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生活 > 临朐石门坊 居临朐八大景之首

临朐石门坊 居临朐八大景之首

  临朐石门坊拥有了非常悠久的历史,是临朐八大景之首,这里曾经有非常多的骚人墨客集聚这里,也很多的古代建筑群,下面就由小编介绍一下临朐石门坊给大家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临朐石门坊

  石门坊

  石门坊,亦称石门房,又名石门山,位于临朐城西二十多华里,山势曲结南向,两峰对峙如门,故名。奇观天成的石门“晚照”,居临朐八大景之首,早在殷商时期,即被人们所慕仰距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殷商临朐之城为逄国,石门山为逄国辖地。逄国国君(伯爵)逄陵为朝廷忠臣,人们为追念其功德,便在风景秀丽的石门山立庙祀之。到了唐代,增建庙宇,刻佛像,已成为名胜之地,黄冠缁流,骚人墨客,云集于此,遁迹觞咏。宋、元、明时建成佛塔、神龛。清代、民国时期,续增摩崖刻石,新建文昌殿,构成了古代建筑群。石门坊位于临朐纸坊。

  简介

  石门坊有八洞:龙洞、三元洞、仙人洞、悬天洞、尊天洞、串门洞、 盼僧洞。其中尤以龙洞、三元洞为最。洞势各异,惊险诱人。

  石门坊群峰环翠,壁立千仞,嶙峋夔石,青者如黛,白者如垩,峭者 如削,剥者如脱。红叶黄栌遍布山岗峡谷,每值深秋,霜打红叶,泼染山红;丛栌间柏,漫红嵌黛,丹青丽雅,瑰丽如画。重阳时节,中外游客 慕名观赏石门红叶,络绎不绝。

  每当深秋,漫山红叶层林尽染,翠柏点缀,山峦谷壑艳丽多姿,重阳节前后,游人络绎不绝。为发挥好这一资源优势,自1991年开始,每年举办“红叶经贸联谊会”,提高了石门坊的知名度,游人量逐年增多,1997年游客达25万人次。主要游览点有红叶景观、山岳风光、洞天世界和人文景观。每到深秋,遍布山谷的黄栌脱绿换红,远看如滚滚红浪,近逼似簇簇山花。隆冬群山素裹,翠柏映雪。

  石门坊因山石常年溶蚀形成许多洞穴,如悬镜洞、仙人洞、知府洞、盼僧洞、三元洞等。距今三千多年的逄公庙始建于殷商,现存的70余尊摩崖石刻佛像,多系唐天宝年间建造。逄公庙东侧,清康熙四年衣于帝题刻于陡崖石壁上的“晚照”两个大字,浑厚流畅。“照”石崖有涓涓泉水下汇为池,既另天池,池水清澈。因当时林木遮天,亭午不能现日,唯日薄西山时,一束光柱透过天然山凹,直射“晚照”,光彩顿现。另天池中,“金纸”墨迹,兼收如大红叶,倒映池中,景色别有洞天。太平崮景点中,魁星楼为主体建筑,楼呈六面,室居其中,周围转廊。正门上刻有“魁星”二字。其余四座山庙除文昌阁座西面东外,皆座北面南,门两侧均錾楹联。该造型古朴典雅,雕塑玲珑,布局自然巧妙,犹如一座大古建筑群的缩影。

  该旅游区配套齐全,有供电专线,程控电话,1万多平方米的停车场一处,668平方米的宾馆一处,1650平方米仿古合院5个,可容纳200人就餐,80人住宿,综合门市部3处,流动性商业服务点多处。仲临公路与石门坊旅游专线公路相接,旅游专线公路为沥青路面,长六公里,路面宽为六米,四级标准。另有迂回道路三公里,以备高峰期车辆分流。停车场为砼地面,可容纳车500多辆。旅游最佳时间是每年的9月下旬至11月上旬。该区特产有金丝柿饼、柿子煎饼、桑皮纸等。林果以苹果、山楂、梨、柿子为主。

  景点

  石门坊位于临朐县城西南9公里许深山入口处。看到两峰耸立,对峙如门,这就进入石门坊了。这里悬崖峭壁,迭曲峻峭,林木丛茂,怪石奇岩。至若深秋季节,更有霜染层林,红叶满山。不仅有优美的自然景色,而且还有众多诱人的文化遗迹。“骈邑石门晚照残”,这是《临朐八景诗》之首句。

  崇圣寺遗址

  沿山径蜿蜒东行里许,山前有崇圣寺遗址。崇圣寺乃逄公之庙,商代逄伯陵曾伐杨王于此相传后人于唐代建庙。立祠建庙后,僧侣纷集,成为名胜之地。宋、元时,增修庙宇、佛塔,香火尤胜。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石门坊重修记载:“自唐迄元,殿宇巍峨,廊舍连云,僧侣动以百计”。据石碑镌记,宋、元、明、清、民国均有修葺。1935年9月,兴工文昌殿,照基重建逄公庙。文昌像为石雕,匠工独具,功力深厚。日寇侵华,庙宇及逄公像俱毁。寺前后左右,原有历代石碑数十块,亦全部损坏,唯文昌像尚存残身。

  明代石塔

  寺下石径左侧,有两座石塔,保存完好。一建于明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耸立山坡,高约8米,为志善、觉修和尚所建。一建于明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立于谷底,高约7米,为佛刹第一代住持志善禅师、隐阉和尚所建。两塔已历500余年,石雕磨刻,仍显风采,堪称精工。

临朐石门坊

  晚照

  寺东侧陡崖石壁题“晚照”两个行书大字,气势浑厚流畅,乃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衣于帝书。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山石脱落,“晚照”崩圮。同年,衣绣桐、衣文俊重刊,字迹流畅有力。山壁之下,绿树成荫,光线幽暗,待日西斜,残阳返照,一束光柱穿过特殊的山势,透过林隙,“晚照”光彩顿现,若明镜高悬幽谷,奇特壮观,此为“骈邑石门晚照残”的佳句所由。“晚照”石崖下面,有涓涓泉水,汇于小池,池水清澈。当夕阳直射“晚照”,“金纸”墨迹,倒映池中,微风漾漪,其景特异。

  历代石碑:庙前后有历代石碑10余幢,现仅存数方,亦残缺不全。最奇特的是透亮碑。该碑位于山泉西侧,碑身透亮如镜,传说观其碑能见家中景物。有一杨姓寒门弟子,从戎在外,一天游石门,立于碑前,透见其妻与邻子有不贞之行,便勃然大怒,厉声疾呼,但唯山谷应响,而其妻不闻。他朝碑拳打脚踢,妻仍我行我素。他愤怒之极,以头触碑而死。后人有题句讥之曰:“呜呼杨家子,戎马在边关。连战十几载,不能下鞫鞍;盼娘娘不到,盼妻妻不念;宁可为玉碎,不肯为瓦全;无奈碰碑死,留名讥万年。

  摩崖造像

  寺依山石壁,刻佛像70余尊,多系唐天宝初年(公元742-745年)造像。佛像生动传神,或跏趺而坐,或双足趺立,或骑坐麒麟,容貌各异。数处雕像边铭文可辩。为石雕艺术珍品,历经战乱,多已损坏。

  北崖石龛

  寺后北石壁有三石龛。左、中石龛均为大元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建立。”据明末傅国所著《昌国舟余舟皇》记载,壁龛有僧骸二躯,相传为宋时人修仙成道卧化于此。骨骸保存至今未朽,寺僧因附泥其上,遂如卧佛形。清光绪《临朐县志》谓“壁龛有僧骸二躯,相传为元时人卧化于此。”民国《临朐续志》云“所谓僧骸者久已无存。”右石龛,亦称“三盘炕”,明朝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崇圣寺住持僧道明禅师寿堂,姓杨,与同堂禅师脱俗来石门山隐居。今三石龛犹存。

  南崖洞穴

  从崇圣寺折东而南,咫尺石径,步履维艰,蜿蜒盘曲,只能手脚并用爬攀而上。过“仙人桥”,便到“三元洞”——三个洞并排,故名。其中最大的一洞,直径约3米,虽系天然洞穴,犹如石工凿成的隧道。洞穴之深,至今无人测知。据县志记载:清末青州知府何永清削发隐居于此。站在三元洞口,往上看,千仞峭壁;往下看,险峻异常。“万丈危峰依碧空,丹梯历尽境无穷”可谓写照。洞中飞鸽、乌鸦成群,舞翔山涧,和鸣深谷,人们称此为“双雀迎宾”。

  漫山红叶

  登上石门山东顶,极目西眺,屏翠迭嶂,逶迤跌宕。据说自清嘉庆年间,石门坊始见黄栌,入民国后,黄栌逐渐成林,布满山峦。每当深秋,霜打栌叶,遍山红透。间以苍松翠柏与黄叶映衬,远远望去,如泼红嵌黛,妍丽多姿。重阳前后月余间,游人络绎不绝,争赏红叶,得以“三月十二开山祭,九月重阳看枫林”,领略“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独特景观。九月九日,临朐县政府举办“红叶节”。

  餐饮

  饸烙

  到潍坊可以去尝一尝那里的饸烙,和西安的可大不一样阿,不过两地的各具特色,都十分好吃。潍坊的饸烙是白色的,不象西安的荞面饸烙是黑色的。里面还放了切成条的鸡蛋薄饼和鸡肉丝,热热的一碗,吃起来很过瘾。

  肉火烧

  潍坊还有一种小吃叫“肉火烧”,听起来让人想起韩国碳烤之类的,于是我们就满大街的找这种小吃,结果找到一看,呵呵,其实那个就是烧饼而已,只不过里面有一点点肉馅,幸好味道还算不错。

  烧鸡

  潍坊有一种放在一个大箩筐里面卖的烧鸡,大小只比鸽子大一些,吃起来特别鲜嫩,而且还很便宜。

  关于临朐石门坊的话题小编就说到这里了,很多人都说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这只是我们的一个愿望而已,但是我们要努力去实现它。在生活中虽说不能说走就走,但是我们能规划好我们的时间,去见识一下更多不同的风景,了解更多文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nx/a403349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