中的同感。

“这次参与《大约在冬季》这样的商业项目,我就提醒自己不要太自以为是地探讨什么思想或议题,把这些很主观地投给观众。让大家在观影的享受当中得到升华,这个目的性的不同让我学习了很多。”

从文艺片转型商业片,王维明对自己不是没有过怀疑,直到在剧组和摄影指导李屏宾的一次聊天中,李屏宾评价他,“我看到的你就如同你现在所做的,你不需要设限自己是文艺或商业,你只需要勇敢地去寻找感动你自己的题材。”

这让王维明认识到,对于真正能够感动自己内心的题材,他是不会太在意是文艺片或者是商业片的。“作为一个接下来想要继续创作的导演,我希望自己可以找到一条自信之路。”王维明对自己的电影导演之路,这样规划着。

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的飞速发展,让真正有内容的类型电影越来越丰沛地发展起来,王维明对此也非常乐观。但乐观的同时,他也希望行业能更多地关注到专业化、标准化、工业化人才的培养,反过来支撑电影工业。二者势必相辅相成。

他一直相信,“它还要再好,而且年轻一代、中生代的,甚至现在已经建立起很好的reputation(影响力)的导演,都还会有再一拨的成长。市场本身的动能会带给创作跟制作技术更高的成长。”

市场的发展不仅带来更多优秀的电影,也让越来越多优秀的香港、台湾电影人来到内地发展。作为来到内地拍戏的台湾导演,王维明从不害怕地域差异,因为大学时期的表演学习让他知道对表演的沟通从来都是从心进入角色。更重要的,是内地亲人众多的成长环境,让他对在内地拍戏感到亲切自然。而如何在这样多元化的大市场环境中做出有启发性的作品,才是他真正看重的。

《大约在冬季》之后,王维明也有两部正在推进的现实题材作品。谈及未来想尝试的类型片,他也很希望能挑战像他喜欢的《地心引力》这样的人文科幻片,探讨全新环境背景下,华人世界里的人性与情感。

师从电影大师,饱含情怀的创作遭遇市场冷落,在失望中转做广告导演,又因对电影无法放弃的情怀与热爱回归。和电影主人公齐啸一样,在王维明导演的身上,我们也看到了整个时代变迁和产业发展的缩影。

无论是现实题材还是浪漫爱情,文艺片还是商业片,创作出和《大约在冬季》一样能打动人心的启发性作品,是王维明一直以来对电影创作的追求。而他下一个十年的电影之路,相信也会如他所敬重的杨德昌导演带给他的感悟一样,走得自信而乐观。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193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