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魏广东|电影《囧妈》的心理分析

魏广东|电影《囧妈》的心理分析


应该感谢导演徐峥,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以网上免费观看的形式让我们看了《囧妈》这个电影,把我们的关注点暂时从肺炎疫情转移了一下,缓解了一下焦虑。这也恰恰是电影的作用,那就是电影能够把我们从现实的恐慌、紧张中剥离出来,获得短暂的放松。不要小看这短暂的放松,正是因为有了它,我们才能够重新充满力量踏向征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看一场电影犹如做一次心理咨询,或者更贴切的说是做一个沙盘。


电影是人类心理的表达,是编剧和导演的“沙盘”,电影中蕴含着人类共同的和导演个人的心理,因此分析电影的心理意义还是很有意义的。而《囧妈》这部电影则更有着强烈的心理意义(徐峥似乎对心理学颇感兴趣,《催眠大师》之类的电影就是他拍的吧)。下面我就是尝试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囧妈》这部电影。


一、情结,都是情结


情结是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简单地说,情结就是情绪的“结”,是我们成长中所产生情绪的积累。如果我们能控制自己的情结,它不会带给我们太多困扰,甚至还带给我们创造力;如果情结控制了我们的理智,它不仅会困扰我们,还会造成我们的心理疾病。举个例子,一个人有助人的情结,如果适度,那这个人就是热心肠,是暖男,是受大家欢迎的人;如果你过度助人,自己都不过日子去助人,那就属于有心理问题了。


(图片来自网络)

在《囧妈》这部电影中,妈妈(卢小花)为什么要“坐火车”去莫斯科?因为她年轻的时候经常“坐火车”去莫斯科,她是在寻找她当年的情感。妈妈为什么要去“莫斯科”?是为了演出。为什么要去演出?就是因为当年在“莫斯科”的一次“演出”因为迟到而未完成,现在需要去完成它。这都可以说是情结。妈妈这次去莫斯科的演出,演出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要去处理自己的情结。


这里就要谈到如何处理情结的问题了。我们有情结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有时候会让我们失去理智。怎么处理情结呢?简单的说就是“解构”情结。像《囧妈》里的妈妈坐着“火车”去“莫斯科”,沿途中肯定会回忆起很多往事,这种回忆就是一种解构。情结好比是一个冰疙瘩,每回忆一点就融化一点,融化的多了就没那么让人难过了。


这还验证了一个问题:人都是有自愈能力的。妈妈并不懂心理学,也不知道解构情结,但是她会自发地去做这件事情,处理自己的情结,让自己更健康。


(图片来自网络)


毫无疑问,囧妈最大的情结是其母亲的情结。


女性的母亲情结有两种,一种是对母亲角色的抵制,一种是对母亲角色的过度认同,其中后一种我们最容易认识到。有的女性对于自己母亲角色过度认同,自己的一切都是围绕“母亲”这个角色来安排,生活、工作、个人爱好,一切都不如做母亲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儿子,何谈母亲角色,因此对于母亲角色过度认同的女性会死死地抓着孩子,让孩子不要离开自己的身边,因为一旦孩子离开了自己,她就无法获得当母亲的感觉了。


对于这样的母亲来说,幸运的是,她们抓住孩子不放的努力往往都获得了成功。这样的妈妈培养出的孩子往往都没有太强的独立性和个性(当然也有一些强大个性的挣脱开了的,那都是很有能量的孩子)。妈妈什么都做好了,孩子不需要自己做了,自然也谈不上独立性和个性了,便一直依附于妈妈。妈妈成功了,孩子恋母了,这就是结果。不过这并不是全部,由于孩子还有一定的自己的需要,所以对妈妈的控制或者说自己对母亲的依赖又有点想逃离。于是,儿子就成了一个欲离还休、想留不甘的矛盾状态。


《囧妈》中妈妈对孩子的细致周到的照顾——喂水果,其实就是母亲情结的表现;儿子对母亲的依赖与逃离矛盾则是恋母情结的表现。



(图片来自网络)


那我们为什么对这个强悍的妈妈还有一些喜欢呢?至少我是有点喜欢的。原因应该在于我们这些实现了从母亲那独立出来的人对母爱的一种怀念吧,我想,那些正遭受着母亲控制的孩子看到这个强悍的妈妈估计就只有烦恼了。


最后简单说两句,荣格讲母亲的原型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慈祥,一个是吞噬,过度的保护便是吞噬。这个要从原型的角度去讲,就不多说了。


二、妈妈的婚姻为什么不幸


电影虽然没有全面描述母亲的婚姻,但是我觉得信息还是蛮多的。我们理一下,母亲的婚姻大概是这样的:妈妈是上海的知识分子到新疆(?)插队或者支边,在比较孤独迷茫的时候,一个放映员小伙子为了她单独放了一场电影,让女文青的她感到无比浪漫和温馨,于是心生好感,嫁给了那个小伙子。结婚之后,两个人文化水平不同,妈妈是留过洋的知识分子,爸爸只是个电影放映员,两个人没有共同语言,生活难免摩擦不断。更让妈妈痛苦的是,爸爸爱喝酒,而且酒醉之后会有家暴;而让爸爸痛苦的是,妈妈强迫性人格,什么都要条理、细致,大老粗的爸爸难以忍受。最后,爸爸在愤懑中酗酒,酗酒致病而辞世,妈妈则是从年轻的时候就把一切心理关注点都放在了孩子身上,以“为了孩子而活”来减轻她婚姻不幸的痛苦。


为什么我们常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不是婚姻结束了爱情,而是婚姻更注重现实和理性,爱情则更注重浪漫和感性。如果爱情的浪漫与感性能够顺利过渡到婚姻中的现实与理性,婚姻则会比较幸福,否则的话就会反目成仇。像《囧妈》中的妈妈与爸爸的恋爱就是过于浪漫,忽略了现实;过于感性,忽略了理性,等到结婚之后,浪漫回归现实的时候,矛盾便随之产生。这就是妈妈婚姻不幸的原因。


三、儿子的婚姻为什不幸


儿子婚姻的不行不幸则不同于妈妈。在电影中,儿子是有恋母情结的,这样的男性在找妻子的时候往往也会按照妈妈的样子去寻找。妈妈什么样子?妈妈干练、利索、照顾的无微不至。于是儿子找的老婆也往往有这样的特点。天下事还就是这么奇怪,恋母的男人喜欢强大的女性,而强大的女性往往也愿意找恋母的男人,或许是那可以满足她控制的需要吧。《囧妈》电影中的妈妈(黄梅莹饰演)长相和风格上还真的和儿媳妇(袁泉饰演)有几分相像。不知道导演是否有意安排,如果不是有意,那则可能是无意识安排了。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不是挺好的吗,一个恋母,一个愿意照顾,正所谓“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是人心是复杂的,恋母的男人也渴望独立,强大的女性也需要保护。于是乎,那个本来依赖于女性照顾的男人时不时要追求表现自我,那个本来喜欢控制男人的女人会埋怨没有得到保护。你说矛盾不矛盾?如此矛盾,生活能不拧巴吗?这便是儿子婚姻不幸的原因。还有,妈妈对于儿子生活介入太多——这也是恋母情结母子关系的显著特点——也是儿子婚姻不幸福的一个重要原因。


《囧妈》中,徐伊万空中说着要过自己的生活,但身体又离不开妈妈(媳妇)的照顾,就是典型的恋母情结的男人的特点。假如某一天,你真给这样的男人以独立、说了算的生活,也就是他寻死觅活找了一个小鸟依人的妻子,他必然也难以幸福,他会怀念被照顾的日子,因为他没学会如何做一个有担当的男人了。


徐伊万为什么没有孩子?儿媳妇方面的信息比较少。但是我估计还是有徐伊万的原因,他自己还都是孩子呢,怎么指望让他有心理能力当爹呢?


四、我们常常低估家人的承受力


最初,徐伊万不敢把自己的婚姻状况告诉妈妈,害怕妈妈承受不起。但后来当他把实际情况讲给妈妈之后,妈妈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反应强烈,比较坦然地接受了。


我们常常会低估家人的承受力,或者说高估了家人对自己的在乎程度。至于我们不敢向家人表明某些事情,归根结底还是自己不认可自己的行为,自己心理上接受不了。这个时候,家人就是超我的象征,我们的自我无法向超我交代,表现于外便是无法对家人交代。


说个似乎有点恶毒的观点,对于强母亲情结的母亲而言,儿子离婚是一个好事,至少满足了其把儿子拉回自己身边的潜意识愿望,烦恼都是表面的,高兴才是深层次的。



(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说句题外话。黄梅莹当年在《渴望》中演的王亚茹就是一个刁钻挑剔的女人,那会儿我们非常讨厌她。三十年过去了,她依然扮演了一个挑剔的女人,但是我们讨厌的感觉就不那么强了。为什么?一是我们大了,不怕她了;二是她老了,控制力没那么强了。


再有一点,《渴望》中高级知识分子的女儿王亚茹看不上工人家的女儿刘慧芳,《囧妈》中的卢小花和没文化的丈夫过得不幸福,我们原先是归结于她的刁钻挑剔。现在看来,这些并不是她的错,确实是不同群体之间的必然矛盾。王亚茹和罗刚就能很幸福,因为他们同样都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刘慧芳和宋大成应该就能幸福,因为他们都是工人。但是不幸的是,现实拆散了王亚茹和罗刚,一时浪漫情调撮合了刘慧芳和王沪生。复杂莫过人心,更何况还有众多的现实的不确定,所以世界就更复杂。​​​​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28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