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东京电影节」主竞赛《白云之下》:与时俱进的撕扯与无奈

「东京电影节」主竞赛《白云之下》:与时俱进的撕扯与无奈

东京电影节的主竞赛向来不缺国产电影,过去五年里就有《不成问题的问题》与《暴雪将至》两部作品连续两年获得了主竞赛单元最佳艺术贡献奖。当然相对来说更有野心的导演多半都会愿意将作品送到欧洲三大,以求得到更多的曝光度,因此能够最后入围东京电影节的国产新作也和这一电影节的现状类似,往往难以收获太多的关注与报道。

《不成问题的问题》与《暴雪将至》即便最后获奖,最终在国内上映的票房成绩也只能说平淡无奇,但如果有幸看过这两部电影的观众大概很多都会把它们列入当年的年度十佳国产电影名单。于我个人而言,《不成问题的问题》便是我觉得2017年最好的国产电影。而今年入围主竞赛的《白云之下》相对前两者来说对于国内观众大概更有距离感,因为这是一位汉族导演执导的一部关于蒙古族夫妻的故事,全片对白也几乎是全程使用蒙古语。

电影的文本改编自小说《牧羊的女人》,根据映后问答时导演王瑞的介绍,他在十几年前看到这部短篇小说就想将它搬上大银幕,他提到这个故事最吸引他便是其结构,一头一尾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应关系。《白云之下》讲述了一对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夫妻因生活追求的不同而不断产生矛盾又和好又破裂的循环,妻子萨如拉认为美好的生活就是和丈夫在草原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丈夫朝克图厌烦了枯燥单调的牧羊人生活,他认为美好的生活不在草原而在远方,因此一次次选择不告而别,一个人去探索着外面飞速变化着的世界。

导演提到的有趣的结构便是影片开场朝克图用一车羊换了一辆车独自上路,萨如拉四处寻找他的下落。而来到影片结尾妻子不再像过去那般执着的苦苦等待着丈夫归来,当朝克图从春日出走到雪天回归时,推开门迎接他的再也不是过去那般温暖的家,砖瓦房外的蒙古包已经消失,羊圈里的羊也早已不再,空荡荡的屋子只剩下了他自己。这种转变的确包含了不少戏剧性,但看过全片也完全能够感受到其中人物内心变化的合理之处。

这其中既有关于夫妻双方在婚姻中所面临的困境,两个人是否能够同进退,同时将二人的关系放置在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下,这也不单单是这一对夫妻所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困境。当时代变化的脚步已经开始逐渐超越我们的认知新事物的速度时,周遭的一切在时间的作用下都会显得日新月异,这也是电影中男主角朝克图所感受到的,草原还在,但身边那些原本依赖草原生活的人已经逐渐离开,一方面他为这种正在消逝的生活方式感到不甘,另一方面他同样也在渴望着逃离这一切去体验更多。

可以说电影相对来说将部分现实抽离了出去,起码在这其中两位主角并非因为金钱等现实原因产生分歧,唯一的分歧在于萨如拉完全满足于现在的生活,她也不在意外部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因此即便朝克图想让她一起离开这片草原,她也呈现出一种抗拒的状态,而最终萨如拉选择离开的原因也仅仅是因为对丈夫彻底的失望,这与生活方式无关,其实她的所有生活原本都是围绕着朝克图展开,后者已经无关紧要时,在哪里生活于她而言别无二致。

尽管片头出现了龙标,但大概是因为蒙语对白,让我反而产生了一种类似观看东欧电影的疏离感,这种微妙的感觉其实更加深了电影中那种熟悉的社会变迁所带来对比效果。最有趣也是最动人的一场戏便是朝克图为蒙古包里装上了Wi-Fi,然后两人通过微信视频,萨如拉这时跑到平房里,两人通过手机说出了几分钟前面对面却根本不会说的心里话,这一幕事实上也是当代生活的一瞥,大多数人如今都是相对无言,但却又能在数字世界里无话不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177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