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少年时代》:一部青春史诗

《少年时代》:一部青春史诗

理查德·林克莱特是谁?可能很多人初次看《少年时代》时,对导演的名字完全是一脸茫然的,但是如果提起他大名鼎鼎的“爱在”系列(《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时》、《爱在午夜降临前》),可能很多影迷,特别是那些文艺青年就会如数家珍一般念叨个不停。

当年原本只是一部带有实验性质的《爱在黎明破晓前》,后来却意外的一炮走后,并每隔九年推出一部新的作品。最终形成一段长达二十七年的电影人生,令人对往昔岁月心生感慨的同时,引发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时间”是理查德·林克莱特钟爱的主题,“爱在三部曲”间隔的九年,给我们留下足够的间隙揣摩发酵爱情的深意。这一次,《少年时代》超越前作,毫无顾忌地让镜头一路追着时光飞奔,不断记录下那些被我们忽视并且忘却的,短暂却又美好的人生瞬间。

十二年的时间里,同一批演员的演绎,这样的记录此前在好莱坞的电影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演员在伴随这电影故事进展的同时,他们自身也在不断的成长,并且通过不断变化的表演和临场发挥的台词带给电影更加别致的意蕴和思想。

少年长出胡茬,父母生出皱纹,伴随着《哈利波特》和《星球大战》不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通过电影中驶向远方,望向窗外的眼神向银幕前的我们致意。

仅仅这一富有深意的设计就足以让人明晰理查德·克林莱特为什么能够凭借这部长达160分钟充满记录感的电影,在柏林电影节最后的收官阶段,引起观众强烈的欢呼和鼓掌。

很少有人能够像理查德·林克莱特这样能够沉得住气,花上十二年去拍摄完成一部看似虚无缥缈的电影。

他做到此前从来没有人能够做到的坚持如一,用摄像机记录下了一位男孩从六岁到十八岁的光阴岁月,同时也是属于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时代的故事。

从童年时的懵懂到青春期的叛逆,再到成年后的稳重,每个人几乎都能这位叫做梅森的少年身上看到了一丝自己往昔青春的影子,也能透过男孩的视角看到一个似是自己家庭的故事。

有些人看这部电影,因为忍受不了电影叙事的繁琐和漫长,还没看到最后就匆匆对电影下了属于自己的定义,说本片能够获得那么多赞扬,完全就是因为有真实的成长记录这种噱头。

然而影片真的如这些人所说的那般不堪吗?花12年时间就为了去拍一个近乎流水账的故事,就未免太小看林克莱特了。即便,退一万步讲,将真实的成长记录凝练成电影,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艺术创作。

《少年时代》中掺杂了许多导演自己的童年记忆,但更多是以电影主人公,一个在电影开头年仅6岁小男孩成长的视角去描摹生活,记录下匆匆而过的时代瞬间。

从这一点上来看,电影不仅仅是一段个人经验的重现,而是一幅更具普世性的当代美国风情画。并且相比传统好莱坞纪录精英阶层或者中产阶级爱情与生活故事的电影,《少年时代》的普世性显得更加难能可贵。电子科技的发展、哈利·波特、9·11事件、美国大选……或大或小的个人与社会事件在家庭成员漫不经心的对话中投射着自己的影响。

虽然《少年时代》具有近似于纪录片的表现形式,但同时《少年时代》却不是《人生七年》纪录片的简短版,它并非是在漫无目的的铺展寻觅,电影所展现的生活片段是具有目的性。

虽然很多桥段在没有明确剧本的情况下,存在着大量即兴表演的成分,可实际上电影发展整体的框架和主线早已经在电影开始的那一刹间就完全确定下来了。

所以如果我们仔细留意电影中的许多情节铺展,表面上看起来繁琐和平常,但是深究起来却是一直在“日常的平庸”和“瞬间的趣味”之间,保持着完美的平衡。

“我认为这部电影反映了人们自己的生活,就像人一出生是感觉不到界限的,只是单纯的在活着。当一个人慢慢长大,他就会慢慢产生对事物的印象,他的世界也会因此慢慢变大,他也会越来越有‘自我’这个意识。在有些物种中,个体只是部落的一部分,它不是自我的。但对我来说,一个个体应该是一种慢慢形成的自我认知,通过对家长、兄弟姐妹、文化、学校等身边的事物对比,得出的一种感官上的意识形态。”

《少年时代》的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后来在接受采访时,是如此回忆起电影创作的。

伴随着电影主人公的不断成长,伴随着青春岁月的一去不复返,电影开头那个躺在草坪上仰望天空的孩童也成长为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

一路走来,他有所失去,曾经的童稚,对世界充满神秘的幻想与憧憬,已然消逝的无影无踪,变成了电影最后奔向生活和希望的冲动。

我不禁想起自己曾经在著名的成长小说《奇峰岁月》读过的一句话:年复一年,我们生命中与生俱来的那神秘的本质逐渐离我们而去,这就是人生……

是啊,有谁会不喜欢这样的电影。平静而自然,没有任何戏剧性的冲突和矛盾。大多数人会在成长中遇到的“死亡”命题,在导演的再三考虑下淡出电影的故事之外。

曾经那些在同类型成长电影中经常看到并且占据电影大量篇幅的初吻和性,《少年时代》将它们统统撇开,只是将其作为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的小小注脚,转而用梅森的三次远足区隔和标志他人生中的不同阶段。

基于现实的日常观察,让电影有一种非同寻常的亲合力,饰演父母的伊桑·霍克和帕翠西亚·阿奎特更是将这种平易近人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插入了大量深刻议题和思想的对话风格,几乎与“爱在三部曲”如出一辙,父母与儿女天南地北、絮絮叨叨的聊天与争吵之中饱含着的是两代人之间的细腻而真挚的亲情,与政治、艺术这些带有特殊含义的标签毫无关联。

毫无疑问,理查德·林克莱特的创作精神是值得人们尊敬和钦佩的。在物欲横流、快速消费的时代当下,电影的制作也与时俱进,大量的电影人一味亦追求电影创作的速度和数量,而忽略了电影本身应该具有怎样的价值深度与思想内涵。

从这一背景上来看,今天好莱坞还有理查德·林克莱特这样的电影人能够沉下心,细细打磨出《少年时代》这样的小成本独立电影实在是不易。所幸,愿意和导演一起坚持本心的还有一群有着高超演技的演员。

呈现在银幕上的成品,最终没有让我们失望。还记得,当时首映现场那不绝于耳的鼓掌和欢呼,已经证明了一切。

《少年时代》同时也不仅只是一部关于孩童成长的影片,它同时也记录下了为人父母的辛酸苦辣。

特别是在影片开头,父母关系不可挽回的破裂,让子女一起不可避免地牵连其中,虽然揪心。但是细细想来,现实的生活不就常常如此吗?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

电影最后,子女与父母的告别同样充满了亲情与生活的思考,十几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一眨眼子女就已经成年,并且面临着要独自去往远方求学的现实。

或许是在梅森的身上,母亲突然认清了自己青春岁月消逝的现实,所以在梅森要独自离开家去往大学时,母亲突然忍不住的痛哭……是啊,成长的岁月、青春的故事就是这样的短暂,同时又如此的不平凡。故人无法依旧,唯记忆之光仍在心中闪耀。

就像《追风筝的人》中,那句名言说的那般,“我不记得那是何年何月的事情了。我只知道记忆与我同在,将美好的往事完美的浓缩起来,如同一笔浓墨重彩,涂抹在我们那已经变得灰白单调的生活画布上。”

帕特丽夏·阿奎特饰演的母亲,同梅森一起,经历了12年的岁月,那种母亲的坚强、隐忍与伟大被帕特丽夏诠释的真实而又自然。

还有伊桑·霍克,12年,他还是那个老样子,甚至可以说,还是“爱在三部曲”里,那副玩世不恭、真情真性的样子,只不过在三部曲中他深爱的是他命中注定的赛琳,而在《少年时代》里他深爱且挂念的是不断成长,不断变化的儿女。

还有梅森的姐姐以及影片中其它大大小小许多角色的表演都极其自然,生活化,没有一丝表演的痕迹。

看着驾驶着汽车的梅森在一望无际的公路上向着未来一路前行。我在不禁激动的同时,带着深深的伤感。

人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当一切都已远逝,当你奋力划行,想要追溯往昔,新的世界却像江河涛浪一般卷持着自己浮沉而下的时候,人们总会回忆起一个遥远的印象……

伴随着成长,伴随着见识与缺憾的累积,人们会开始懂得这印象的可贵。因为它只闪烁这么一瞬,然后就消失,就熄灭,就永远的失而不得了。

而在它消失和熄灭的同时,它也带走了你的一段青春,一段永远铭记在心的岁月轮廓。当你知道自己真的失去了它的时候,你会感到自己的记忆多了一道年轮,自己的生命逝去了一部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123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