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如果,我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走?经典怀旧的爱情故事

如果,我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走?经典怀旧的爱情故事

《花样年华》是由王家卫执导,梁朝伟,张曼玉主演的电影,于2000年在中国香港上映。作为王家卫最受好评的作品之一,电影以缜密的镜头语言,令人惊叹的悬念安排,细致到无以复加的道具。给观众呈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爱情故事。

《花样年华》和王家卫经常使用旁白的方式推动故事的做法不同,这部作品的剧情是由镜头来推动的。

花样年华》被称为一部怀旧经典。就影片所讲述的故事本身而言,古老而又普通,没有什么新意,无非就是一个讲述婚外恋的爱情故事;就影片的情节来说,既不曲折也不扣人心弦,可以说简单而又平淡。那么,为什么这样一部故事普通、情节简单的影片能被人们称之为经典?关键就在于导演王家卫在影片中所使用的巧妙而别致的表现手法,通过这些艺术手法为这个普通的故事赋予了一个内蕴深广、新颖脱俗的主题,使这部电影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电影中出现的大量的室内景,做过摄影的人们都知道,连续出现的室内景会给观众带来压抑和沉闷。然而在花样年华中却几乎没有这样的感觉,原因是王家卫在拍摄电影的时候,运用了远,中,近三个景别来分别呈现场内的环境,使室内出现较大的纵深感。随着镜头在房间中摇动,也可以连续不断地展现环境,丰富背景的变化,扩大空间范围。从而跟随人物运动,使人物和环境结合起来表现,这样整个场景就会显得通透了。除了这点之外,室内房间里出现的镜子也是表现通透感的道具之一。在客观上给画面提供了额外的视觉空间,同时也会暗示悬疑的特征。

除了“通透”之外,影片镜头另一个特点就是”流动“。不管是旗袍下曼妙的身姿,还是晃动的灯,升腾的热气与烟,甚至是人物交错时候的光影,都呈现出一种连续而不急促的节奏。这又和电影中具有进行感的小提琴非常契合。

这种在画面里节奏与运动的韵律感,是让镜头充满魔力的关键。

说完镜头,《花样年华》的声音也是很值得一提的地方。


匈牙利美学家巴拉兹说过“声音将不仅仅是画面的产物,它将成为主体,没用声音的画面是死的画面,没用画面的声音是活的声音。”《花样年华》里的音乐,不但使影片带有浓重的怀旧气息,更使整部影片有了一种既浪漫,又暧昧的情调,散发出一种王家卫电影特有的唯美主义气息。影片中,周慕云与苏丽珍各自每天都有固定的生活习惯,这些都表现出一定的生活规律,所以主题音乐就会配合着影像,反复出现,而看似重复的规律动作中,细细比较观察其中的细微变化,会发现这种变化,其实是一种微妙的人生哲理:生活也许日复一日,依旧是这样,可是人生因为一些微小的细节,早已改变了它最初的样子。

当周慕云在云吞摊邂逅了苏丽珍,周慕云的世界里出现了苏丽珍这个微小的细节时,一切都改变了,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段感情,尽管这份感情最终带着一种悲伤落幕,尽管剩的只是一种缅怀。同一个音乐,同一个场景,我们可以看出周慕云与苏丽珍的心态和心境,经过时光的激荡而有所不同。

表面上,电影说的是中年的爱情;更深一层的,是对过去时代的怀缅;更核心的,是两个字,秘密。


王家卫谈到这部电影的时候,他说他认为“秘密”才是电影的主题。周慕云与苏丽珍之间的感情,与其称之为爱情或者暧昧什么的,不如称之为秘密。看到在莫高窟树洞的那段,大家也都明白了那里装载的是周慕云的秘密。而他心中的秘密,多少看过电影的人想起来都有些黯然神伤。

狄更斯在双城记里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谁的心里没有秘密,谁的心里没有一段花样年华般的往事。只不过电影最后的一段话提醒了我们,岁月会像积着灰尘的玻璃一样,隔在我们和往事的中间。如果能打破,我们就早已经回到了那个花样年华般的时代。

只可惜,谁也打不破。

可能这就是错的时间遇上对的人吧。


也许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曾抱怨过世态炎凉与各种苦难,也曾遇到过那个不属于自己的她。我们叹息时过境迁,也怀恋过去的时光。

但是其实仔细想一想,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也许这个时代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似乎也并没有那么糟,总会有一些不期而遇的小美好让你泪流满面。

愿所有有情人能在这个花样年华般的时代里被世界温柔对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32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