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这或许是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华语电影之一

这或许是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华语电影之一

推荐电影

微米是认真的

每当人们看到如今2019年的金马奖的难堪势态的时候,大部分的人都是怀着吃瓜的心态,只有一些影评人会扼腕叹息。

因为但凡是对这块有相对了解的人都知道,金马奖闹到如今这一步不仅仅是某一方的损失。它既不仅大陆电影的损失,也不仅是台湾电影的损失,而是整个中国华语电影市场的损失。


两岸的电影人们明明可以在这个一年一度的电影盛会上进行互相交流和学习,让华语电影更近一步,但现在就因为政治上面的纠纷,导致现在停滞在了这一步,无法向对岸的人学习经验。


大多数人说起台湾导演,第一个反应过来的应该是李安导演,但是实际上,在台湾,除了李安之外,还有一位相当了不起的导演,在前不久外媒BBC公布了评论人票选的百部最优秀的外语片(非英语片)中,这位并不高产的导演居然有两部电影都赫然在列。

与之齐名的是张艺谋的《活着》,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李安的《卧虎藏龙》。


这两部电影都值得好好的说一说,而今天,小编就先给大家介绍其中一部豆瓣评分高达8.8分并位列豆瓣电影总榜TOP250,但许多大陆观众并没有完整的看过的一部,号称华语电影史上最优秀的电影之一的优秀电影。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这部电影的时长,不管是放在华语电影里,还是放在世界影坛上都是属于相当长的,237分钟,足足近4个小时。


小编不是很清楚那个年代的电影院安置情况,但是想来想去,连续四个小时,想要紧紧的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使其始终集中在电影上,这无论对于导演来说,还是对于进入电影院的人来说,确实也是一种挑战。

只不过片子的年限比较早,那个时候应该还不存在现在这样子的电影业空前繁盛,到处都是电影院的情况。


不得不说,就算是小编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也没有能够耐得下性子一口气看完。这部电影长达四个小时,小编也是花了2到3天的时间,每天看一部分这样看完的。


20世纪60年代初的台湾,来自四面八方的外省人操着他们各自浓重的口音在这个城市奔波忙碌着。随军逃到台湾的家眷们形成了一个个被人们称为“眷村”的小村落,在这样一个城市里,小四、小明、小马、老二、小猫王、飞机、滑头、小虎、小翠……他们成长着,并且拉帮结派地出来混,“小公园帮”和“217眷村帮”逐渐成了势不两立的对头。


在台北,建国中学夜间部的男生小四是个置身学校帮派对立之外的好学生,父亲是奉公守法的公务员,母亲在小学代课,1949年从大陆迁来台北。家里共有5个孩子,小四是家里的老四,所以被叫做小四。


小四与家世不幸的女孩小明十分投缘,暗生情愫,“小公园帮”的老大哈尼也倾心于小明。小明父亲早逝,母亲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她过早地成熟,同时周旋于几个男生之间。数学考试,因滑头抄袭,后来爸爸去学校交涉,但最终因为不满于学校领导的官僚腔调而与学校领导发生争执,小四被记大过。哈尼回到台北,要小四好好照看小明。


由于帮派之间的纷争,哈尼一个人去对抗“眷村帮”,结果被对方的老大山东推到了汽车轮下。小四参与了围剿“眷村帮”替哈尼复仇的行动,山东被杀。小四父亲涉嫌政治被迫写交待材料并被解聘,受到迫害,近乎神经质;母亲受牵连被免掉了教职。小四因为冲撞校方被勒令退学,准备努力学习考日间部的插班生。


小明的母亲到马司令家帮佣,马司令的儿子小马是小四的朋友,是一个早熟但够义气的少年,小明因母亲的原因住在他家。家庭和学校所发生的事件让小四难以承受,他觉得小明变了,而小明与小马的交往又使小四陷入友情和爱情的矛盾中,他与小马吵翻。


中间这位演员是小马的扮演者,演员名叫谭志刚,若是长到现在应该也是迷人的大帅哥,可惜在电影上映两年后就英年早逝,年仅18岁。


在牯岭街的旧书市上,小四看见了小明,再次向她表明心迹,而小明却断然拒绝了。失去控制的小四接连向小明捅了7刀,小明当场死去。小四被拘捕,初审被判死刑,由于此是国民党当局迁台后第一宗少年杀人案,各界纷争后,台湾高等法院更审为15年徒刑。




小猫王录了他唱的英文歌《阳光灿烂的夏日》送给小四,却被警员随手丢进垃圾桶。电影就此结束。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是一部改编自台湾青少年真实杀人事件的电影作品,同时,这也是一幅漫长而复杂的人生浮世绘。


小编很少遇到这种电影。这是小编少有的在动笔之前不知道何处下手的电影。他的具象和表象如此的复杂,长达四个小时的电影时间里包含的意向又如此众多,更别提那些,你可能尚未发现的隐藏在深处的细节和隐喻了。

换句话说,想要简单的通过廖廖两三千字把整部电影分析完,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电影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多达十几个,除了主演,张震饰演的小四之外,几乎每个人物都可以拎出来单独写一篇人物总结。

换句话说,电影本身并没有设定一个绝对的主角,大部分的人都只不过是在这条漫长的故事线上,忠诚的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也对应着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类人物。


整部电影,观看的过程中,仿佛是陷入了一个漫长又沉重的梦境,可偏偏这梦境真实又晦涩,既有青春期的白衬衫,又有魔幻现实的拷打。

如果有一部电影看完后,走出来,许久不想说一句话,那很可能就是本片。看到小四,好像看到自己,静坐的几个小时,却像渡过一生。偷来的手电筒,照亮在黑暗之中,一闪一晃,最后又重新放回拍摄剧场。被搁置在虚构之上的希望。


片中的人物和细节太多了,这部电影说是在讲一个少年杀人事件的始末,实际上是在讲人生。不可能一言以蔽之的分析完,但是看完之后绝对感触颇多。

说到这里,不禁要再次感叹一下时代的变迁和变化,以及人们对于影视的评价的问题。如果说这部电影放到今天的话,毫无疑问,电影中会引发相当大的争议,就是在于男主最后杀死了选择了别人而没有选择他的女主。


如果放到2019年的今天,这个问题一定会被别人提出来,然后在网络平台上面尽情地鞭笞。尤其是你能很明显的看出杨德昌导演在整部电影当中,虽然尽量保持客观公正,对每一个人物都没有什么感情偏向,但是你仍然能看出导演对于小四这个人物本质上是同情的。


如果放到今天,这还了得吗?导演恐怕立刻就会被许多道德红卫兵打成三观不正的代表:你居然为杀人犯说话,我管你什么艺术什么流派什么深度和艺术,你为杀人犯,说话就是三观不正,我就要批斗你!

这样一想也是有一点悲哀的,什么时候开始,2019年的人们在对于文艺作品的开放和包容性上反而不如十几二十多年前的那群人了呢?


实际上,杨德昌导演的这部电影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和情感恰好就是小编一直很赞同的那种说法——电影说到底是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不应该被当时的或者说是当下的社会舆论以及三观思想所裹挟的艺术文化产物。它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它可以讲人生,讲世界,讲宇宙,讲你想要讲的一切,唯独不应该被所谓的正确三观而裹挟。


当你作为一个导演,真正的热爱电影事业的时候,你所想要做到的一切不过就是把现实中发生了,或者在你脑海中发生过的故事,用最客观最中立的态度表达出来,呈现给这个世界,而不应该去考虑所谓的三观。说句不好听的话,2019年的三观,你能保证到2039年,还是正确的吗?既然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取向本身就是在不断变化的,又凭什么要求导演被你们所裹挟呢?


所以,本片中小编最喜欢的一点,恰恰是他的冷漠和独立,中立和自由。杨德昌导演只是作为一个局外人,冷静又克制的给你展示了一幅人生百象。这恰恰就是优秀的电影,必须要做到的一点。


本片在小编心中,算得上是那种即使再过十年二十年,也不会过气,只会在时光的洪流中越发闪光的优秀大师级电影。如果你没有看过的话,一定,一定要去看一下。看完你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华语经典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164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