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周星驰一直在为我们解读唐伯虎,只不过是我们没有看懂

周星驰一直在为我们解读唐伯虎,只不过是我们没有看懂

人人争吟桃花诗,伯虎心事几人知。

人说《桃花庵歌》是洒脱,是不羁。而我却分明觉得里面有唐伯虎最深的绝望。

前言

许多人第一次接触到唐伯虎是在星爷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电影中的唐伯虎妻妾成群,家产万贯,是一个整天饮酒作乐,玩世不恭的富家公子。但不仅如此他的文采与绘画还惊为天人,是我们最为羡慕的对象。

在电影之后的剧情中——唐伯虎为了追到秋香不惜将自己卖到官人的家中,只愿和秋香离得近一些。但好巧秋香一生最为敬重的正是唐伯虎的诗词文采,在经历一系列事情后,他们也终于圆满。

但剧情结局却有些强行搞笑的无厘头。原本满腹诗书,温润尔雅的秋香竟也和唐伯虎另外几个老婆一样是一个喜好喝酒赌博的人,搞得唐伯虎一时间惊讶的难以接受,而电影的最后也在欢笑声中结束。

星爷曾说喜剧的内核其实是悲剧。电影全程都充斥着周星驰所擅长的无厘头搞笑,让我们沉浸在欢笑中,但其实结合历史,我们才能发现星爷想告诉我们的事情。

唐伯虎的一生真的那么美好吗?

《唐伯虎点秋香》中的背景与唐伯虎的身世相吻合,但在许多点上却出现了完全相反的改编。

若周星驰看上的是唐伯虎江南风流才子的称号的话,历史上风流如司马相如,柳永二人岂不是更好的选择?也能省下一笔改编的功夫。

但周星驰恰恰是在看见了这些缺陷的基础上选择了唐伯虎作为电影故事的核心。星爷的导演与编剧能力都是业内的顶尖,说是一个时代的神话也不为过。所以在这里我想大胆的猜测一下,其实星爷想告诉我们的,更深层的事物。

一、唐伯虎妻妾成群,家庭和睦的景象

唐伯虎人生的前半段确实是幸福到了极点,但他的妻子,兄妹,父母却接连在一年之间全部去世。这一家庭变故是他在科场案后写给文徵明的信中透露出来的:“不幸多故,哀乱相寻,父母妻子,蹑踵而没。”

目前并不清楚其父母妻子相继而亡的具体时间与原因,我们只能根据丁忧期间不能参加乡试以及唐寅在乡试之前曾经闭户一年钻研举业这两个事实推测,这场家难应该发生在唐寅二十五岁,即弘治七年(1494)之前。这样的遭遇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

而恰好在电影的前半段出现过这样滑稽的一幕——所有的妻子都准备上吊自杀,就连唐伯虎的亲娘都准备好了绳子准备随大家一起去死。虽说之后说明了原因,但联系历史猜想,也许这是星爷给我们的一个隐喻也说不定。

二、最为不公的科场作弊案

唐寅出身于商人家庭,地位比较低下,在当世“显亲扬名”主导下,刻苦学习,11岁就文才极好,并写得一手好字。16岁中秀才,29岁参加南京应天乡试,获中第一名“解元”。次年赴京汇考,“功名富贵”指日可待。与他同路赶考的江阴大地主徐经,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试题。事情败露,唐寅也受牵连下狱,遭受刑拷凌辱。最惨的是我们这位大才子唐伯虎,被逮入狱,大刑伺候,在他与好友文征明的信中,淋漓尽致地详述了当时他的悲惨境状:

“……至于天子震赫,召捕诏狱,自贯三木,吏卒如虎,举头抱地,涕泪横集。而后昆山焚如,玉石皆毁;下流难处,众恶所归。缋丝成网罗,狼众乃食人……海内遂以寅为不齿之士,握拳张胆,若赴仇敌。知与不知,毕指而唾,辱亦甚矣!”

不久前还锦衣玉马的唐解元,本以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赏尽长安花”,殊不料锒铛入狱,身被刑具,还要面对如狼似虎的胥吏审问呵斥,遭受世人的指责唾骂。经过一年多的审讯,虽然最终没有判定唐寅是本次考场舞弊案主犯,但干系是摆脱不掉的,他被除掉“士”籍,发配到浙江为吏。

在那个重农抑商的时代,改变命运只有一个方式:做学霸,考科举,当大官。对唐伯虎来说,终身禁考,就意味着被切断了一切可以改变人生的机会,一辈子只能做个落魄的穷书生!

电影中并未对唐伯虎的学历进行描述,但唐伯虎作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却将才华的证明避之不提,我想星爷在这方面必然也是不敢妄下判断,再怎么说过去的历史终究不好考究,避之不提也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三、唐伯虎拒绝了宁王招入府的请求

电影中唐伯虎用搞笑的方式拒绝了宁王的招贤,但现实中的唐伯虎却视宁王为知音,在他提出请求时很快就答应了下来。

也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唐伯虎发现了端倪,为了离开装了整整一年的疯子,甚至在大街上裸奔,一代风流才子的名誉也在这里完全失去。

桃花庵歌

明代 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可是,唐伯虎真的看穿了吗,还是仅仅是一种陷入最深绝望后的放弃挣扎?

《桃花庵歌》作于弘治十八年,那一年,唐伯虎35岁,对于一个读书人而言,未来大有可为。但对于唐伯虎而言。这一年,距离科场舞弊案仅仅六年。六年前,唐伯虎是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南京解元,一夜之间,仅因为自己狂纵的个性,却被污蔑为人人喊打的舞弊者。不仅被变为浊流小吏,并且不能继续参加科举。如果说一个武将最深的悲哀是一辈子不能再上战场,那么,一个读书人最深的悲哀则莫过于一辈子不能再踏上科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别人有宝剑,我有笔如刀。这是每一年读书人最深的渴望,哪个男儿能够拒绝权力这味毒药?能够拒绝在朝堂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但是,不能再参加科举的读书人,就不能再叫一个读书人了。所以,本来有机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唐寅,变成了风流才子唐伯虎,笑中带泪的喊一声“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其实他不是看得穿,而是强迫自己去看穿而不能。

唐伯虎看穿了吗?没有,一辈子他都看不穿,只要有一丝救命稻草,他都想紧紧抓住。

写作《桃花庵歌》后的第九年,正德九年,唐伯虎应宁王聘,当初高歌“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的唐伯虎,想再次做回若个书生万户侯的南京解元唐寅。只是当他发现自己的“知音”宁王,想做的是谋朝篡位的杀头勾当。弘治十一年的南京解元唐寅只能装疯作傻,逃回去继续做回了自己的吴中四才子唐伯虎,继续“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是,唐伯虎真的忘了自己当初挑灯苦读时,心中的野望吗?没有,他一辈子忘不了,虽然忘不了,但是前路已经无路可走,穷途末路,长歌当哭,这才是最深的绝望。

电影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荒诞

星爷解读了唐伯虎的一生,而用另外一种方式呈现给了我们。虽说这是一部爱情喜剧,但不得不说,星爷在电影中确实留下了许多的隐喻。年轻时家徒四壁,一腔才华却无处施展,苦苦挣扎,不愿意放过任何一点救命稻草。

当我说到这时,大家应该也想到了一个人,而这个人正是这部剧的导演加主演——周星驰。

星爷正是在解读唐伯虎的一生后坚定的选择了他,也许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祭奠这一位时运不济的江南才子,悲痛他与自己相同的境遇。

唯一的不同只在于周星驰抓住了稻草,拼命的坚持了过来。而生不逢时的唐寅却永远地失落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167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