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视 > 是什么造成了国内影视编剧「不受重视」的境地?

是什么造成了国内影视编剧「不受重视」的境地?

IP狂热这事已无须赘言,BAT们一个个就像机场书店常播放的成功学老师们一样,带着IP走到哪里就讲到哪里,就仿佛在给传统影视产业传播福音一般地讲授如何找到IP、开发IP以抵达成功彼岸。然而,现在他们却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行业瓶颈,那就是中国的好编剧是在太少了。

剧本被改是常态、编剧准入门槛低

众所周知,中国电影市场近年来的爆发式增长,遇到相对滞后的国内影视工业,伴随出现的是一系列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原创力的缺乏,俗称「剧本荒」。其实已经有不少资深影迷发现,当今的国产影视剧里抄袭、山寨的情节比比皆是。

比如,此前「夏洛特烦恼」深陷抄袭老片「时光倒转未嫁时」的传闻,「港囧」则与多部好莱坞电影在主题、情节以及人物设置上有相似之处。有圈内人一针见血:「中国编剧一面为自己的薪水、署名维权,一面又去抄别人的作品。」这样下去,提升原创力似乎都成了一句空话。

「半年写稿、半年讨薪」,这是著名编剧张晓芸曾用来形容编剧们生存现状的一句话。海岩也曾用一句话道出编剧的尴尬处境,不要说导演和演员,编剧现在连一些技术人员都不如。

在「国内最擅长讲故事」的知名编剧高满堂眼里,剧本跟工艺品一样,需要时间打磨,精雕细琢——资料收集、实地探访采风、反复改稿等环节一个都不能少。而放眼时下的电视荧屏,注水剧和烂剧越来越多,「八年抗战开始了」、「我爷爷九岁的时候就被鬼子残忍地杀害了」,这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台词层出不穷。于是,观众和专业人士对影视编剧的质疑声甚嚣尘上:题材扎堆、剧情狗血、台词漏洞百出…… 「三十年前国产剧刚起步的时候,都是先有剧本,但现在情况完全反了,」影视策划人谢晓虎感叹,「写原创剧本的编剧尚不及二十分之一,剧本全都成了‘命题作文’。

现在国内大多数编剧的创作模式是「委约制」,简单说就是,编剧接受制片方委托创作。片方往往本着「市场先行」原则,要求剧本按照某特定路线进行操作。

与此同时,剧本被改俨然已是常态。历史剧「楚汉传奇」就曾因乱改剧本闹出笑话。剧中,秦朝人读三字经、汉武帝以后才有的欢呼语「吾皇万岁万万岁」、三国时期才有的典故「刮目相看」,都过早出现。网友疯狂吐槽,该剧编剧之一汪海林撂下狠话,「从今天起,网友骂哪段,我就贴哪段原剧本。」表示「冤有头债有主」,拒绝替剧组背黑锅。

另外,随着传统影视行业的规模逐年扩张,网络剧、网络大电影等新兴网络文艺样式也迅速成长起来,市场对编剧的需求愈加旺盛,专业编剧的数量却难以在短期内实现飞跃式增长,再加上编剧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致使大量外行涌入,导致了今天编剧队伍良莠不齐的格局。

网文作者与影视编剧冰火两重天

相比于编剧行业鱼龙混杂的队伍,以南派三叔、唐家三少为代表的网文作家们则更商业化,他们纷纷自立门户,当起了老板。

知名网络作家南派三叔作为主要创始人的南派泛娱公司,正在进行第三轮融资。这一轮融资中,南派泛娱开出的估值不低于30亿元。一家成立不到三年的公司,凭什么开出如此要价?

如果把时间线稍微再拉长一些,你会吃惊于在这个夏天,南派的露面频率如此之高。7月4日,网剧「老九门」在爱奇艺和东方卫视同时上映。12日,南派召开战略发布会,宣布未来规划。13日,电影「盗墓笔记」在北京饭店召开发布会。18日,「老九门」同名手游将上线。27日,「藏海花」同名舞台剧将在上海大舞台上映;8月5日,「盗墓笔记」电影将上映。

一切的时间点,结合得几乎天衣无缝。短短1个月,用户、舆论、合作伙伴、投资者、各种利益相关方,持续被「南派」搅动。尽管身为创始人和董事长,南派三叔宣称之前并不想为公司开发布会,但最终他还是听取了管理团队的意见。

独立开公司的,又何止三叔一人,再比如江南。江南新开的北京灵龙发展有限文化公司,致力于畅销作品的创作、剧本改编、影视研发和游戏授权,为年轻的受众群体提供文字和影像作品。据说其一部热门作品就获投资近亿元,让爬格子的人惊叹不已。

江南还宣布,为了改变中国文学廉价的局面,公司想用职业的文学代理制度解决他们的问题,以1%的价格,做签约作家的代理人,并会帮助作家建立团队,提供透明化的服务。

作家开IP公司,有的是和影视公司合作,作家只对出品内容进行把关。有的更彻底,需全盘把握公司发展方向。悬疑作家周浩晖和万合天宜影视公司进行了合作,他擅长悬疑小说创作,通过双方合作,对方不用再去市场高价收购IP,自己生产出的小说可共同开发,实现双赢。

同是创作派系,为何网文作家火的一塌糊涂,而影视编剧却遭受冷遇?

究其原因,一是现在的影视公司为规避风险,都喜欢买有网友基础的IP做影视剧,对原创剧本,多不敢买,没有网友的群众基础,怕收视率上不去。某大影视公司的高官就公开宣称,从今以后不需要剧本编剧了,只需要IP。

二是历史原因,因为中国电影的市场化刚开始没几年,现在市场对编剧的需求呈现爆炸性增长,但是编剧的培养和储备是需要时间的,这中间存在一个时间差。

其实,剧本并不是编剧一个人的事,它更像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任务,需要开启「全产业链」思维模式。既要考虑到电视剧投资商的资金回收,电视台对于收视率的要求;还有诸如导演的可操作性,演员的可表演性等各种因素。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影视编剧应该改变单兵作战的工作习惯,借助团队力量的充分补给。

韩、美编剧素质高、权利大

其实在国内,影视行业并不缺钱、不缺明星、不缺播出平台、不缺观众,最缺的就是好剧本。编剧向来是不被关注的一群人,这几年走到幕前,也多是因为关于署名、抄袭等侵权话题受到关注。而在韩国,编剧却是整个影视行业的灵魂,也拥有最大的权力。

对于各大韩国电视剧制作公司来说,编剧是远远重于演员和导演的核心资源,编剧的数量和质量成为了一线电视剧制作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

韩国最大的传媒娱乐公司希杰娱乐的电视剧部门就拥有韩国本土规模最大的编剧团队,常年签约40名编剧;公认的韩国三大电视剧制作公司绿蛇、三禾、PAN娱乐的签约编剧数量分别约为30名、15名、25名。但是与希杰娱乐主导的「PD中心制」不同的是,绿蛇、三禾、PAN娱乐都实行「编剧中心制」,公司的全部资源都是围绕着核心编剧进行配置与调度。

根据韩国电视剧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截止2015年底,韩国只有300名注册电视剧编剧,其中特级约有15名、A级约有20名、B 级约有70名。

也就是说,能够主导创作并署名的韩剧编剧只有100名左右,可见知名编剧处于韩剧产业链金字塔的塔尖,可以享受较高的薪酬回报和产业地位,这100名左右署名编剧的签约工作都是由电视台或者制作公司的一把手亲自谈判的。

虽然编剧在韩国电视剧产业处于核心地位,但是知名编剧的成长之路同样艰辛。与中国编剧的背景多元化不同,绝大多数的韩剧编剧都是科班出身,韩国放送作家协会旗下的编剧教育学院是韩国电视剧编剧的最大培养基地,业内估计目前80%的活跃韩剧编剧都毕业于该学院。

韩国有不少著名的编剧,独自制定从主角到小配角的各种角色,连外景场地都是他们在制定。」韩留学生舒晓光介绍,韩国好编剧的薪酬甚至可以高过明星,一集就有2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8万左右)稿酬进账。

而在美国,编剧的地位也十分牛。美国的电视剧剧本和电影剧本的产出方法完全不同。简单说来,电影剧本先于电影存在,但在电视剧开拍之前,是不需要写剧本的,只需要有个明确的主题,定好主题推出试播集,也就是美剧迷们常说的第0季第0集,然后再去寻找适合的编剧团队。

一部每集45分钟、一年12集的电视剧会招募6至8个人组成编剧团队,一些热门剧集麾下甚至会出现十几、二十个编剧的团队,人员相当庞大。

群龙当然不能无首,美剧的编剧团队里总有那么一两个「掌柜」(Show Runner),他们不仅收入最高,而且是指挥、领导、协调整个团队,将生杀予夺的大权掌握在手中。

部分位列一线的编剧甚至会兼做制作人,参与分红并对剧集拥有绝对的决定权。尤其在以编剧为中心的美国的电视产业中,如果编剧停笔了,对整个产业都是致命的打击。

在庞大的美国职业编剧队伍中,拥有各电影学院、文学院MFA剧本创作硕士学位的编剧的比例很高,他们大多经过了严格的训练和海量的练习,MFA剧本创作课程的训练量非常大,从一开始就要求每周至少写十几页纸的剧本,要经历各类型短片的磨练才能开始写长片。

在美国去读MFA的极少有22岁的本科毕业生,大多都是有了一定的人生履历再回来读书,不像国内读文学硕士的大多是人生菜鸟,没有任何社会历练。不仅如此,美国编剧行业的编剧软件还会提供大量的经典模板供编剧们参考。

编剧在国内无疑是一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如果没有名气,地位低不说,报酬也少得可怜,什么知识产权、作品所有更是天方夜谭。

反观美国的编剧,基本上他们才是幕后的真正的明星大腕儿。不少美国编剧都有自己的经纪人,负责打理经济上的问题。

一般来说,编剧能拿到剧集收益的10%,但如果他同时还是该剧的制作人,收入就不可估算了。拿数字说话,美剧一季带给「掌舵者」收入甚至能超过1000万美元,此外,每当该剧重播一次,编剧还能拿相当可观的到专利费(Royalty),综合看来,一线编剧一年的收入远远超过绝大部分一线电影演员。

综上所述,内地编剧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纵然现在国内的大环境下,还不能在收入、地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能以韩、美编剧的同等待遇,但是必须认清一个事实:权利需要自己争取,而争取的底气则来自自身的实力。

转载自:追梦编剧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122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