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扫帚下的时光巨变——三代环卫工人话心声

扫帚下的时光巨变——三代环卫工人话心声

赵立虎和同事凌晨下班后合影留念。资料图片 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银川10月3日电(艾福梅、马思嘉)当喧嚣繁忙的城市陷入沉睡时,一位位穿着橙色制服的环卫工人拿着扫帚出门了,他们的工作看似平淡无奇,却是光鲜都市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

时光匆匆,清扫解放街的“接力棒”从“50后”杨泽军手里传到“70后”赵立虎再到“80后”拜立根手里,他们手中的一把把扫帚不仅见证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更见证着环卫工人地位的变化。

每天凌晨3点,49岁的赵立虎就会来到自己的工作区域——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解放街,提着便携保洁袋和扫帚,仔细检查路面是否有“漏网”的烟蒂、纸屑。街道灯火通明,洒水车和夜行车辆擦身而过。

在岗近20年,他感触颇深,“人的素质越来越高,路上垃圾少了;人对环境要求也高了,清洁工作更细致了。”

雪融后,环卫工人清扫路面积水。资料图片 受访者供图

在赵立虎的记忆里,20年前,这条银川市最繁华的街道,满地残砖碎瓦,瓜子皮、西瓜皮随处可见,商户关门后厨余垃圾堆得一条街都是,苍蝇满天飞,锅炉房附近浮动着黑色煤灰,起风后塑料袋与沙尘漫天飞舞。

“那时候的清洁工具就是大扫帚和铁簸箕,提一会儿手就酸了,运输垃圾都靠人拉的木车。”他说。

在赵立虎的前辈、1976年参加环卫工作的杨泽军的记忆里,环卫工作意味着沉重。寒冷的冬夜,面对道路上堆成小山的垃圾,一米八几的他拿着二十多斤大扫帚和铁簸箕,扫得满头大汗,“棉袄都能拧出水”。他拉着装满垃圾的破木车,走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忍受着路人嫌弃的神情,看到熟人便自卑地扭过头去。

“天冷了也没地方待、没地方吃,在店门口转悠人家都嫌弃,只能蹲在树坑子里啃干馍,眼泪往心里流。”杨泽军回忆说。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代会前夕,赵立虎在工作之余撰写发言稿。受访者供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越来越重视城市文明,环卫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环卫工人的劳动日益受到尊敬和重视,“蹲在路边啃干馍”的记忆渐行渐远。

“扫帚越来越轻,设备越来越先进”是环卫工具的变迁。随着中国城市管理的不断细化,商铺的厨余垃圾、建筑垃圾都有了专门的处理渠道。近年来,中国掀起了垃圾分类的热潮,垃圾回收员可上门回收资源垃圾,这些举措大大减轻了环卫工人的负担。

中午11点半,31岁的拜立根放下清洁工具,与同在一条街上做环卫工作的妻子来到干净亮堂的休息室,领了免费盒饭,又将杯子接满热水,两人坐在沙发上聊了会儿天。

近年来,不少人大代表为解决环卫工人“就餐难、饮水难、休息难”的问题在“两会”上发声,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回应。如今,环卫工人休息室成为越来越多城市和街道的“标配”,桌椅、饮水机、空调、微波炉、更衣柜、小药箱一应俱全,夏天还提供免费绿豆汤,一年四季有免费早午餐,标准也在逐年提高。

在银川市第十二届环卫工人节上,环卫工人参加趣味运动会。受访者供图

“国家政策越来越好,生活也有了保障,就一直坚持了下来。”赵立虎说。他于2013年2月获得“全国优秀环卫工人”称号,并当选自治区级人大代表。作为环卫工人的一员,他深知许多环卫工人拿着微薄的薪水,租住狭小阴暗的平房,一到下雨天,“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年都洗不上几次澡,冬天衣服咋都晾不干”。为此,他多次提出建议并被采纳,宁夏环卫工人陆续住上了廉租房,解决了“后顾之忧”。

“我们一家五口租住在60多平方米的廉租房里,一年下来租金也就一千多元,前两年老旧小区改造,还加装了保温外墙,生活环境越来越好。”拜立根说。

“‘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是我们一直坚持的行业精神,现在这份付出被理解、被尊重了,这是最大的激励。”赵立虎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sh/138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