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一部发人深省的影片 你是否拥有健康的亲子关系】

【一部发人深省的影片 你是否拥有健康的亲子关系】

今天是我来今日头条的第七天,更了那么多关于旅游的,都看腻了吧!(其实是没有很好素材写了)那今天更个影片分析吧。

《何以为家》是由黎巴嫩导演纳迪·拉巴基执导,赞恩·阿勒费亚、Yordanos Shiferaw等主演,黎巴嫩、法国、美国制作的剧情片。该片于2018年5月17日在戛纳电影节首映,2019年4月29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影片讲述了一个12岁男孩在律师的支持下,赞恩希望起诉他的父母,因为他们不能为他提供哪怕一丁点的保护和安全感。赞恩的父母很穷,他们负担不起抚养他的费用,这意味着赞恩不能获得身份证,所以赞恩是一个没有资格获得护照的黑户,无法去学校上学,甚至在紧急情况下也无法在医院获得救助。赞恩是家里的长子,为了养活自己和兄弟姐妹,他被迫工作为当地的杂货商送货,那个人对赞恩的妹妹有一种邪恶的兴趣。当他的父母把女儿卖给杂货商时,赞恩跑到了一个海滨小镇,在那里,赞恩遇到了埃塞俄比亚移民的哈瑞,是一个善良的人,她的生活比赞恩稍稍好一点点,哈瑞隐瞒了她有个一岁的儿子约拿斯,为了逃避雇主和政府部门的监视,她在工作时一直把孩子放在购物车上,她住在一间用塑料和碎石搭成的小棚子里,正努力攒钱试图买一张伪造的身份证。


当我看完这部影片,其实就让我印象深刻的小男主角赞恩。“孩子就应该是孩子本身,而不应该当成是“成为大人”的预备期”,确实这个12岁的孩子属实懂事的让人很心疼。在家时,他是一个承担家庭责任每天都要去打工维持家里的生存,并且还要照顾妹妹的“大人”;而当他离家出走后才发现,他还处在会被蜘蛛侠老人吸引的年纪。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名叫赞恩的小孩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是难民,生活在黎巴嫩也住在街头也没有上过学。当我们作为观众去看这位名叫赞恩的小孩在电影中的表现,确实会称赞他的演技真的很厉害,但当我们去查找资料发现他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一位难民时,是否会选择同情。自己经历过的人生变为电影出现在荧幕上,也难怪他那真实的表演,他那桀骜的嘴角,有些飘忽不定的眼神,以及那种和人互动时微妙的距离感,都让他的表演惟妙惟肖。也同样是因为他的真实的表演,才能真正地打动观众,获得高评价,所以也不得不称赞导演的选角十分的准确。


整部影片的视听语言风格是临场感很强的,就好比观众在主角身边看着他所经历的一切。影片中多处运用尾随镜头,从赞恩的身后看他所经历的事物,以及他所处的环境,这样更能够突出事件的真实感。而在这些尾随镜头当中,电影中所出现的画面就很容易被观众当成自己的视野,跟着主角赞恩一起移动,一起看到某个方向,因此这就让观众很容易产生角色与场景的代入感。在影片当中导演很好的将尾随镜头与手持质感的镜头运动,使得整个画面会随着主角的移动而抖动,因模拟了现实中人的视线,也增强观众强烈的真实感和代入感,从而去引发观众对整部影片的思考。


然而这部影片的拍摄手法还有一点是值得去学习的,那便是影片中很多场面都表演得很有张力。比如在妹妹被迫出嫁那一段,赞恩一家的纠缠,几乎让观众移不开视线。那是因为导演在他们打斗纠缠当中串入了很多的特写镜头,比如特写他们手中所拿的道具或者每个人的表情,但是这些特写镜头都是一两秒的短特写镜头,且在这一片段当中没有出先全景镜头,使得观众只能看到一系列范围很小的动作或物件,从而让每个镜头都不能完全的把当时所有的情景交代清楚,观众只能通过观察与思考,把每一个很短的特写镜头拼成一件完整的事件。然而这样的极有张力的画面,便使得观众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与电影当中,将观众带入影片当中,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本片影片中还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先是开头的“我要控诉我的父母”,再在影片的结尾和开头连在一起,而中间就在讲述他为什么要控诉自己的父母。这种叙述手法更能够夺得观众的喜欢,在影片开头一层层的铺垫,极易引起观众对剧情发展的好奇心,从而能够让观众会产生想要往下看的欲望,这才是一部电影该有的能力。


很多人都在说这部影片讲得更多的是控诉,赞恩控诉自己父母不应该把自己生下来,以及来显现出黎巴嫩地区的混乱。但我另有想法,的确影片当中提到了赞恩在控诉自己的父母,但想一想如果难民都去法庭控诉自己的父母问题是否会根本解决?虽然这个地方还是很混乱以及缺乏爱,但是在黎巴嫩这个混乱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一个系统的问题,而是极度复杂的,是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和阶层的问题,所以这部影片并非完全是在讲控诉父母的这个问题。影片当中出现的生育以及养育的问题是我们不能去随便评论的,因为我们没有处在他们的生存环境当中,只能从影片当中去了解,但不能盲目的去评论赞恩父母的生而不养,因为我们不敢确定赞恩父母真的对他没有一点的情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26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