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所谓天才,就是做清洁工碾压麻省理工数学家,再顺便泡个哈佛女友

所谓天才,就是做清洁工碾压麻省理工数学家,再顺便泡个哈佛女友

对不想十一期间在各大景点欣赏人山人海的人来说,宅在家里刷部有意思的电影也挺不错,尤其是一部关于数学天才如何酷炫狂拽的电影:《心灵捕手》。

更牛叉的是,刷完《心灵捕手》,你可以到朋友圈里抖擞哈撒一下,毕竟很多人在数学面前都没什么脾气,尤其对高数知识有种莫名的恐惧。

不要一听数学就担心看不下去。《心灵捕手》曾获得1998 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马特·达蒙和罗宾·威廉姆斯因此片分别获得奥斯卡最佳演员和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电影剧本由本·阿弗莱克(在电影中饰演达蒙的死党)和马特.达蒙编写,因为剧本写得好,两人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

奥斯卡三项大奖+提名,等于给电影质量拍了胸脯。

01

《心灵捕手》虽然是剧情片,但剧情结构并不烧脑,走的是以情动人路线。

20来岁的孤儿威尔和查克等3个死党整天游手好闲,没事就和人打架,有事也无非是到麻省理工学院擦擦地板,或者去工地砸砸墙。四个人都很穷,穷到买个汉堡都要分期付款。

直白说吧,威尔就是美国一个在底层挣扎的小人物,家徒四壁。

但他数学好啊,没去补习班,更没上大学,晚上在麻省理工擦地板时,一抬手就把菲尔兹奖(数学界的诺贝尔奖)得主蓝波教授写在走廊上的一道高级傅里叶算式给解了。

蓝波教授公开说,学生们(一百多人)能在学期结束前解出来就不错了(要不他把题写在走廊上?)。教授这么拽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是一道大师级难度的题,解出题的人里包括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得主、天文物理学家,以及他本人。

蓝波教授没想到,仅仅一晚上,走廊上的题就解出来了,而且人家还不稀罕露面!

不服气的教授又在走廊黑板上写了一道题,还撂下话,这题是他花了两年解出来的,意思是上次那道题被人解出来是那人运气好,这次能再解出来才是真牛。

然而,教授发现他又错了,这道题被解出的时间比上次那道还短——他刚走出办公室(还不到深夜呢),发现了正在黑板上写写画画的清洁工威尔。

蓝波教授非常生气地说:“你不能在别人的方程上涂鸦!”

威尔闪身走人。

教授站到黑板前,彷佛被720伏的电过了一下,石化在走廊上。那个给麻省理工擦地板的清洁工特么是个数学天才啊!

蓝波教授费尽周折找到威尔,却发现美玉有致命瑕疵——威尔由于悲惨的童年生活,心理有问题,妨碍了天赋的发挥。

于是,教授开始张罗为威尔治病,全片剧情正式开始……。

居然没有剧透?嗯,因为本号是有底线的,前面说的只是电影12分钟的内容。

02

下面说说电影表现数学天才如何酷炫狂拽的三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是威尔和死党查克去大学城酒吧玩,查克冒充大学生,想泡哈佛辣妹Skylar,结果被每年交1.5万美元学费的正牌学生克拉克戏弄。

眼看死党下不来台,威尔上前和克拉克飙了一段课本知识,从雷蒙论点、18世纪资本主义到乌托邦等,正牌大学生克拉克的优越感,全程被穿着破老头衫的砸墙工威尔碾得稀碎。

第二个场景是威尔约会Skylar,Skylar说要做有机化合物的光谱分析,约会需要推迟一天。威尔走到外面,掏出一张餐巾纸,用笔写出Skylar要分析的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回去交给Skylar:拿去吧,就是它了,不用花一天时间分析了,我等不到明天约会。

看到这个镜头,那些曾被有机化学虐哭的同学大概会爽爆了。

第三个场景是威尔交给蓝波教授几页纸,上面写着昨晚做的数学题,教授翻看着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威尔淡淡地说,带回家吧,题是做对了的。

最后,教授不得不承认,自己解不出来。

总之,这个砸墙工兼清洁工拽得很。

03

当然,电影对天才的这种刻画带着艺术夸张,不过现实中还真有这样的不世出天才。生于1887年12月22日的印度数学家拉玛努江,二十七岁之前没有受过真正的数学家的教导,数学知识基本靠自学,穷到要靠人施舍才能活下来。但拉玛努江凭着兴趣,自己研究了魔方阵、连环分数、超几何级数、椭圆积分及一些数论问题。

后来,拉玛努江的朋友帮他给英国剑桥大学的著名数学家哈代(G.H.Hardy)教授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列出了他研究得到的一百二十个定理和公式。拉玛努江由此被哈代发现,经过哈代精心培养,成为一名国际数学家。

电影中提到了这个故事,它也是影片中蓝波教授的动机和出发点:帮威尔去除心病,发挥天赋。也可以说,《心灵捕手》讲的是美国版拉玛努江,唯一不同的是,现实版的拉玛努江33岁早逝,电影中的威尔不仅走出过去的阴影,还有一个罗曼蒂克的未来。

《心灵捕手》这部电影,可以和罗素.克罗主演的《美丽心灵》搭配着看,想想由《角斗士》中的肌肉男饰演普林斯顿大学的诺奖得主约翰.纳什,这个巨大的反差就很有看头,尤其片中用泡妞的策略解释纳什均衡也挺接地气儿,让人感觉数学家要是在生活中认起真来,我等普通人都不够塞牙缝的。

04

说过电影的“剧”,接着说“情”。

桑恩和威尔坐在麻省理工湖边的长椅上谈心时,给了他第一次人生导向:天赋替代不了人生的阅历。

桑恩说:问你艺术,你可能会提出艺术书籍中的粗浅论调,有关米开朗基罗(作者注: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你知道的很多(看书的原因),他的政治抱负,和教*皇*的性*倾向,以及他所有的作品,但你不知道西斯廷教堂的气味,你从没站在那欣赏美丽的天花板,(但)我看过。

接着,桑恩说出那句震撼人心的台词:“如果我问你关于女人的事,你八成会说出个人偏好的谬论,你可能上过几次床,但你说不出在女人身旁醒来,那种幸福的滋味。”

这句话把性和爱情的区别说的比较清楚了,对炮手们也算是一种精确打击。

马特.达蒙和本.阿弗莱克写作《心灵捕手》剧本时,一个27岁,一个25岁,能设计出上述意味隽永的台词,说明肚子里墨水不少,对生活的点点滴滴细嚼慢咽,消化后有所感悟。

《心灵捕手》还涉及一个重要的话题,即童年经历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这就进入弗洛伊德擅长的潜意识领域了,简单说就是童年阴影会使人格畸形。电影中威尔之所以一再逃避(逃避爱情、喜欢出风头、倔强封闭),严重到必须找心理医生桑恩疏通,原因就在这里。

对脾气暴躁、动辄体罚孩子的爸爸来说,《心灵捕手》或许是一部有说服力的教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137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