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李淑玲:敬老孝亲好儿媳

李淑玲:敬老孝亲好儿媳

敬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汤河儿女一直坚守的行为准则。1994年,22岁的李淑玲由宝山寺镇四窝铺村嫁给了东帽湾村的张连海。在与公婆相处的23年中,李淑玲勤劳朴实,精打细算,把家里料理的井井有条,成为远近闻名的好儿媳。

张连海在家里排行在小,上有五个姐姐、一个哥哥。婚后,爹妈对家人说了一句掏心窝子的话:“以后,我们就跟着老儿子过了,哪儿都不去了。”打这以后,李淑玲夫妻俩便成了与父母朝夕相处的人。

随着家里老人年岁的增高,婆婆在饮食上也就有了更多要求:今天老人想吃红薯粥了,明天念叨着要吃南果梨了。总之,他们天真的就像孩子,只要是心里想的就会一股脑儿地说出来。每当婆婆念叨着想吃啥东西的时候,李淑玲总会在第一时间满足老人的需求。有时候,家里没有婆婆想吃的东西,李淑玲就专程打车到汤河口去买。买五斤红薯和南国梨的花费,还不如往返打车的费用高。但为了老人喜欢吃的那一口,李淑玲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有一次,婆婆想吃茄子了,李淑玲就想方设法变着花样给婆婆做着吃:今天,她给婆婆炒了茄子丝,明天又把蒸茄泥端到婆婆跟前,后天,又来个红烧茄子。看着婆婆吃的津津有味的样子,李淑玲开心地笑了:“老小孩,小小孩,真是一点都不假。伺候婆婆,我得时刻观察和揣摩她老人家的心理,绝不能因自己的粗心,让老人受委屈。”

老人岁数大了,以前想吃的大鱼大肉如今已经吃不动了,为此,婆婆常常让儿媳妇把做好的饭菜改为全素菜。这时候,李淑玲就是有满肚子的委屈,也总是笑脸相迎地跟婆婆商量:“妈,您光吃素菜没营养,要不,我每天给您搭配两个鸡蛋,这样吃着营养全面。您看行不?”面对儿媳妇真诚的劝说,老婆婆一个劲地点头:“行,我全听你的,你说咋办就咋办。”

李淑玲的女儿张鑫鸿长大上学后,家里的开销一下子多了起来。光靠丈夫张连海每天在外打工的那点儿钱,日子显然有些紧巴了。面对这种情况,李淑玲没有任何抱怨,她凭借自己的省吃俭用、精打细算,愣是把家庭的小日子过得温馨幸福。

说起自己的媳妇,张连海甚至有些不好意思。“这些年,我媳妇几乎一件新衣服都没买过。”面对丈夫的歉疚,性格爽朗的李淑玲却从来没把这当回事儿。她说:“我衣服多着呢,家里的五个姐姐经常给我送衣服,不管新的旧的,能穿就行,反正我也不挑,衣服足够穿了。”

提起母亲李淑玲对爷爷奶奶的照顾,国庆节在家休假的女儿张鑫鸿说着说着,竟然眼圈发红了,她一边抹着眼角,一边讲述了母亲李淑玲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么多年了,我妈对我爷爷奶奶从没有说过一句伤感情的话,对我爷爷奶奶什么时候都是乐呵呵的:妈妈每天早晨起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把爷爷奶奶屋里的尿盆给倒了。扪心自问,我作为一个孙辈都未必能够做到这些,但我妈妈做起这些事情来,就跟轻描淡写似的。”

女儿看着妈妈,声音竟有些哽咽:“2016年清明过后,我在学校打电话问妈妈家里咋样。我妈说‘家里好着呢,没事,你放心学习吧。’但是到了晚上,我就在我们的大家庭群里发现有些不对劲;一问我大爷才知道,我爸爸得了重病,被送进医院。这么多年了,我妈就是这样,啥难事、苦事都是她自己一个人扛着,从来不在别人面前叫苦喊累。”

顺着闺女的话题,李淑玲接过了话茬:“当时瞒着老人孩子,是怕他们担心。孩子在外地,帮不上啥忙,老人岁数大了,知道后着急上火更麻烦。说实话,当时医生的话真是把我吓坏了,感觉天都要塌了。好在我们治的及时,这不,孩子他爸啥事都没了。”看这一家人互亲互谅互助、其乐融融荣的情景,让人打心里钦佩。


李淑玲尊老孝亲的实际行动,不仅感动了周围邻居,更在2010年10月北京市人民政府组织开展的“北京市万名孝星”评选活动中,荣登榜中。说起这些事迹,张连海介绍,这些都是父亲言传身教的结果。他说,我父亲是1946年参加革命的老党员,当时他和董存瑞在一个团。1948年负伤后才转到地方。父亲常跟我们说,干事情就得实实在在,不能偷奸耍滑;有困难自己主动解决,别给组织找麻烦,想想那些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还啥克服不了的困难。如今,尽管父亲已经去世,但他老人家传下来的好作风,始终激励和鞭策我们一家人。

在文明家风建设方面,张连海、李淑玲夫妻俩和五个姐姐、一个哥哥始终保持着良好的互动:一家人不攀不比,若是谁家有事,保准大家上阵,相互关心,彼此照应。每逢过年过节,全家人都会回到东帽湾西孤石自然村老家,共饮团圆杯,共吃团圆饭。那其乐融融的场面,让年已85岁的老母亲喜笑颜开。

勤劳善良的李淑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尊老爱幼的赞歌,成为四邻八村远近闻名的尊老孝亲好儿媳。他们的家庭,也成为众人争先效仿的文明家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sh/283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