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可穿戴设备 > 【聚焦】智能手环市场并未遭遇寒冬 小编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聚焦】智能手环市场并未遭遇寒冬 小编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有言论称,曾红极一时的智能手环市场已经沦落为鸡肋。

  最近确实有几家明星公司表现不佳。

  可穿戴市场的龙头Fitbit在五月初发布了最新财报,2017年第一季度Fitbit只卖出300万台设备,相比2016年的480万,大幅下跌37.5%。

  智能手表的鼻祖Pebble去年底宣布停止运营,仅以2300万美元的价格就将技术软件等资产转给了Fitbit,要知道手表大厂Citizen曾有意出价7亿4000万美元收购Pebble。

  而一出生就集资本、市场、人口基数等红利于一身的Jawbone,曾被认为是Fitbit最大的挑战者,在去年寻求卖身无果之后,在今年初宣布退出可穿戴市场。

  几件事连起来看确实让人感觉到一阵寒意。但真的如此吗?恐怕未必。

  智能手环市场并未遭遇寒冬

  实际上,Fitbit卖不动的原因在于其产品同时受到低端和高端的挤压,低端竞品以廉价的小米手环为代表,高端竞品以Apple Watch为代表。Pebble则由于成本上升、投资环境变化、经营等问题,导致财务状况逐渐恶化,最终卖身。Jawbone虽然承受资本的溺爱,但在产品上屡次犯错,终食恶果,无奈退市,改行求生。

  所以,上述三家明星公司的不佳表现都是经营问题,归咎于行业大环境显然有失偏颇。其实,可穿戴市场非但没有陷入寒冬,反而是发展健康。

  市场研究机构IDC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可穿戴市场全年发货量达7810万部,增长172%。2016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出货总量为1.024亿部,同比增长31%。

  某研究院整理的数据同样证实了智能手环的良好前景。2015年,国内智能手环市场规模达到45亿元,2016年智能手环市场规模达到56亿元左右。预计2017年将会达70亿元的规模,平均增长速度15%以上。

  所以,无论是全球市场,还是国内智能手环市场,行业发展趋势都是向上的、健康的。

  市场规模之所以能持续扩大,主要原因是手环类智能穿戴设备虽然存在诸多诟病,但正逐渐被用户接受。实际上,智能手环在运动领域、健康保健领域以及儿童智能领域都得到了初步认可。通过智能手环,运动达人和保健达人可以实时获取自身的各项生理信息,包括心率、步数、热量消耗、睡眠质量等。在儿童智能手环市场,智能手环实时定位和即时通信两大产品特征精准地切中了家长担心子女人身安全的痛点。

  据GfK 2016年对欧洲16国调研结果显示,33%的受访者会使用智能手环、智能配饰、智能手表、在线或手机端设备等产品来监测或管理身体的健康状况。

  总的来看,市场既有容量又有增量,用户也有需求。因此,智能手环市场非但没有遭遇寒冬,反而存在市场红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a409883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