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囧妈》:原生家庭矛盾的还原胜过喜剧形式,更值得肯定

《囧妈》:原生家庭矛盾的还原胜过喜剧形式,更值得肯定

首先先感谢一下欢喜传媒和字节跳动能够免费让观众在大年初一看到一部新的贺岁档电影,让我等影迷在春节档不至于太无聊,非常感谢。


熬夜看完了《囧妈》,只想说真的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影片的模式和囧系列的爆款作品《泰囧》是一样的:

《泰囧》是男主角为了和同事争夺油霸而忽略亲情和爱情,和拖油瓶一起走上坎坷的泰国之旅;

《囧妈》是男主角为了和快离婚的老婆争夺暖霸,而忽略老妈的感受,结果被迫和老妈一起走上坎坷的俄罗斯之旅。

两部影片都是非常自我而忽略家庭的主角,在一个老是捣乱的驴友的陪伴下,在旅程中实现成长和救赎的故事。

虽然两者在模式上是一样的,但个人认为两者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老实说,我觉得《囧妈》要比票房大卖的《泰囧》,要好。

国产喜剧电影在近几年突飞猛进的进步,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国产喜剧不再是演员尬演,观众尬笑,导演编剧没有设置合适的情境就乱套段子造成的满屏尴尬。无论是徐峥的囧系列,还是开心麻花的作品,又或者是韩寒的轻喜剧,大家都在往更为成熟的喜剧工业化道路上前进,常关注国产喜剧电影的朋友也能注意到,这两年基本上很少有那种让人看得尴尬,全是生搬硬套笑梗的喜剧电影出现在院线了,更多的是和剧情衔接自然,让观众捧腹的喜剧。

但这就是成功的国产喜剧电影么,个人认为不尽然,我很喜欢陈佩斯说过的一句话:喜剧的内核是悲。


在兼顾娱乐性的同时,优秀的喜剧不能只是简简单单地让观众笑过,笑过之后什么都忘了什么都没收获到,应该有更为深刻的内核在其中,应该让观众从中看到生活里自己的影子,并得到一定的反思,这才有价值,这也是我认为《囧妈》要比《泰囧》要好的原因。

《囧妈》对于母子、夫妻的人物关系乃至于原生家庭的影响,都做出了更为深层次的挖掘。如果说《泰囧》是喜剧性大过现实性,那么《囧妈》并不仅仅是一部喜剧作品,甚至说为了有更多的戏份去反应当下母子的矛盾关系,影片刻意地去削弱了娱乐搞笑的部分,这是需要勇气的。很显然,在大多数观众眼中,《囧妈》并不如《泰囧》那般讨喜,但无疑这部作品更具有沉淀性和探讨价值,下面我就来详细聊聊我对这部影片的看法。

一、对于母子关系的刻画

1、母子性格上的共性

电影里有一个细节:在徐伊万(徐峥饰)为了拿护照而扒火车的时候,列车员在徐妈妈一边干扰添乱的情况下脚忙手乱地打开了车门放徐伊万进来了,可谁知徐伊万还要跳下火车赶飞机去美国。徐妈妈气得骂道儿子疯了,列车员应和着徐伊万真把自己当蜘蛛侠了。刚责怪儿子的徐妈妈转眼间把火都撒在了列车员身上,责怪道列车员差点害了儿子,要是他早开门就好了,并怒气冲冲地离开了,徐伊万也紧跟其后,留下列车员感慨道:哎呦,我的妈啊,亲生的啊。

这里既是表达了母亲的护犊之情,同时也寓意着这对格格不入充满矛盾的母子,在性格上的某些地方也是一样的。这里导演用到了一个鲜明且工整的对比来将母子性格上的共性凸显出来了。

在影片一开头,妻子张璐是这么说丈夫徐伊万:你看,这就是我们俩之间的问题,你心里面长了一个幻想的老婆,她应该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该怎么说话,你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都这么多年了,你难道还没有意识到我不是你想的那个人吗?

影片中段,丈夫徐伊万对母亲说出了同样的话:你看,这就是我们之间的问题,在你心里面住着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他应该吃几块红烧肉,脸上的肉是横着长还是竖着长,什么时候要孩子,膀胱几点钟排水,你全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这么多年呢,难道你就没有发现吗,我并不是你想象中的儿子。

徐伊万嫌弃母亲发微信总喜欢用60s的语音方阵,却忽略了自己工作的时候也经常用语音方阵。很多时候,产生矛盾的同时,我们只看到并厌恶了对方性格上的缺点,却忽略了自己也有这样的毛病。


2、母子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

徐伊万无法理解飞机票明明比绿皮火车便宜,妈妈还要选择六天六夜不能洗澡的火车,原因竟然是每小时的单价不同;无法理解家里有了密码锁的情况下,妈妈还要找人加一把铁锁,徐伊万在内心里是轻视老一辈人的,所以一听说妈妈要去大剧院演出的时候,立刻就露出了老年人被骗去参加山寨演出的无奈表情。

母亲问他去美国干嘛,徐伊万:我出差你不要管了。

母亲问他为什么不要孩子,徐伊万:你不要管了。

徐妈妈的回应,永远都是:我是你妈,你不管你,谁管你啊。

徐妈妈也无法理解自己仅仅做了一个母亲关心儿子的责任,怎么会引起儿子如此的反弹?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细节,是徐伊万在火车外面冻了一整夜,回到车厢徐妈妈让徐伊万喝一碗粥,徐伊万所说的那段话:我刚才跟你说的我不喝,你听到了吗,如果你每次问我喝不喝的时候,我回答你不喝,然而你的心里又认定了我一定要喝的话,你又何必问我喝不喝呢?

这句话简直说出了我的心声,很多时候,父母已经认定了自己做出的决定,询问子女的意见更像是一种客套,恰恰也正是父母这种固执己见地为子女做决定,引起了儿女强烈的不满。

但我们心底都知道,徐妈妈在徐伊万冻得鼻青脸肿的时候,所询问的要不要喝粥,是处于爱和关心,而这种关心是有道理的。


3、无法割舍的原生家庭矛盾

无论是徐伊万还是徐妈妈,我们无法评判谁的生活方式是对是错,因为引出矛盾的源头,是爱,而且双方都很明白这一点。

所以,被妈妈说家里请阿姨是花钱买心安的徐伊万,在火车上依旧在想办法让母亲住更好的房间;

在面对火车上嫌弃泡面奶糖的儿子的时候,徐妈妈依旧偷偷地在儿子口袋里塞了一把大白兔奶糖;

这样的矛盾,用徐妈妈的话来说:她和徐伊万父亲的文化背景、家庭背景都不一样,所以过得并不幸福。

她和儿子的文化背景,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这基本上是所有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所以《囧妈》中所描绘得这些母子矛盾,才会如此地打动人心。

才会有影片的高潮,徐伊万对母亲的怒吼: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啊,我不是你养的一条宠物狗。我受够了你的教导,你的强迫症,还有你的疑心病。

以及徐伊万父母的婚姻悲剧。


关于原生家庭矛盾的诠释,影片结局徐伊万对妻子写的信,我觉得很棒:

一直以来,我们总是在争吵,可我们的出发点是对于彼此的爱,只不过,这份爱是希望对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应该是完整的,爱不是控制和索取,爱是接纳和尊重。

鸡汤么,很鸡汤。但在影片刻画出如此多的矛盾和细节之后,有了那么多铺垫之后,再看这段话,真的是总结得非常好了。

二、解读影片的喜剧效果


影片在喜剧效果上虽然有所削弱,但毕竟徐峥导演在执导喜剧电影方面早已轻车熟路,依旧在春节档为我们奉献了为数众多且并不尴尬的笑料,我盘点了一下影片中主创们所设置的笑料,主要还是依靠人物间的插科打诨,运用语言类的梗来产生喜剧效果,下面我来举一些例子详细说说(以下部分剧透,建议观影后阅读):

1. 成语误用,望文生义

这一点主要集中在徐伊万在火车上遇到的学古汉语的失恋美女口中,床上兴风作浪,老爸瓮中捉鳖,露水情缘,一丘之貉,留下徐伊万感叹一句中文真的是好过头了。成语乱用造成和观众预期不符的含义,形成鲜明的反差让观众错愕从而产生笑点,这也已经是喜剧电影中一个非常经典且常规的套路了。


2. 顺口溜

如果说成语误用是喜剧影片中的常规操作,那么类似相声中的顺口溜就是高难度的操作了,剧本上难度很高,在《囧妈》中我注意到有两处地方用到了这招,一个是徐伊万和郭贴(郭京飞饰演)坐在车里的时候,徐伊万说的:“我才被你妈逼得我妈逼着我让你做我助理”,念好这句台词还真的需要一定的功底和表演上的火候,而且台词上还有双关的味道,没看懂的朋友多读两遍台词自然会懂徐伊万口气中已经透露出对于老妈操控自己的不满了。


当然,还有徐妈妈运用数字梗玩的顺口溜:猫三狗四,横七竖八,不着四六,乱七八糟,一塌糊涂,这个梗也挺有创意的。


3. 期待落空

期待落空,违背常规的发展思路和顺序,让观众感到意外错愕而挑动笑感神经,这也是近年来喜剧电影里常用的套路。

徐伊万问妈妈不去演出会怎么样,徐妈妈直接说:会死,后来又来了一句:会死不瞑目。

又比如说镜头刚转向徐伊万用鹅卵石刮脸,下一秒又转向了有人用鹅卵石泡脚。

还有就是徐伊万刚气势汹汹地和徐妈妈说:你再管我,我就去跟娜塔莎生孩子的时候,娜塔莎转眼间就在车外和自己的男友复合了,徐伊万被瞬间打脸。


总的来看,《囧妈》的喜剧效果里不再有《泰囧》里那般密集的笑点轰炸,但笑料的安插依旧符合语境并很好地服务了主要人物,依旧处于水准之上。

最后,个人觉得影片的缺陷在于徐峥导演在表现内核和喜剧效果两方面的平衡还没有做到位,如果再仔细打磨剧本,相信可以将喜剧效果提升一个档次的同时,保留住喜剧更为深刻的现实意义。但瑕不掩瑜,作为囧系列的一次大胆尝试,还是应该肯定这部作品的。

(文/星夜行,文章写于2020年1月25日凌晨6点,为作者原创文字,图片截自于平台视频,谢绝非授权转载,侵权必究)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00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