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食神》:周氏无厘头突破之作,黑色幽默下隐藏深刻批判讽刺内涵

《食神》:周氏无厘头突破之作,黑色幽默下隐藏深刻批判讽刺内涵

《食神》是由周星驰、李力持执导,周星驰、莫文蔚、吴孟达、谷德昭主演的一部喜剧片,于1996年上映,该片讲述了由周星驰饰演得”香港食神“史蒂芬周,被徒弟陷害名誉扫地退出饮食界后,重新夺回食神之位的故事。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周星驰后期转型期的一部佳作,随着年岁的增长,相比其早期电影中那种纯粹的无厘头喜剧风格,周星驰在后期的作品中加入了更多的讽刺与黑色幽默元素。而《食神》作为一部新年贺岁档影片,进行了突破性的尝试,在香港影视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依旧拿下了超过4000万的骄人票房成绩。

而纵观《食神》的突破之处,主要可以分为三点:

  1. 少见地在无厘头喜剧中打乱时间线,采用半插叙半倒叙的叙事模式,增加故事可看性。
  2. 打破以往”小人物逆袭”的套路,对史蒂芬周人物形象的颠覆性塑造,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之感
  3. 用调侃戏谑的方式影射及批判了当时香港餐饮业环境的种种怪象,赋予影片更深的社会思考。

因此在本片,我便从以上三方面具体来分析这部喜剧片的魅力与价值,在文章的最后,我也会结合故事情节,来谈谈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思考及启发。


01 导演突破性的采用半插叙、半倒叙式的叙事结构推进剧情,有效控制叙事节奏,带动观众情绪。

与周星驰以往的喜剧作品不同,《食神》这部作品突破性的采用半插叙、半倒叙式的叙事结构,将,将整个故事分成两条时间线,展开叙述:一是史蒂芬周遭陷害从"食神”宝座跌落,沦落街头;二是史蒂芬周痛定思痛,突破惯性思维东山再起的过程。

影片一开场,便展现出了周星驰饰演的史蒂芬周流落街头,因为付不起付杂碎面的钱而故意挑刺。而当发现莫文蔚饰演的摊主鸡姐看出他想赖账时,便搬出自己是“食神”的名号来。

但显然,换成任何人都很难将眼前这位”无赖“跟高高在上的“食神”所联系起来。此时,导演通过精准的镜头节奏把控,让观众迅速进入故事情节中,开始随着鸡姐的视角对史蒂芬周产生了好奇。

可以说影片一开场,就设置了充分的悬念,让看习惯以往周星驰更平铺直叙型喜剧的观众感觉耳目一新。

随后,故事转入史蒂芬周的回忆视角:食神大赛上,彼时还是评委的史蒂芬周在全场选手、媒体的万千簇拥下进场。掌握着”生杀大权”的史蒂芬周无情的否决了所有参赛选手的料理,通通打出零分。

最后,史蒂芬周施展了高超的厨艺,用一道心型的鲜花拔丝征服全场,巩固了其食神的地位。

然而画面一转,场景来到了大厦天台上,史蒂芬周正在和手下及合作伙伴们大肆庆贺。原来所谓的鲜花拔丝是水晶胶双氧水做成的,所有的厨师都是收了钱配合演戏,他“食神”的名号根本就是名不副实,全靠炒作包装出来。史蒂芬周当着镜头口口声声说料理的真谛是要用“心”来做,然而他的心早就在名利的诱惑下丢失了。

影片在开场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就迎来了第一次大的反转,让观众惊叹之余,也奠定了全片批判讽刺的基调,而史蒂芬周如何跌落神坛的过程便成为了下一个悬念点。


02 人物塑造上,一改周氏喜剧以往小人物逆袭的套路,通过史蒂芬周这样一位更为复杂立体的角色,给予影片更深刻内涵。

可以说,影片一开场,就突破性的一改往日周氏喜剧小人物逆袭的套路,让史蒂芬周以一个亦正亦邪的形象示人。

在性格上,他嚣张跋扈、不尊重下属,在技艺上,名不副实,空有食神名号却连刀都拿不稳,只顾营销炒作,却没有真正用心为顾客考虑。

这样颠覆性的人物形象似乎很难让观众喜爱起来。但是导演用了更加高明的手法,通过谷德昭饰演的唐牛这一角色和史蒂芬周进行对比,来让观众跟史蒂芬周产生“共情”。

唐牛这一人物,比史蒂芬周更阴险,更隐忍,他从少林寺学艺归来,却伪装成什么都不懂的新手前来投靠食神,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尊严以骗取信任。他跟吴孟达饰演的大快乐老板勾结,骗史蒂芬周走私进口牛肉,并在门店开业典礼上亮出真实身份,当众羞辱史蒂芬周,让他彻底名誉扫地并取而代之。

显然 ,周星驰在这部电影中有意识地突破以往的套路,让史蒂芬周由一个高高在上的社会成功人士从神坛跌落。而在这一过程中,史蒂芬周也慢慢变得有人情味、开始反思以前的错误,历经波折终于大彻大悟。观众也开始对史蒂芬周产生同情,并逐渐喜爱上了这个角色。相比单纯描绘小人物如何凄惨最终逆袭的故事,《食神》显然更具有批判及现实意义。

影片最后也借由观音菩萨下凡这一颇有超现实意义的场景,借用“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朴素道德观来升华了影片的内涵:史蒂芬周作为天庭烧饭的神仙被贬下凡,成为食神后在名利之下迷失丢了初心,历经磨难之后大彻大悟,领悟了食的真谛。而反观唐牛,面对观音依旧不知悔改,属于彻底的“恶”的代表,最终得到了应有的惩戒。


03 借由史蒂芬周跌落神坛的过程,讽刺了餐饮行业的种种乱象,

影片前半段故事与其说是讲述史蒂芬周如何被陷害从而跌落神坛的过程,不如说正是史蒂芬周长期陷在名利和吹捧中迷失了自我,才被人抓住了弱点,最终引火自焚。

首先,在业务水平上,史蒂芬周所谓的食神头衔根本名不副实,只是通过炒作包装出名,从而来愚弄消费者,卖出自己的产品。而所谓的食神争霸赛更是演变为了一场彻头彻尾的商业表演,已经没有人在乎料理的真谛。

其次,是在身为管理者的素质上,史蒂芬周狂妄自大,不尊重员工,甚至不尊重高级人才。他采用模式专制式管理,听不得别人的意见。无礼地拒绝了同行提出的合作,只是因为对方不能顺应他过高的自尊,从而将合作伙伴逼成敌人。

接着是产品质量和企业诚信,史蒂芬周只顾利润,一味缩减成本,在店面的安排上,他也尽量缩减开支,只想赚快钱,丝毫不注重消费者的体验。同时,他用愚弄顾客的手段,给普通的食物使用虚假好听的名词,使之极端地与现实脱节,并将这种劣质的食品高价出售。

最后,他选用了合作伙伴推荐的廉价走私牛肉被警方带走调查,与其说是被人陷害,不如说是为自己的错误而买单。但是当食神倒台后,取而代之的那些人并没有真正吸取食神的教训,他们揭发食神时所谓义正言辞的形象也荡然无存,,甚至变本加厉的愚弄期票消费者。

也正因为整个餐饮行业的乱象,史蒂芬周才有了打破常规,东山再起的机会。



04、从史蒂芬周最终突破惯性思维,重新逆袭的过程,谈谈影片带给我的思考与启发。

尽管影片上映于1996年,但考虑到香港比内地更早进入商业化市场经济,因此在20多年后的今天重温这部电影依旧不会觉得过时,不管是作为一个创业者还是普通职场人都能从中得到一定启发。

①明确职业定位,突破惯性思维, 找到成功的起点和突破口,进入良性循环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明确方向是关键的第一步影片后期开始讲史蒂芬周如何咸鱼翻身,背后隐藏的便是史蒂芬周如何突破惯性思维重新找到突破口。

史蒂芬周重新赚到第一桶金,靠的是街头小吃“撒尿牛丸”。当两帮人马为了谁做撒尿虾和牛丸争执不休,史蒂芬周受到启发,提出干脆一起做撒尿牛丸的概念。

这一想法立即得到实践,同时,史蒂芬周也痛定思痛,真正意识到餐饮业还是要立足于产品本身才是正途。他选用了优质的牛肉,发挥鸡姐的特殊手艺,做出口感独特、富有创意的新产品。不再搞那些虚无高大上的概念,真正因地制宜,做出了物美价廉的街头小吃。

②通过自身优势,获得好资源、打造好平台,并不断进行优化。

史蒂芬周明白自身优势所在,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将撒尿牛丸进行病毒式营销和宣传,虽然不乏夸张之处,但本质上还是依靠撒尿牛丸的品质立足于市场。

在打响品牌后,史蒂芬周他用全部资源抵押贷款,准备在全香港开分店。但是由于竞争对手的打压,他根本找不到好的选址,如果要开店,那就是必死无疑。

所以史蒂芬周另辟蹊径,对产品进行优化处理——将传统工艺转化为现代流水线工业产品。和工厂合作用罐头对牛丸进行包装,并全面打入全香港超市。

这提醒我们,外在的资源人脉还有平台固然重要,但努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素养,这才是你成为强者的资本,也是你争取好资源和好平台的筹码。

③集中自身所有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是不断获取成功的助推剂。

有一种说法,叫职业发展中最好的能力策略是“一专多能零缺陷”:“一专”指抓住自己最擅长一项并充分利用;“多能”指有可能多储备几项能力可以搭配着使用;“零缺陷”指通过自身努力和对外合作,让自己的弱势变得及格即可;

史蒂芬周充分抓住自己专长,专门做管理方面的工作。同时,在具体工厂运营、商业投资等项目上则和专业人士进行合作。

而另一方面,史蒂芬周也一改当初恃才傲物,不尊重人的性格,和身边三教九流的混混们搞好关系,并充分利用这些混混会拉关系,重义气的优势,帮其在一线,做具体执行方面的工作。

通过分工合作,利用各自优势和资源,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这是史蒂芬周得以逆袭的要素,到了后期,其商业品牌不断地裂变、扩张是水到渠成地事情。


写在最后

《食神》作为周星驰后期的一部经典喜剧作品,有意识的突破了以往的套路,被赋予更多的现实批判及讽刺意义,哪怕在20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依旧不会显得过时,并能带给人许多思考和启发。这也是这部影片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33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