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琵琶记》蔡伯喈与《灵与肉》许灵均对妻子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琵琶记》蔡伯喈与《灵与肉》许灵均对妻子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前段时间《牧马人》这部电影片段好像在网络上被很多人转发。经过百转千回我才知道这部叫《牧马人》的电影就是我几年前看的小说《灵与肉》改编的。在现在这个物欲主导的社会,突然出现了这样质朴而单纯的爱情与婚姻成为了很多年轻人所向往的东西。



电影《牧马人》与高明《琵琶记》

《牧马人》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谢晋执导的剧情片,由朱时茂、丛珊领衔主演,于1982年上映。讲述了许灵均被打成“右派”,来到西北牧场劳动,得到当地牧民的关怀照料,并与农村姑娘李秀芝结成连理,文革结束后,他放弃了到美国生活的机会,回到了已经成为他妻子李秀芝和儿子的身边,决定留下来建设祖国。


我们自然会为这样一个叫“许灵均”的男人鼓掌,可是古往今来像许灵均这样抵挡住金钱和优渥生活的男人可不多,自古以来多的是数不胜数的“负心汉”,男子负心的故事早在《诗经》中的《氓》和汉乐府中多有体现。男子负心主题则成为文学艺术表现的其中一个主题,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琵琶记》。《琵琶记》是元末戏曲作家高明创作的一部南戏,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一部经典名著,被誉为"传奇之祖"。《琵琶记》系改编自民间南戏《赵贞女》(即《赵贞女蔡二郎》),更早时还有金院本《蔡伯喈》。据记载,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情节大致。:蔡伯喈在与赵五娘婚后想过幸福生活,其父蔡公不从。伯喈被逼赶考状元后又被要求与丞相女儿结婚。当官后家里遇到饥荒,其父母双亡,他并不知晓。他想念父母,欲辞官回家,朝廷却不允。赵五娘一路行乞进京寻夫,最后终于找到,并团圆收场。


人生处处都有矛盾,遇到矛盾的时候就是选择的问题,但是几乎差不多的境遇为什么造就了不同人的不同的选择呢?同样是男人,同样的清贫的夫妻生活,蔡伯喈和许灵均又为何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一古、一今的故事我们看到了看似相同的命运而因主体不同而人生不同的走向。


蔡伯喈与许灵均对人生、妻子为什么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一、孝道、忠君的“绑架”与“自由的人生个体”的不同

虽然《琵琶记》是元末的作品,虽然是由少数人民掌握的政权,但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知识分子的“道德标准”却不减半分。

“伯喈形象,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性格和复杂心理;这种软弱性格与他恪守礼教伦理观念紧密相关。”(引自《<琵琶记>研究》)

蔡伯喈本来是喜欢和蔡五娘好好过婚后生活的,但是他的父亲蔡公不从。他逼迫蔡伯喈上京考试。当然男人读书搞事业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之后的问题就又反映了封建纲常的强大力量。蔡伯喈应试及第,中了状元。牛丞相有一女未婚配,奉旨招新科状元为婿。伯喈以父母年迈,在家无人照顾,需回家尽孝为由,欲辞婚、辞官,但牛丞相与皇帝不允,强迫其滞留京城。可以说他不娶牛小姐就是反抗皇帝的意志就是一种不忠的最大反映。他努力按照伦理纲常行事,但封建伦理本身难周全的矛盾却使他无所适从,所以他始终处于夹缝之中,难以两全。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大多不敢直面人生,不敢坚持意愿,不敢与不合理的现实作斗争,他们总是在压力面前回避退让,或是采取驼鸟式的方法自我安慰,或是在统治势力与封建伦理所允许的范围内寻找调和的办法,结果往往陷于悲剧的境地而难以自解。”(引自《<琵琶记>研究》)

然而,到了许灵均这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不再有皇帝了、还有那个“腐朽的封建纲常”也不见了。许灵均从小就被父亲抛弃,从母亲去世之后可以说他就是独立的个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是羡慕许灵均的因为他的选择是自由而独立的。他的一切选择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即可。他不会像蔡伯喈一样被忠君思想与愚孝所困扰。他在广阔无垠的草原自由自在,因为这样的生活是他所向往的。他和李秀芝结合完全是凭着双方的意愿,他告诉自己的父亲自己已经离不开这个女人了,他的父亲并没有阻拦。因为此时的许灵均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经过多年的苦难,许灵均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不是美国的锦衣玉食而是一个真正理解自己的伴侣和自由广阔的草原和有着清清的一个完整的家。也许自小没了父亲,他不想让清清也和他一样有着一个失去父亲的童年。爱和责任让他回到了那个家里。


二、过度的进取心与平和的人生态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引自《大学》)这是传统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也同时古代知识分子背在身上的沉重的包袱。多少人因为这个理想而迷失自我,就像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那样,书中多是因为“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而失去自我的人。这些人不能说是错,但是恰恰这样的枷锁让这些人在这样的体制下变得疯狂。蔡伯喈科举之路是顺利的,随之而来的就是不同的诱惑。地位、声望、美人、门第等等,这每一样东西都是出身寒门的不能抵挡的诱惑。我没有过多批判蔡伯喈的意思,这是作为正常有着上进心的男人都会迷失的。蔡伯喈一切都太顺利了,“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的诱惑让他不可抗拒。他也有过挣扎,有过犹豫。但是,最终他还是在犹豫中失去自己。他的回避退让虽然可以理解,但是绝不是他做出这样的选择的借口。

许灵均则是处于另一个环境中,他是在讲台上被来下台的。其实在被打成“右派”之前,他就已经非常满足自己的生活了。他觉得作为一个老师在那个年代已经非常知足了。后来的遭遇让他非常介意自己的身份,他被压抑了多年,他那个“右派”的帽子戴了多年。他也想反抗,他也不甘心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最终在草原上得到心灵的救赎,他被草原上淳朴的人们感动,他被李秀芝的温柔和“不介意”所打动。那一声“你是好人”恰似干涸的心所急需的水。她让许灵均彻底的感受到这么多年的等待是值得的。那个平等的看待自己人,那个不会因为阶级成分而远离的自己人出现了。她只想彻彻底底的过着一个平凡的日子,最终他得到了“平反”回到了他深爱的讲台。他过得很满足,他离开父亲给他的锦衣玉食的生活丝毫没有犹豫。他不像蔡伯喈那样有着那样功名利禄之心,即使有也被那个时代所磨灭了。在他没有解决自己阶级身份之前,似乎这样心思都是不允许的。那样一个年代里,许灵均与李秀芝相互扶持,他舍不得这样来之不易安定的生活。


三、意识形态的左右

蔡公、蔡婆去世后,五娘祝发卖葬,罗裙包土,自筑坟墓。随后五娘寻至牛府,被牛氏请至府内弹唱。五娘见牛氏贤淑,便将自己的身世告知牛氏。牛氏为让五娘与伯喈团聚,又怕伯喈不认,便让五娘来到书房,在公婆的真容上题诗暗喻。伯喈回府,见画上所题之诗,正欲问牛氏,牛氏便带五娘入内,夫妻遂得以团聚。五娘告知家中事情,伯喈悲痛至极,即刻上表辞官,回乡守孝。得到牛丞相的同意,伯喈遂携赵氏、牛氏同归故里,庐墓守孝。后皇帝下诏,旌表蔡氏一门。 我们看到情节上,蔡伯喈因为得到牛丞相和君主的同意和牛氏、蔡五娘一起回到故里。这里我们看到丝毫没有反抗的意识,最终蔡伯喈也是听从了君王之命令才敢于和蔡五娘相聚。高明只敢塑造一个“明君贤相”、“夫妻团聚”的故事。他依然没有写到蔡伯喈的反抗,也没有职责封建统治者。因为在那个年代写得“过分”反动怕是要有杀身之祸吧。




《灵与肉》的发表是改革开放之后,许灵均没有投入在美国混得“风生水起”的父亲怀抱,也大概有些意识形态在其中吧。时代的错误不能归结到国家和个人,所以张贤亮也希望知识分子们留下来,留在中国、建设中国。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对于外在诱惑,知识分子需要知道自己归属:中国人始终是中国人。那时的意识形态希望知识分子留在中国,留在这个充满希望地方。许灵均留下来了,因为这里有他的草原,有他的李秀芝,有清清。“大家”与“小家”让他舍不得这样的美好的地方,淳朴的草原、温暖的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287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