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时尚 > 古人穿鞋不分左右脚,古人如何刷牙?

古人穿鞋不分左右脚,古人如何刷牙?

服装扣子为何女左男右

为什么女装的扣子在左边,男装的扣子却总在右边?全世界90%以上的人(无论男女)都是右撇子,用右手扣扣子要容易多了。那么,为什么女装扣子在左边?服装问题嘛,历史说了算。17世纪,扣子最初问世的时候,只有有钱人的外套上才钉扣子。按当时的风俗,男士自己穿衣服,女士则由仆人帮着穿。女士衬衣上的扣子钉在左边;极大地方便了伺候女主人的仆人们(多为右撇子)。

男土衬衫的扣子在右边,不仅因为大多数男人们是自己穿衣服,还因为用右手拔出挂在左腰上的剑;不容易被衬衫给兜住。

如今还有仆人伺候穿衣的女士恐怕所剩无几,为什么女装扣子依然留在左边呢?规范一经确立,就很难改变。既然所有女装衬衫的扣子都在左边,要是有哪家成衣商提供扣子在右边的女士衬衣,那就很冒险。毕竟,女士们早就习惯了从左边扣扣子,一旦扣子换到右边,她们还得培养新习惯,改用新技巧。

古人穿鞋不分左右脚

鞋子分左右脚,这是现在大家都知道的常识。但如果回到100多年前,分左右脚的鞋子古人称之为“运脚鞋”,古人是不穿的,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古人穿鞋始终不分左右。

左右不分的鞋子是不是很难穿?非也!古代制鞋的材料大多非常柔软,如草鞋、麻鞋,即使用动物皮也处理得很柔软。而且,古人穿的鞋子做得相对宽松,尺码比较大,不会有穿不上的现象。古代鞋子不讲尺码,只说鞋号,称“脚第几”。因为鞋子不分左右,古代制鞋用的鞋楦只有一只。其实,鞋子不分左右国外亦然,西方鞋子分左右距今正好200年的时间,出现于1818年的美国。中国第一双分左右的皮鞋,证生于1876年,由上海浦东人沈炳根试制成功,可见穿鞋分左右的历史很短。

不分左右的鞋子又叫“正脚鞋”,也叫“直脚鞋”。古人的鞋子为何不分左右?可能与古代人忌讳穿颜色、款式不一的“鸳鸯鞋”有关。在古人眼里,两只鞋必须一模一样,两只不一样的“鸳鸯鞋”则被视为不吉利。

古人一天要吃几顿饭

从史料所记和考古发现来看,在原始时期并无“一日三餐”的概念,而是“饥则求食,饱则弃余”。“定时吃饭”是人类饮食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国最晚在商代时已形成“定时吃饭”的习惯。

先秦时期,寻常人家都是一天吃两顿饭。第一顿饭叫“朝食”,称为“饔”第顿饭叫“餔食”,称为“飧”。古人将一天的时间划分为12个时段,太阳刚出来时,叫“日出”,但第一顿饭一般是在接下来一个时段才开始吃。其时已日上三竿,古人干脆称此时段为“食时”。朝食是最重要的主餐,质量也是最好的,饭都是现做的熟食。

餔食则大多比较简单,往往吃朝食剩下的食物。

其实,在先秦时期,有相当社会地位、家庭条件优越的贵族、富人已经开始一天吃三顿饭了。但这只是一日两餐的补充,第三顿饭有点“夜餐”的味道。当时在贵族中间吃夜餐并不新鲜,在《晏子春秋・内篇杂上》中,就有齐景公深夜将宴席搬到晏子家的记载。虽然秦汉时期,普通人或是级别较低官员为“两餐制”,但在贵族中间已普遍实行“三餐制"。当年准南王刘长谋反获罪,汉文帝刘恒特批他仍可享受诸侯王的生活待遇,允许一天吃三顿饭,此外每天还供应其5斤肉、2斗酒。

“一日三餐”的饮食风俗真正普及是在隋唐时期。当时民间基本一天都吃三顿饭,与现代概念上的“三餐制”几无区别。其标志是,“中餐”“午饭”这类词汇开始流行。并大量出现在当时文人的诗文中。白居易的《咏闲》诗中则有“朝眠因客起,午饭伴僧斋”。

中餐、午饭都是“中饭”的意思,因处于早、晚两顿饭中间,又在日中时分吃,故名。唐时的中餐已成为三餐中的主餐,秦汉及以前人们一天最重要的一顿饭“朝食”已退居次位。需要说明的是,“三餐制”在唐时已很普及,但“两餐制”并没因此消失,有的地方一天吃三顿饭,有的一天就吃两顿饭,到清末乃至今天都这样。

而“四餐制”在古代属于“帝王餐”,汉朝时被制度化。“四餐制”怎么个吃法?分别在天刚亮的“平旦”时吃一顿,叫“旦食”;中午“日中”时吃第二顿,叫“昼食”下午晡时再吃一顿,称为“夕

食”;最后一顿在太阳落山以后的“日暮”"时进行,称为“暮食”。古人认为,这4个时间点分别是“少阳”“太阳”“少阴”“太阴”的起始点,此时就餐最为吉祥、适宜。

一天三餐制是怎么来的

在宋朝之前,老百姓一天只吃两顿,只有皇室四餐,诸侯三餐。西汉时,给叛变被流放的淮南王的圣旨上,就专门点出,“减日三餐为两餐”。这归功于宋代经济的繁荣,除了酒肄之间不再如唐代被约束在市坊中间,夜市晚上不实行宵禁,晚上夜生活丰富,所以才加一顿晚饭。

古人如何起床

寒冷的冬天,节后的早晨,惟一能将人们从温暖的梦乡里召唤出来的怕只有闹钟了。只是在古代是不存在闹钟这种神器的,那么古人该靠什么起床?首先出场的当然是鸡,“雄鸡一声天下白”自古以来都是如此。不过除了鸡,古人还善于利用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来报时。宋诗有“山中无传漏,猿鸣知即夕”,乃是靠着猿猴的鸣叫来判断时间。再比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才引进中原的驴,有着应更长鸣的习性,还被宋人罗愿撰文夸奖这一功能“毫分不忒”。与更漏有着神秘默契的不仅有驴,鸟虫亦有此感,“宿鸟司更漏,黄蜂集晚衙”,正是生动写照。

在宫廷之中,起床可不仅仅是起床,而是重重礼法中严密的一环。在《周礼》中有壶氏掌漏刻以让时,司癌氏观星辰以知夜,鸡人听鸡鸣而呼旦。鸡人正是古人的活体闹铃,一方面承拍着执掌鸡牲的祭祀之责,一方面每逢国家之“大宾客、会同、军旅、丧纪”之时,都要在夜漏未尽、鸡鸣时分报时告警,督促百官及时起床。鸡高声呼且之时,彼此之间递相传达,车鸣铃相和,好不热闹。

不仅如此,鸡报时的方式也韭常独特,最初是直接模仿鸡叫,西汉汝南地区还专门培养一种长鸣鸡卫士为宫廷鸡唱报时,到东汉,开始向歌曲转化,拿鸡鸣歌端的是婉转悠长,听起来“连声长歌,了不成词”一想必在叫人起床的作用上比学鸡叫更加有效。汉夜里的时间分为甲、乙、丙、丁、戊五段,等到戊夜恒就是五更,鸡鸣卫士就可以高歌一面了,还要配上仰吸伴奏,“艾吗则起,钟鸣则息”。唐代时“更以击鼓为节,点以击钟为节”,等到止鼓契发出,先鼓打五更,打过一圈后,鸡人按更唱时,可以起到双重闹钟的奇效。

古人如何刷牙?

用手指蘸药措齿,是古代常用的最简单的一种清洁牙齿的方法。后来,人们把杨柳枝条经捶打以后,当牙刷使用。所用的药物,主要是盐,也有用其他中药配成的粉末,相当于牙粉之类的药品。

唐代,人们指齿的习惯已普遍形成了。孙思邈写的《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每天早上,把一撮盐放到嘴里,用温水含,指齿,及上下牙齿叩击一百次。经常坚持这样做,可以使牙齿牢固紧密。他说,凡是牙齿折断,不能吃瓜果蔬菜的,都是由于牙根暴露的缘故。用盐汤揩齿,加上叩齿法,很有预防效果。唐代措齿药方不少,不过,多半用手指或杨柳枝,还没有出现真正的牙刷。

从文字记载上看,北宋使用的牙刷,上面的毛是马尾制成的。这一时期,多数人虽然仍然习惯于用手指或杨柳枝揩齿,但使用牙刷的

人也渐渐多起来了。揩齿药的配方比以前更多了。刷牙不当产生的副作用,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宋代陈自明写的《妇人大全良方》中,有规定产妇“不可刷齿”的禁忌,说明宋代时刷牙的习惯已经形成。

元代主张早晚刷牙两次,刷牙的时间最好在晚上临睡前。元代的营养学家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一书里提出:“凡清旦刷牙不如夜刷

牙。”当时刷牙时间的选择和现代的观点一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nx/60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