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奢华 > 一座城,与珠宝设计间的牛顿第三定律

一座城,与珠宝设计间的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加力的同时,也会受到相应的反作用力。而这个定律用在实际生活中,似乎也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环境对人产生影响的同时,人的活动也在渐渐反映和影响着身边的环境。

譬如久居一地,其山光水色、人情风貌、历史文化、风物产出,无一不在潜移默化地构筑着我们的骨血,塑造着我们的个性,影响着我们的抉择。同时,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此地也逐渐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人文特色。而对于从事创造性工作的珠宝设计师来说,选择一处称心如意的久居之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做好创作的重要条件。

《北方的枝干》

潜滋暗长的“受力”过程

苏州,古称吴、姑苏或平江府,地处江苏省东南部,东临上海、南接嘉兴、西抱太湖、北依长江,自古便是文人墨客云集的钟灵毓秀之地,是我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2019年,是珠宝设计师李世龙来到苏州的第13个年头。自2006年考入苏州工艺美术学院起,他便和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里学习、工作、立业、成家,并于2013年,创立了余味首饰设计工作室。在他的生活和珠宝设计事业中,苏州这座城市带来的影响力诚然有迹可循。

《花开》胸针

很多人认为苏州是个节奏“不紧不慢”的城市,对李世龙来说也不例外。在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每天上班都会途经老城的街巷和一条小河。沿着河边走,能看到很多临水而居的“枕水人家”。水边有老太太在洗菜、做饭、洗衣、晾衣,从容不迫而富有生活气息,令匆匆忙忙赶去上班的焦灼心情也变得熨帖起来。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生活细节,在每天的耳濡目染中慢慢融进心里,让人觉得自己今后的生活方式也就应该这样从容、缓慢。李世龙说:“在这种情况下,你才能够真正去感受到生活。”

有感而发,他设计了一套以蜗牛为主要形象的作品,取名为《慢吞吞》,希望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发出来自珠宝设计师的“慢生活”的声音——蜗牛也许爬得慢,但是坚持不懈地慢慢爬,也总会到达目的地。一生太短,不够看尽世间风景;但一生又很长,沿途错过的美好多得来不及细数。何妨放慢脚步,去细细体味一番?

《幽兰》胸针

这诚然是个追求高速、高效、高流量的时代,但李世龙却一直在这偌大城市中寻觅着一个个平静、舒适的角落,能让自己沉下来,去观察平日里不易觉察的细节,因为对于珠宝设计行业来说,一味求“快”是做不出好作品的。

幸而生活在苏州这样一座城市,除了物阜民丰、水色秀丽之外,还有数百座风格各异的大小园林可以赏玩。亭台楼阁、游廊花窗、草木奇石、游鱼栖鸟,游走于其间,不仅能使心情开阔疏朗,更能从中提取出无尽的创作元素。

李世龙爱逛园林,最爱去的是艺圃。不同于拙政园、狮子林等著名园林的人声鼎沸,艺圃更加安静,独有一种小巧、自在的别致风韵。在这里,可以赏花窗、观奇石,更可以喝茶、聊天、嗑瓜子,享受美丽的园林景致和惬意生活。也正是在园林的启发下,李世龙以太湖石为主题创作出了作品《蛇影》。

《蛇影》

材质:和田碧玉、18K金、钻石


碧玉手工雕刻成太湖石的形状,工艺细致,抛光到每个石孔,蛇的身躯穿梭其中,与石头融为一体。李世龙认为,蛇的身姿最能体现出女性身上的柔美感,而石头却给人以粗糙、硬朗的感觉。二者结合、相互融合,则代表着阴阳结合,富有矛盾感和冲突感,但是在造型上又达到了和谐一致。材质上,玉和金的融合也恰到好处,起到相辅相成之效果。作品整体玉质温润,造型完整大气,一气呵成。完成后,他为这件钟爱的作品写下了这样一行字:“太湖石下,月影珊珊,灵蛇潜入,吸风饮露”。浑然一派月夜庭院的清幽气象。

在李世龙的设计中,取材于园林的作品还有很多,例如借鉴花窗图样创作的作品《南窗》等。李世龙说,苏州对自己的影响,发生在很细小的地方,潜滋暗长,甚至有时候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但这种影响力又切切实实地存在着,以至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

《南窗》

材质:翡翠、18K金、钻石


不期而至的“施力”行为

对李世龙来说,创作风格的形成完全是一个“不期而至”的过程。

十年前做设计的时候,朋友对他说:“你要定一个主题、风格和方向,作为以后首饰设计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固定你的客户群。”当时的李世龙听后一度感到迷茫,自己喜欢的风格和应该着力的方向仿佛还是个谜,不可捉摸。

十年后的今天,他渐渐解开了这个谜团:“我觉得风格是我在学习和历练的过程中自然而形成的一个东西。”现阶段,李世龙的珠宝设计作品的个人风格主要倾向于对自然事物进行轻松、趣味的解读和表达,而在表达形式上,则更强调时代感和古典元素的结合。换言之,经过多年摸索,他已经开始用自己的视角和方式,对所处环境进行解构和重建。例如他创作的一系列蜻蜓作品。

《扶摇》胸针

最初选择蜻蜓作为创作主题,是源于对“文人气质”的理解与崇敬:苏州历来是人才辈出的江南名城。诞生了北宋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范仲淹,明代著名书画才子唐寅、文征明、祝允明,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等赫赫有名的人物。而这些文人大家的气质、风骨,在苏州的建筑遗存、石碑残卷间,绵延不绝地静静地展现和流传着。洞悉到这一点的李世龙认为,借轻灵、纤细、捕食蚊虫的蜻蜓表现文人气质,是非常恰切的。相传旧时的官员也常佩戴翡翠蜻蜓,寓意“为官清廉、为民除害、青云直上”

《蜻蜓》系列作品

但是在李世龙的作品中,并没有大面积使用传统翡翠雕刻手法,而是借助镶嵌和带有几何感的线条来表现蜻蜓的形象。例如将蜻蜓的尾部或翅膀等部分做适当的扭曲化、抽象化的处理,使其线条简洁,但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和留给观者的想象空间则更加丰富。他说,自己不太喜欢非常写实和具象的东西,反而更多地希望进行一些传统元素和现代表达的碰撞。

在这小小的冲突之间,趣味性和回味感得到了实现。而《蜻蜓》系列作品的意涵,也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延伸——它所反映的,不仅仅是文人的气质和风骨,更是苏州这座城市的内在特质。

在力的平衡中,品城市“余味”

“苏州它不仅仅是大家所认为的一个千年古城,或是一个只有古桥、古塔的很老气横秋的城市”,李世龙说道。

诚然,苏州的内在特质,不是“悠闲、缓慢的生活状态”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可以概括的,它同时也是一个经济水平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在老城区的另一边,是一个高楼林立、工业健全、高速发展的苏州。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1月公布的数据,2018年,苏州以18,597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跻身全国城市GDP经济总量第7位。而排在它之前的城市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和天津。从经济体量上来看,苏州是一个发展潜力几乎比肩超一线城市的非省会、非直辖市城市。

《知了》胸针

可以说选择在这里开展珠宝设计工作,既能够享有良好的生活节奏和生活环境,又可以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如果说人生的抉择是注定顾此失彼的天平,一端是生活、一端是事业,那么选择苏州,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求得相对的平衡与稳定。

同时,这种悠久传统与现代化密切连接、齐头并进的城市氛围,也给李世龙的珠宝作品增添了许多耐人寻味的风韵,创造出“传统题材、全新表达”的独特风格。

《甲虫》

而说到“耐人寻味的风韵”,这也是李世龙在创作中追求的目标与方向。无怪乎他会给自己的珠宝首饰设计工作室取名为“余味”,意在“恬适有余,余味无穷”。而所谓“余味”,通常就是由反差、冲突、朦胧或欲言又止造就出的艺术张力。李世龙说,在众多珠宝材料中,他更偏爱翡翠,因为它的碧绿充满变化,使人难以一眼看透,回想起来还觉得可以细细品咂,可谓“余味无穷”。

《盔甲一生》胸针

余味无穷,大概也是他喜欢苏州的原因吧:“对我来讲,苏州好像是一个姑娘一样,她可以很温婉,可以很柔美,可以很浪漫,但是她又可以很活力四射,很有都市的感觉。”

在十三年的相互陪伴中,李世龙成长为愈发成熟的珠宝首饰设计师,苏州这位“姑娘”也日益展现出更加动人的面貌。下一个十三,李世龙和他的余味工作室,同苏州的缘分还将继续,又会带来怎样的“力与反作用力”的效果呢?行文至此,也许我们该说一句:余味无穷,未完待续。

李世龙

独立首饰设计师,毕业于苏州工艺美院。2013年创立个人首饰品牌,之前服务于周大福近六年,主要职责是接受国内华东区域的企业及个人定制。在从事七年的珠宝设计工作后,转型成立个人首饰工作室。擅长从身边平凡而常见的事物中汲取灵感,用自己的小趣味方式表达,让人们从设计中寻找共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nx/217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