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那些《寄生虫》中细思极恐的情节,又饱含着导演的哪些隐喻呢?

那些《寄生虫》中细思极恐的情节,又饱含着导演的哪些隐喻呢?

看过小影上一篇文章的小伙伴,肯定对这部获得72届戛纳金棕榈大奖的《寄生虫》引印象深刻。

小影从影视专业的叙事角度剖析了整个电影,导演是怎么样将故事演变成最终的结尾的。

在整个叙事过程中,每个细节、每个空间、每个镜头都是耐人寻味,有所指向,贯穿始终,观众似乎不仅是在看一部剧情片,更多的是一部悬疑侦探片。

电影作者论,是电影导演和编剧,通过剧中细节,人物的言语,告诉我们一些他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感悟,观赏电影的细节,是导演与观众对话的一种方式。

清华大学尹鸿教授曾谈到,电视化就是指叙事是线性的并在线性叙事中融进高密度的信息量,提高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小噱头,每一个空间、每一个造型的信息密度。在满足观众叙事期待的同时,尽一切可能的追求细节的完美,保障电影的可看性,有类型叙事,风格化视听和角色性格鲜明特点。

下面,小影将简单把影片中的一切细节,为大家分析一下,希望没看电影,或是看过电影的小伙伴,可以与小影进行讨论。

内含严重剧透奥。

1.片名《寄生虫》的一语双关。

寄生虫特征为在宿主或寄主(host)体内或附着于体外以获取维持其生存、发育或者繁殖所需的营养或者庇护的一切生物。

“寄生虫”既指影片中出现多次的真实的寄生虫,面包上的小虫子,忠淑口中的蟑螂,又一语双关,代指,穷人一家和前任女管家一家寄生在富人朴社长家中的“寄生虫”形象。

又或者说,富人一家依赖于佣人、司机、家教,也可以算的上是另一种寄生虫。

所有的社会关系都是相互寄生,共生互利的关系。

2、景观石的道具作用。

景观石贯穿影片始终,是人物心理的映射,也是促进故事情节的重要推手。

第一次出现时,敏赫把石头送进这个贫穷家庭的时候,妈妈说还不如送点吃的来呢。

对于富人而言是一个很贵重的礼物,但在温饱都没办法解决的时候,一块再好看的石头还不如一顿饭来的重要。正是这块代表着富人享受的景观石,进入了这个格格不入的家庭,同时也带给了穷人家庭欲望的源泉。

景观石,这个不起眼的道具,却在片中充当了十分重要的道具。基泽一家欲望的开始,基宇对于石头带来的好运气内心的迷信和幻想,当半地下室的家被淹时,石头又不合时宜的出现,似乎一切都与石头相关。

最后石头变为侵害基宇的凶器时,这个能带来希望和运气的石头,彻底打破了一家人的幻想。最后石头被放进了清澈的溪流,石头回归到大自然中,是它最原始的归宿,也意味着所有人的角色身份也归位了。

3、印第安情节的出现。

印第安人,总是给人神秘,好奇的感觉,玛雅文化,神秘的文字,吸引了很多人好奇的目光。富人家小儿子对印第安人的好奇,正是代表着所有人的好奇,一是处于孩子对印第安原始部落的好奇,也是孩子脱离富人身份,仅仅作为一个孩子,对于社会的好奇。

生日宴会上穷人和富人共同穿戴者代表印第安人的衣着,当回到原始社会,富人和穷人就没有阶层之分,都是靠自己的劳动获得回报的时候,或许是导演对于印第安情节的向往,也是希望人人平等的期望吧。

4、摩尔斯电码的融入。

摩斯密码多见于军事战争,悬疑探案片中,此处出现在剧情片中,一个跟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神秘的传递信息的手段,给影片添加了一点神秘色彩。

在影片中出现了两次。

一次是地下室,前任女管家丈夫用灯光长短示警求救,被富人家小儿子发现,并破解,此时所有观众就为之揪心,是否秘密就此被发现了,但导演却跟观众开了一个玩笑,富人家小儿子因为还太小,破译耗费精力太大,昏睡过去。导演将观众提到嗓子眼的心,就放了下去。

第二次也是地下室,但是主角身份换成了爸爸基泽,一家人用尽手段进入富人家里寄生,最后的结果却是爸爸由半地下室换到了封闭的地下室。爸爸基泽用摩斯密码,一遍遍的传达给儿子的信息,期望儿子能看到,最后真的看到了。摩斯密码真正实现他的功用,在这个现代社会发达的时代,真的变成了一个传递信息的纽带了。

5、小儿子的抽象派画。

因为小儿子的美术治疗的缘由,穷人家女儿基婷得以美术疗愈的方式进去豪宅教课。

后面富人家夫人倒出孩子那年生日宴发生闹鬼事件,实际上是不小心看见地下室的前任管家的丈夫,也引出了那个丈夫从地下室走出来,进入现实的后续,起到了引子的作用。

一幅画着地下室扭曲脸庞的人物画,却被富人家庭当成儿子的天才画作,不得不说也是相当讽刺的。

6、味道的多次出现,并成为基泽愤起杀人的导火索。

多处说到味道,一语双关,既是真实的半地下的味道,也是暗指穷人阶层散发出的味道。

第一处: 小儿子发现金司机和女佣还有女儿有一样的味道,大家都不以为然,但是心里却都有所猜忌。

第二处: 暴雨的夜晚,富人夫妇在客厅沙发上的交谈,穷人全家决定用不同的肥皂和洗衣粉。

第三处: 暴雨过后,司机拉着夫人,夫人一边电话,一边捂着鼻子,表现出的嫌弃的样子。

第四处: 花园凶杀案,基泽给朴社长扔钥匙,朴社长表现的对气味的鄙夷。

这个气味的线索,作为穷人和富人对比的强烈证据,是阶级矛盾冲突的导火索,也是富人阶层对穷人阶层的嘲讽。气味虽然是隔着屏幕的观众无法感知的,但是导演却通过视觉,动作,表情、语言等手段,让观众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穷人对于气味的无奈和愤怒,富人的鄙夷。

7、空间的转换,既是阶层的代表,也是人物心理的外在表现。

半地下,富人豪宅,地下室的对比。

住宅方面的转换,代表着三类人群不同的生活处境,在不同处境下,不同人物的心理状态,也油然而生。导演通过空间元素的设计,十分明确的阐明了人物形象,身份地位,恰到好处,又直指残酷的现实。

自上而下的楼梯。

通过往楼上走的视角,代表着走向上流阶层的通道,而无数个往地下室,半地下室走的镜头,代表着穷人一家始终徘徊在贫困线的边缘,在不停的向下坠落。当半地下室被暴雨淹没的时候,水几乎没过基泽的脖颈时,污水浸湿整个残破的家时,一种贫穷带来的压迫感和毁灭感油然而生。

8.音乐与故事情节水乳交融,亦步亦趋。

交响乐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渲染气氛,既体现人物心理状态,又推动故事走向高潮。

第一处,大儿子找到可以让全家都进入豪宅的机会,全家人实施计划的一段,狂欢,激动,高昂,快节奏的交响乐,让整个事件的策划,充满了穷人寻找到谋生机会的快乐,似乎有种进入天堂乐土的味道,交响乐的高雅反讽他们策划阴谋的不择手段。

第二处,暴雨,富人全家外出露营,穷人全家在富人家里鸠占鹊巢狂欢。此时是舒缓又愉悦、安逸又透着危机的配乐。在表面祥和的背后,深藏着嘲讽和危机四伏。

富人还有8分钟回家。在8分钟的有限时间内,一边妈妈忠淑要为主人家准备宵夜,紧张有序的料理过程,一边是另外几口人要维持原有的干净的状态,将所有东西归位的紧张的气氛,此时音乐透露着一股紧张的战斗气息。

第三处,富人花园,生日宴会,凶杀案的过程,动静结合,所有动作都变得舞蹈化,韵律化。

一边是美好舒适的花园美景,大提琴和歌唱者的完美结合,此时所有视听感受都是美好的,当地下室里的人从黑暗中走向光明时,正如一个破土而出的入侵者,打破了所有的和谐和美好。

在代表仪式感的生日宴会上,发生了凶杀案,由喜而悲的戏剧转换,让每个观众都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禁为片中人物的命运揪心。

不知道看完分析的你,是否也有同感呢,每一部好电影,都有很多发人深省,引人思考的点,不知道看过电影和文章的你,有什么感触呢,欢迎给我留言,我们一起交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87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