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为了40块钱,13岁女孩被侵害:多少孩子毁于“不敢告诉家长”

为了40块钱,13岁女孩被侵害:多少孩子毁于“不敢告诉家长”

最近,看到一个令人心痛万分的热门视频——

一个小女孩在学校被冤枉偷了同学的手表,被要求赔偿40块钱。

她不敢告诉父母这件事,放学回家在楼下徘徊哭泣,迟迟不敢上去。

碰巧,一位邻居老大爷路过,询问哭泣原因,女孩如实告知。

老大爷说:你来我家吧,我给你40块钱。

年幼无知,加上渴望获取40块钱的女孩,就这么跟着老大爷走进家门,接着就是万丈深渊——

她被性侵了,还因此怀孕,被学校退学。

就为了40块钱,人生可能从此失去色彩。



这个老大爷纵然是十恶不赦的,女孩对陌生人的防范意识确实也过于浅薄,这些我们暂且不深究,这个事件背后最令人惊心的是:


女孩为什么情愿相信陌生人,也不敢回家告诉父母?

到底是怎样的家庭,会让孩子在犯错之后选择逃离?

多少孩子毁于“不敢告诉家长”?


类似的痛心事件,其实一直在发生。

当孩子遇到“天大”的挫折,第一反应是“千万不能告诉我爸妈”,而不是“我可以求助我爸妈”。

江苏一名9岁男童,从17层高的楼上跳下,而促使他纵身一跃的,是自己打碎了一块玻璃……



男孩在周五将学校的消防栓玻璃打碎,被老师教育后要求家长周一来校赔偿,男孩回到家后内心恐惧不敢告诉家长,经过3天的心理斗争,决定以死谢罪。

▲稚嫩的遗书 无力的声音▲


同年7月,同样因为犯了错误害怕家长责罚,12岁男孩小苏竟打死了6岁的妹妹。

被害女童与亲戚家的哥哥小苏一起在户外玩耍时,不慎从木架跌落,昏迷。


小苏担心妹妹醒来后会哭闹或向大人“告状”,大人便会责怪他没有尽到看护职责,于是用木板击打妹妹头部,导致妹妹死亡。


2019年杭州市江干区的一个住宅楼发生火灾,当时房间里13岁的小女孩发现冒烟后,怕被父母批评,她选择关上了门,来到客厅睡觉。



家长闻到异味时,火势已经燃烧起来,幸好,没有人员伤亡。

父母本该是孩子遭遇危险、困难时第一时间求助的人,为何成为孩子最怕的人?

孩子面临困境,不是寻求父母的帮助,而是不敢去告诉父母,不惜一切代价掩盖错误,哪怕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无心之举。


这个反应绝对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不合格家庭教育的映射。


那些毁于“不敢告诉家长”的孩子,笼罩在父母责罚的阴影之中。

家长应有足够的“容错力”


小时候,我们闯了祸、犯了错误,又惊又怕、又羞又愧,看到家长脸色瞬间不好,或者听到责骂,那种无地自容的感觉,现在还记得。

而如今,我们自己做了家长,在面对孩子犯错时,还是忍不住甩脸色发脾气甚至打骂。

如果在阅读本文的你,也在为这些事件扼腕痛惜,如果你家里也有孩子,请评估一下你的“容错力”——

孩子犯错主动坦白时,你能否不发脾气呢?

孩子向你寻求帮助时,你有第一时间回应?

孩子沉默寡言的时候,你有主动询问过吗?

孩子平时放学回家后,会与你分享日常吗?



如果以上情景,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你和你的孩子关系不会太差。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给予孩子包容和接纳,能够给孩子兜底,允许孩子做错事,允许孩子不那么完美。


如此一来,在孩子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才有信任的底气。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时刻谨记:畏惧感从来都不是尊重,打骂能解决一时犯错,却可能留下一生的祸根。



在孩子犯小错误的时候,如打破玻璃、贪玩摔伤、误伤玩伴等事,家长应该予以理解并说明:

没事的~人无完人,我们都会犯错。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一起想想怎么解决,好吗?


接着,和颜悦色商量出解决方案,并与孩子一起改正、赔偿或者道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如孩子有意偷盗、蓄意伤人、恶语中伤等,家长要坚守原则,适当责骂并惩罚。

情绪温和的家长才能教出有自信、三观正的孩子,也就不会有孤立无援的时候,更不至于以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


不要给孩子“有条件的爱”

孩子在深爱着我们,我们要做的是表达同样的爱意,而不是“有条件的爱”——

当孩子考好了,我们笑逐颜开,使劲夸奖炫耀;

当孩子捣蛋了,我们脸色冰冷,口不择言训斥;


即使孩子做了错事,即使挨骂挨打之后,父母依然是爱自己的,这是我们需要给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对情感的接收能力总是异常敏感,不要给孩子建立一套套标准,好则笑,不好则骂,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强调温柔的爱意。



家长无意间的言语,无意间的责骂,对孩子来说是具有毁灭性的,它足以摧毁一个人的自信心,也足以摧毁彼此之间的信任感。

请大声告诉孩子:家是可以避风的港湾,受到了伤害以后可以躲回来!

好的家庭教育培养幸福孩子,随手转发,不让悲剧重演~~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sh/387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