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两个威尔·史密斯,为什么都没能挽救《双子杀手》?

两个威尔·史密斯,为什么都没能挽救《双子杀手》?

从《大独裁者》中卓别林饰演的理发师和希特勒到《天生一对》中林赛·罗韩饰演的安妮与与荷莉,从《终结者:创世纪》中施瓦辛格饰演的老年版和年轻版终结者到《双子杀手》中的两个威尔·史密斯......从电影诞生以来,先进的电影人就一直在探寻“一人分饰两角”的可能性,由同个演员在同一部电影中饰演不同角色,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个看似简单的想法都起到了为不少电影增光添彩的作用,但是,在《双子杀手》中,由威尔·史密斯一人饰演的两个角色Henry和Junior,不仅没能为影片带来剧情上的看点,反而成了影片饱受诟病的原因之一。

并非120帧的错,两个威尔·史密斯成《双子杀手》最大失误


不久前,李安导演执导的新片《双子杀手》在中国内地正式上映,影片延续了上一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3D、4K、120帧的拍摄技术,在上映前就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关注。但是,和预期的不同,影片正式上映后却获得了两极分化的评价,拥护者认为《双子杀手》革新了电影技术,批评者则认为《双子杀手》中的情节过于老套。口碑平平的情况下,《双子杀手》的票房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根据猫眼数据预测,《双子杀手》的最终票房将停留在2.2亿左右,而这一成绩显然与片方预期相差甚远。

其实早在内地上映前一周,《双子杀手》就率先于北美上映,相比内地观众对于李安导演的态度,面对《双子杀手》,北美观众则显然严苛得多,imdb5.7分,mtc38分,烂番茄新鲜度25%,从北美几家权威性网站评价来看,《双子杀手》的口碑显然已经扑到谷底。在票房表现上,《双子杀手》,首周仅收入2000万美元,并且随即被《小丑》《沉睡魔咒2》等影片赶超,在不少媒体看来,糟糕的口碑将让《双子杀手》至少亏损7500万美元。

关于影片不尽人意的市场表现,不少人将矛头指向了《双子杀手》过于超前的技术规格上,的确,即使在美国影院中,也没有任何一家影厅能够放映完全版本的《双子杀手》——全美仅有14 家影院能够以120 和3D 的规格放映,但最多都只能提供到2K 画质,而非电影本身要求的4K 画质。技术规格上的曲高和寡让不少观众没能如愿体悟到李安导演的技术革新,但是,清晰度和帧数并非《双子杀手》被诟病的主要原因,影片之所以没能在观众中激起涟漪,所有的槽点几乎都集中在以两个威尔·史密斯为重心所展开的剧情上。

年轻时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在街头火拼、同台较量,这个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可能还不错的故事构想,却成了《双子杀手》中的剧情主线,实际上,《双子杀手》最初剧本的灵感来源,也确实源自于90年代达伦·莱姆克构思的一个概念,本有望被迪士尼公司制作出来,但受限于技术发展,最终这一设想不了了之。2016年,天空之舞(Skydance)制片公司从迪士尼手中买下该片版权,于是这个布满灰尘的剧本辗转到了李安导演的手上,在电影艺术和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的今天,这个如今看起来陈词滥调的剧情还会被观众接受吗?答案已经显而易见。

二十多年后,李安导演试图用他所倡导的“120帧未来影像”来拍摄《双子杀手》,但是,无论技术如何超前,都无法掩盖剧情上的老套羸弱。影片中的主角,是一名准备退休的51岁NSA特工Henry,而他面对的敌手,是比自己年轻且各方面能力都比自己更强的23岁克隆人Junior,这两个角色都由威尔·史密斯饰演。

确立好这两个主要角色后,影片开启了一场并不惊心动魄的猫鼠游戏,Junior追杀Henry,Henry试图反杀Junior,最终真相大白后两人达致和解……对于一部旨在营造戏剧高潮和视觉奇观的科幻动作片来讲,《双子杀手》建立在两个特工角色上编排的剧情显得非常单薄,而一人分饰两角的威尔·史密斯,更像是被剧情推着走的“牵线木偶”,纵使威尔·史密斯的巨星脸不至于让观众感到陌生无趣,但在一人分饰两角的设定基础上,剧情上的平淡无奇让整部电影始终缺乏一种感染观众的力量,而由CG生成的Junior从外观和内在上看都更像是一个人形复制品,与Henry之间擦出的火花极为有限,两个角色向外传递的情感严重失衡,无法让观众产生共鸣,将这样的故事摆在看惯了同一类型和同样设定的好莱坞观众面前,《双子杀手》所获得的差评便在意料之中了。

一人分饰两角,CG技术重生演员,好莱坞早有先例

《双子杀手》在票房和口碑上的失败,一方面归咎于影片平淡无奇的剧情,另一方面,观众早已对这一建立在一人分饰两角基础上的剧情司空见惯,回首过去的国产片,林青霞曾在《东邪西毒》中同时饰演慕容嫣和慕容燕,成龙曾在《双龙会》中饰演一对兄弟马友和玩命,而在去年张艺谋导演执导的《影》中,通过一人分饰子虞和境州两个角色,邓超也贡献了极为精彩的演技。

在工业化程度极高的好莱坞,一人分饰两角更是屡试不爽的设定,远可追溯到1940年由卓别林主演的《大独裁者》,在这部片中,喜剧大师卓别林同时扮演了两名重要角色,而在《大独裁者》之后,好莱坞电影更广泛延用了这一设定,《天生一对》《传奇》《双重人格》《宿敌》等影片均出现了“一人分饰两角”的剧情设定。上述电影与《双子杀手》中采取的一人分饰两角的方式并无二致,甚至,与《双子杀手》疯狂烧钱的行为相比,一些电影往往没有使用CG技术,而能用有限的成本,将一人分饰两角这一并不新鲜的设定营造出非凡的效果。

以2014年上映的影片《双重人格》为例,影片改编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同名小说,由出演《社交网络》而一炮走红的杰西·艾森伯格主演。在片中,杰西·艾森伯格饰演一位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西蒙,他被人忽视、被人欺负,甚至只能躲在家里用望远镜偷窥,直到一天一位同样叫西蒙的人出现,两人外貌身形完全一致,性格截然相反,后者风趣健谈,锋芒毕露,是人群中的焦点……

《双重人格》正是从“人格分裂”这一设定出发,引出了两个从外貌上看别无二致的角色,但是两人的性格行为却完全相反,在这一设定基础上,通过主演杰西·艾森伯格游刃有余切换自如的演技,在向观众展现二人激烈博弈过程的同时,《双重人格》又引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以及个体所面对的压力等议题,影片在不乏惊悚情节的同时又处处透露着黑色幽默,与《双子杀手》相比,两个角色通过一系列心理交锋最终走向一体的过程,显然更加合理也更具说服力,一人分饰两角不再是外在的噱头,而真正构成了推动剧情向前发展的重要元素。

以《双重人格》等为代表的由一人分饰两角的电影,在胶片时代更容易实现,是土法造车的典范,影片几乎没有使用现代的电脑特效技术,而是通过分别拍摄两个角色的戏份,后期再由剪辑合成,给观众造成一人分饰两角的效果。实际上,随着特效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人分饰两角如今也变得更加简单易得,电影人不用再像过去那样土法造车,去依次拍摄两个角色的戏份,相反,通过动态捕捉和CG技术相结合,由同一演员饰演的两个角色可以同时出现在监视器中,甚至为了剧情需要,再造一个更年轻的虚拟角色也并非难事,在《双子杀手》之前,施瓦辛格主演的《终结者:创世纪》就曾有过类似的尝试。

在2015年上映的《终结者:创世纪》中,老年T-800和年轻T-800同时现身,两人的打斗戏份也是整部片最大亮点。两个角色虽然均由施瓦辛格主演,但只有老年版T-800的角色是由施瓦辛格亲自上阵,另一个年轻版T-800则完全由数字特效打造,“我的戏都是自己演的,不过年轻的那个只是用了我的脑袋。”谈及用数字特效打造的年轻版自己,施瓦辛格如此幽默解释道。

为了还原30岁时的施瓦辛格,《终结者:创世纪》剧组的特效团队首先找到了澳洲健美运动员Brett Azar,在所有候选人中只有他的身形与年轻时施瓦辛格相似度最高,在拍摄时,Brett Azar负责年轻版施瓦辛格的走位,与此同时特效团队则负责扫描年轻时施瓦辛格的脸部资料,以此搭建数字版施瓦辛格的模型,随后再使用动态捕捉的技术捕捉施瓦辛格的面部动作,并将数据投射到数字版模型上,通过这一系列过程,不仅能在数字版施瓦辛格身上渲染出真实的皮肤效果,甚至脸部的皱纹、毛孔也清晰可见,由此促成了两个施瓦辛格的同台较量,让不少《终结者》粉丝大呼过瘾。

结语

作为电影拍摄中最常见的设定之一,一人分饰两角不应该是创作者拍摄电影的目的,而应该是完善故事情节、丰富电影内容的手段。随着未来CG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预见观众会看到越来越多一人分饰两角甚至一人分饰多角的电影出现,相应的只有围绕这一设定在剧本环节不断创新,防止影片剧情落入俗套,才能避免《双子杀手》所遭到的挫败。

— THE END —

作者 | 迈克李

编辑 | 都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199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