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阳刚、果敢、勇猛:张彻和他的抗战电影

阳刚、果敢、勇猛:张彻和他的抗战电影

张彻

纵观香港战后的抗战电影,尤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一位导演不得不被提及,那就是“阳刚美学派的倡导者”——张彻。在他辉煌的武侠导演生涯中,却集中拍摄了五部抗战电影,这些抗战电影展现出一种异于香港同时期出现的抗战喜剧、抗战爱情及抗战历史片的风格和气质。他把男性的果敢、赤裸的肌肉和勇猛的武打动作当做影片的表现重心,呈现出一种另类的阳刚风格派抗战电影。

张彻与抗战电影的缘起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张彻导演以《大刺客》《独臂刀》等一系列武侠电影,奠定了其在香港一代武侠宗师的称号。1976年,张彻执导的影片《八道楼子》,成为他拍摄抗战影片的滥觞之作。随后,张彻陆续拍摄了四部此类型的影片。这些影片无一例外地都表现了日军侵华期间,中国军队和民众反抗日军暴行、保家卫国的历史事件。

《独臂刀》

那么,是什么促使张彻由武侠动作片的世界转向了对抗日题材电影的关注呢?这和张彻的政治身份密切相关。这一切疑问都要从张彻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环境及人生经历说起。

张彻,本名张易扬。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十四五岁的张彻正读中学,受当时环境的影响,他也随同学参加抗战,到四川做流亡学生,完成中学学业,后凭借家庭的军政界背景,进入了重庆的中央大学,读法学院政治系。

但当时的学生风气左倾,都忙于救亡运动,张彻也受其影响,无心向学,一度热忱搞音乐,后辍学加入社教工作队。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张彻又回到当初读政治系的轨道,并受到国民党政要张道藩的提拔,被任命为文化运动委员会的专员。1949年,国民党内战失利, “出于对自己政治操守的考虑, 他接下了去台湾拍《阿里山风云》的工作,顺道去了台湾,后得蒋经国提拔,成为总政治部的专员。”张彻初入官场不久,便识尽政治权利斗争的内幕,于是,内心萌发脱离政治的念头。

对于这时期的何去何从,张彻这样描述:“搞电影吧?在台湾搞,又怎能摆脱政治关系?故此,我从头就没有打算过在台湾从影,要从影就要离开台湾。去大陆,在当时有政治操守的问题,故只有去香港一途!于是,我以非党员不能任职国防部为由,辞职来港。”

由张彻青少年时期的这段成长经历可知,张彻少时便是一位怀有强烈爱国之心的热血青年,抗日战争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在其生命中留下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在他后来拍摄的武侠片和抗战片中,经常出现的血腥、厮杀、打斗、死亡等暴戾的一面,对这些场面刻画的真实性,足以说明战争时期的经历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国民党内的任职经历,使其深刻认识到自己对电影的热爱远胜于对政治的追求,为摆脱政治影响,张彻无奈之下选择去香港。受早年党派身份的影响,张彻拍摄的一系列抗战电影中,多是站在国军的立场,颂扬国民党在抗日战场上的无畏牺牲和坚强领导。

由此可见,张彻远离台湾香港从影是无奈之举,而青年时代又受到抗日战争的深刻影响,使他在后来的电影创作中多次涉及抗日题材。

张彻对抗战电影的表现,还源于他对电影中的“暴力”一词的独到领悟和特殊解读。他提到:“电影是表现人生的,人生中有暴力,电影中当然会有反映”。而抗战题材又是容纳暴力元素的集合体,张彻不自觉追求暴力的潜意识,在《八道楼子》、《上海滩十三太保》等抗战电影中都有充分的体现。血腥、打斗等暴力场面,在他绝大部分影片中都能找到影子。

张彻的五部抗战电影

进入了1970年代后期,张彻导演在拍摄武侠动作片的间歇中,开始关注抗战题材电影的制作。

从1976年的《八道楼子》开始,陆续又拍摄出《海军突击队》《上海滩十三太保》《大上海1937》以及《过江龙》等四部抗战片。其中《八道楼子》《海军突击队》《上海滩十三太保》在台港地区拍摄,后两部在内地拍摄。这种空间地理转向,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其对抗战电影的表述。

《八道楼子》

1976年上映的《八道楼子》,是张彻导演拍摄的第一部抗战电影。本片由他自己组创的长弓电影公司制作,邵氏负责发行,集合了姜大卫、狄龙、陈观泰、傅声、戚冠军、白鹰等众多明星。影片讲述了抗战期间,国军七人誓死守卫军事要点——八道楼子的故事。1933年4月,日军攻占北口,七位国民党勇士以无比顽强的精神,抵抗配备飞机大炮的日军联队。七人虽然负伤,但仍力战五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先后壮烈牺牲。面对誓死抵抗的七位战士,日军将领亦为之肃然起敬,立碑“支那七勇士之墓”,纪念力战而死的壮士。

影片开始便是日军与国军的战役,经过一场厮杀后,与敌军对抗的国军只剩下七人。他们立志要凭一己之力守住八道楼子这个重要据点,七人经历了伪蒙军两次偷袭和日军的两次大战,杀死了成百上千的日军和伪军,表现出他们视死如归、保卫国家的举动和信念。导演对影片中人物的刻画采取了人物群像的方式,并没有突出表现其中某一个人。影片在表现战役的间歇处,用穿插闪回的方式分别向观众介绍了七位英雄的身份、背景, 以及他们参加国军抗战的原因。这场坚守八道楼子的艰难任务,被七个英雄坚实的胸膛和肩膀扛住了, 影片结束时七位英雄都倒在敌军的刺刀下,即便死了也要守住青天白日旗的决心让观众潸然泪下。

在张彻拍摄的一系列抗战电影中,一般都倾向于以群像的方式刻画人物,他似乎丝毫不吝惜片中男主人公的死去,他们的牺牲成就了最后抗争的胜利,这种表现在《八道楼子》中尤甚。

本片于台湾的台中取景,台湾军方还派出支援部队、坦克车、大炮、飞机等协助拍摄,并邀请了一批抗日将领担当顾问,可见影片制作的严谨程度。本片之所以选择在台湾拍摄也是出于当时两岸三地政治因素的考虑,张彻把表现抗战的党派设定为国民党,加之张彻和蒋经国的特殊关系,使得该片拍摄伊始便获得台湾政界、军方和电影节等诸多方面的重视。影片上映后,于同年获得第十三届台湾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奖项。

《海军突击队》

或许是受金马奖的鼓励,张彻导演紧接着在1977年,再次拍摄了抗战电影《海军突击队》。本片依然由张彻自组的长弓电影公司出品,邵氏负责发行, 邵逸夫监制, 汇聚狄龙、傅声、姜大卫、刘永、戚冠军及施思六大巨星领衔主演。影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侵占上海为背景,讲述中国海军和日本海军在海上的较量,尽管中国海军力量薄弱,但最后仍取得了胜利。他们混进日军炮艇内部,拉开手榴弹炸毁了日军强大的舰艇,与敌人同归于尽,以牺牲个体的方式成就了战争的大局。

本片是张彻乃至整个香港抗战电影中鲜少表现海、空协力对抗日军的影片,适时地补充了中日战争中除陆地以外的其他抗战方式。我军明知日军装备强大,依然勇于冲向前,而不是掉头躲避,这种忘我的反抗精神直到现在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上海滩十三太保》

进入1980年代,张彻编导了《上海滩十三太保》。该片是根据历史上真实的“高陶事件”为原型创作而成,由长河电影公司出品,演员阵容异常强大,云集了王羽、陈观泰、姜大卫、狄龙、李修贤、刘德华、戚冠军等大牌明星。该片讲述了以国民政府外交部亚洲司长高宗武为原型的高先生和以上海大亨杜月笙为原型的沈刚夫、万墨林等上海十三太保护送密件前往香港而与日军进行的抗争故事。影片的时间集中在一夜之间,随着高先生躲避地点的不断转移,敌我双方的追逐和对抗场面接连出现。影片从头至尾,一直处于两派人物的血腥搏斗中,对抗情节丝毫未停,十三太保们轮番上场,一个死去,另一个及时出现,节奏控制的恰到好处,不失为一部较好的抗战动作片。

1986年,张彻首次来中国大陆拍片,连续拍摄了《大上海1937》和《过江龙》两部影片。在演员方面,选用内地一批京剧武生担纲主演,有徐小健、董志华、王响伟、穆立新等,都是筋强骨壮的年轻人,腰腿功夫扎实,功架潇洒漂亮,颇为新颖。

《大上海1937》

《大上海1937》由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和香港三羊影业公司出品,演员大都是内地影星,影片根据历史上的真实事件改编。1937年, 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国,同年8月占领上海。1930年代的上海,由于租界的影响,黑社会颇具势力。在这民族危难的关头,几个黑社会头子,所谓的“上海三大亨”各自有着不同的表现:年纪较大的黄金荣闭门谢客,称病不出;举足轻重的杜月笙出走香港;杜月笙的结拜兄弟张啸林则当上了经济汉奸,大发国难财。他们对待日军的三种态度影射了当时很多中国人的心态,有人革命,有人投敌,部分人保持中庸,赤裸裸地描绘出了战争时期不同人们对待战争的不同立场。

该片在香港上映后,票房惨淡,观众的反响也一般;相反,该片在内地上映后,却取得了异常火爆的反映,票房飘红。其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年轻一代的香港观众生活在远离内地的港岛,并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也无法和战争时期的人们感同身受,因而无法形成认同;另一方面,由于这批演员全部都是张彻选自内地的武生新人,他们在香港鲜为人知,影响和号召力不足,致使这部影片在香港票房萎靡。

《过江龙》

1987年,张彻制作了影片《过江龙》。该片由香港的长河和内地的峨眉电影制片厂出品,依然沿用《大上海1937》的原班主演。影片讲述了1936年的四川地区,成都川军师长刘绍基与日本侵略者暗中勾结,欲纳川剧名旦花云舫为妾。同剧团的穆小楼和曹玉昆皆心仪花云舫,玉昆为保护云舫惨遭杀害,小楼刺杀刘绍基为国除害,并协助云舫成功逃到重庆,自己则牺牲了宝贵的生命。在张彻拍摄的抗战电影中,第一次出现了女性主角,男人们为保护女主角花云舫免遭卖国贼军官的侮辱而大打出手,最终杀死汉奸刘绍基。影片借拯救女主人公的机会,除掉了卖国者刘绍基,在某种意义上保护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达到了反抗日军的目的。此外,影片开头罗文演唱的歌曲气势豪迈、曲调优美,如同江水一般绵延不绝,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彻导演在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中后期摄制的五部抗战影片,穿插在他的武侠动作片的拍摄之中。纵观这些抗战影片,或多或少受其武侠片的影响,与之呈现出一些相似的特征。

抗战电影和武侠电影的内在联系

武侠片导演张彻拍摄的抗战电影,尽管在他一生执导的近百部作品中所占寥寥,但对20世纪七八十年代拍摄的香港抗战电影来说却意义非凡。

张彻的武侠片和抗战片表面上看毫不相干,实则联系紧密,单从二者在影片内涵、人物形象、动作设计中就可窥得一二。

首先,在影片内涵方面,张彻的抗战电影和武侠动作片有着很深的内在联系。抗战电影本身饱含了创作者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尤其在张彻的抗战电影中,这种情感借男性阳刚身躯和勇猛的行动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八道楼子》中七位爱国志士面对强敌进攻,为力保军事据点与日军厮杀到最后一刻。其中一位战士,在被日军用枪扫射后,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扶起那杆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人倒旗帜不倒。反观张彻的武侠动作片,虽然未曾涉及国与国、族与族之间的纷争,但片中表现的江湖恩义,一样让侠士们不惜性命,舍身维护。如《独臂刀》中的方刚 (王羽饰) 大侠便是一个例子。

香港,作为一个曾经的殖民地,从一个渔村演变成一座大都市,无论政治、经济还是社会风俗方面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它始终生存在一个没有归属感的状态下,这种没有归属感带来的不安和焦虑又让他们试图去寻找一种精神家园。所以, 香港的武侠文化为什么如此发达,实际上就是在殖民文化中寻找一种爱国自尊的心理平衡”。这很好的解释了张彻早期的武侠动作片和后期抗战电影的渊源。因为,在本质内涵上,两者都有着对传统国族文化的共同追求——侠义和爱国

其次,在人物刻画上,张彻的抗战电影和武侠动作片的主角多为男性,他们为报国恨、家仇和强敌展开激烈对决,最终拯救家、国于危难之间。相反,女性形象却鲜少出现。

张彻曾说:“女性电影自有价值,但动作片必属男性电影,之所以有这样的偏见,是因为自古以来皆由男性负责战斗任务,现代虽有女兵,也只是辅助任务,并非从事战斗,也未有带兵打仗的女军官,从总司令、军长到连长、排长都没有”。张彻导演在自己的影片中,严格遵守了这一创作上的“偏见”。

《大刺客》

无论是在《大刺客》《独臂刀》,还是在《八道楼子》《上海滩十三太保》中,两类电影都是以硬朗、阳刚的男性作为主要表现对象。电影“画面中充斥着各种武打招式、袒胸露肉, 并且动辄见血:喷的,射的,涌的,淌的,血肉纷呈,令人眩晕,而女性被排挤到边缘和配角的地位”。即便部分影片中出现了一两个女性角色,她们也仅仅只是作为交待情节的配角人物出现,绝不会成为影片重点表现的对象。在这些影片中,女性的存在,甚至给男性带来了危机,像《独臂刀》中的齐佩儿一气之下砍掉师哥方刚的右臂;《过江龙》里,花云舫的存在对片中男性来讲本身就是一个难逃的厄运,男主角曹玉昆为保护花云舫而惨死在敌人手下等。

所以,这两类电影中多由男性背负大至国家,小到帮派、个人的危难和责任,他们为解决各自的困境和强敌展开激烈打斗,最终逃脱困境,取得胜利。

另外, 张彻影片中的男性英雄大都具备一种悲壮感。无论是战场上的英雄,还是江湖中的英雄,都时刻流露着对生、死的表现和讨论,他打破了影片中英雄不死的神话。

像影片《大刺客》《八道楼子》等,英雄虽然以一己之力杀死了众多敌人,但是,影片最后依然难逃被对手残暴杀死的下场。镜头下的英雄情感炽热,男性性格强猛而少转折,面对强敌时多以悲剧收场。

张彻影片中的英雄正和他自己升任导演的历程一样, “由于怀才却不见用于当世,空有满腔赤诚,但受制于环境的局促与命运的捉弄,所以在雄伟豪放中,总带着一丝悲怆和愤慨”。虽然在他诸多的作品中,抗战影片没有引起人们足够多的关注,却仍能从侧面反映出张彻作为一位武侠导演的男性英雄气概和强烈的民族情感。

第三,在动作设计方面,与其武侠片相似,张彻的抗战电影也倾向于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对抗和赤手空拳的功夫

如影片《大刺客》中,聂政掏腹剐目的动作设计血腥悲壮;在《金燕子》片中, 金龙帮的分尸之刑、剖腹挖心等设计,更让观众感到触目惊心。影片中更有被诬偷鹅的孩童利刃切肚、其父遭刀口贯腹等场面,而这些受害者无论自残或遇害,也往往是被剥去上衣, 裸胸露肉地展示鲜血淋漓的伤口,强调出张彻的一贯动作设计的特色。即便在抗战电影中男性主角们使用了手榴弹和手枪、机枪等现代化武器,但英雄们在最后一刻往往都是抡起刀剑和敌人对决,英雄最终血溅全身、英勇倒下。或许只有冷兵器的动作设计才会把男性阳刚的一面发挥到极致。

《金燕子》

而现代化的手榴弹、手枪,会让英雄们死的太迅速,他们还未展现勇猛阳刚的动作便已倒下, 这不符合张彻塑造英雄人物的程式, 故而倾向于刀剑和拳脚的冷兵器动作设计。张彻导演在谈到“赤膊上阵”时, 说到:“这种动作设计表现了男性的豪勇, 因为英雄常不免以一敌众,展示强壮的肌肉,可以增强其说服力”。

从整体而言, 这两类影片的“武打动作主要是硬桥硬马, 注重男性的雄健感, 以及血肉暴力感, 壮男裸胸露肉, 是张彻影片的招牌”。张彻在影片中,集中较大段落表现男性角色的武打动作、场面的阳刚路线,大大扭转了以往港片的柔弱风格, “开创了此后长期以男星为首的港片主流倾向, 这方面的影响是胡金铨及其他导演不可及的”。香港影评人石琪评价张彻说:“他是香港电影的一代枭雄,大开杀戒,亦是破旧立新的造反派革命家”;香港文学家李碧华评价张彻武侠片时说:“虽然他的电影血腥、暴戾、阳刚、一切的厮杀均漠视人类的生理结构与体能, 十分神话。但张彻导演的电影肯定浪漫。”

结语

纵观张彻近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观众除了看到表面上的刀光剑影、血腥暴力外,也不能忽视深藏在武侠片和抗战片背后的内在联系,对家国情怀的关注、对男性英雄的刻画以及片中独特动作的设计等。无论是在武侠动作片还是抗战电影中,都汇聚了对男性、英雄、生死、血腥、忠义等因素的表述, 这恰恰和其武侠电影的表现如出一辙,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作为武侠片一代宗师的张彻,为何屡屡在电影中涉及抗战题材。

正是因为张彻的抗战电影带有其武侠动作片的阳刚、暴力, 使得他的作品与香港同时代的其他抗战电影呈现出迥异的特色。从他的作品里面, 我们更能够感受到抗战电影中, 男性勇猛抗敌的爱国精神和誓死保家卫国、舍身取义的高尚情怀。可以说, 张彻的抗战片扩展了香港抗战电影的表现范围,极大程度上渲染了影片的血腥、暴力氛围,也把男性英雄的抗战形象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他为香港抗战电影做出的贡献不可忽视, 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作者简介:

姜庆丽

1989年生,山东临沂人,电影学博士。2019年6月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现任教于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

责编 | 火娃 沈伶

E N D

商务及相关合作联系 ◇gangqinshi01 (添加时请注明身份)

已同步入驻以下平台

今日头条 | 企鹅号| 百家号 | 微博

一点资讯| 界面| 搜狐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165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