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外国的月亮更圆?NO!中国的机长更强

外国的月亮更圆?NO!中国的机长更强

身在高原,身体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缺氧,呼吸困难。但那仅仅是几千米的高度,想象在万米高空直面强风、低温、缺氧、释压情况下,操控仪表盘多处失灵的飞机,并保证机组全员安全回到地面,又是何等千难万险。就在国庆前一个月,电影《中国机长》曝光"危急时刻"海报,还发布了张涵予在万米高空力挽狂澜的新预告短片,观看预告全程节奏紧张、感觉没空呼吸。

跟很多人的"常识"相反的是,飞机其实是人类历史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是,它一旦出事,总是会让人异常的胆战心惊。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国机长》,定档在9月30日上映,让人身临其境感受鬼门关走一遭的惊心动魄。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约3780万个航班中,致命事故的发生率仅为1/252万。所以说,民用航空运输依然是全球最安全的交通方式之一。其中中国事故率最低,2018年重大事故为零,更没有人员伤亡。世界十大航空公司中,安全记录最好的澳洲航空也在年初走了一遭"鬼门关",是靠着机组的智勇双全才最终化险为夷。来看看外国这起险些酿成的空难有多惊心动魄呢?为了避免事故发生,当时客机在五分钟内下降了约4572米的高度,每秒下降超过15米!

"跳楼式俯冲":澳航机长孤注一掷,只为救全机乘客性命

图为QF706班机放下氧气面罩的客舱,此时乘客仍旧惊魂未定。

澳洲机长之所以必须操作飞机用近乎"跳楼式俯冲"的状态下降飞行高度,是因为当时QF706班机遇上了最具破坏力的航空器故障之一,"机舱失压"。

众所周知,民航客机要保证飞行平稳,必须爬升至气流环境较稳定的高空。但这种看似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同样是一把双刃剑:高空气流稳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气压力低,同时缺氧、极寒等情况只会比陆地高原来得更加凶狠。

为此,现代客机无论大小,普遍都装有机舱加压装置。但若加压装置失效,客机就可能面临灾难性的后果。

图为惊动了希腊空军战机护航,但最终仍旧坠毁的太阳神航空522班机。

2005年,塞浦路斯太阳神航空的522号班机也同样发生了机舱失压情况,但当时飞行员并未加以足够重视……不过短短12分钟之内,包括机长、副驾和机务在内的全体机组成员就进入了缺氧昏迷状态,522号班机也最终带着全机121人撞山身亡。

而在2019年初的澳航QF706班机紧急着陆事件当中,澳航机长正是在第一时刻意识到了机舱失压的毁灭性后果,由此才会操作飞机进行每秒15米的"跳楼式俯冲",回到高度3000米以下的空气稠密地带,最终避免了又一场伤亡过百的大型空难。

不可能出现的极端困境现身:中国机长能否化险为夷?

图为执飞QF706航班的737-800客机,该机后经检查并无大碍。

换句话说,当今世界民航业界解决机舱失压问题的共识其实很明确,就是第一时间下降到安全高度,然后寻求紧急着陆保证乘客安全。从这一点看来,澳航QF706机组的这一顿操作凶狠不假,不过也不失为教科书级别的正确操作。

但如果当时客机本身飞行在高原地带,无法下降至安全高度呢?又如果客机驾驶舱封闭的保护环境已被破坏,飞行员无法集中精力操作飞机呢?甚至是机舱风挡损坏,飞行员必须直面秒速上百米的强风呢?电影《中国机长》很好地还原了这个危机时刻,剧组用1:1空客A319的模拟机在现场制造出来的8级大风环境下,重现真实事件。据演员回忆,这仅仅相当于当时机长和副驾驶经历的风速的四分之一,演员已经感觉完全站不住、睁不开眼。

面对这些无比困难,几乎只存在于纸面或设想当中的极端情况时,我们几乎可以得出答案:没有飞行员能从这种困境中生存,更别提把客机和乘客安全带回地面了。

图为3U8633班机着陆后的驾驶舱,座舱嵌入的仪表盘整个被强风掀起。

但是,中国机长就是能活生生把"理论上不可能"变成了世界民航史上的新极限案例:就在去年的5月,四川航空3U8633班机在川西高原上空突遇风挡碎裂脱落意外时,这架飞机和操作它的刘传健机长面临的绝境之"绝",是几乎所有的民航教科书和空难案例都未触及的真空地带。

开拓人类新极限:中国机长无愧英雄二字

图为电影《中国机长》预告截图,飞机在空中遇险

在地面海拔超过3000米的川西高原,刘传健机长并没有机会像澳洲同行那样,用一次干净利落的下降高度解决问题——恰恰相反,他必须维持不撞山的安全高度,直至3U8633班机飞进海拔平缓的四川盆地,而这一高度的气压,不到海平面大气压的三分之一。

仅从这一点来说,成功克服了高空机舱持续释压环境,并把飞机成功带回数百公里之外的机场,保证机上乘客安然无恙的飞行员,从古到今也就只有中国机长刘传健一人而已。

电影《中国机长》预告片透露信心是求生成功的源泉这一信念,展现的是中国民航精神,演员袁泉饰演的空姐反复强调要相信机长,一定能够带大家回去。刘传健机长在20多分钟的万米高空险情处置中,驾驶舱风挡破裂,3U8633班机同时出现了飞机失稳、副驾驶几乎被吸出机外、自动驾驶和仪表失效等无数险情……,刘传健机长自己也不清楚抉择了多少次,才最终战胜了这比珠峰之巅更恶劣的高空环境。但他每一次抉择背后都背负着全飞机的信任,"我们受过专业的训练,大家不用担心,我们相信机长,有信心有能力保证您的安全"。

国内很少听说中国民航客机发生重大事故,这是不是国内机长都有责任心,技术过硬,中国机长更牛呢?当然有一定关系,另外中国国内各大航空公司购买的客机都十分可靠,注重安全性能,买新不买旧,比起国外一些一飞就10来年的客机要安全多了。飞机本身质量好,再加上驾驶员技术过硬,坐中国航空的飞机,出事故概率自然就低了。随着9月30日《中国机长》的上映,无疑也将使乘客们对中国民航信任加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88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