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二刷《攀登者》,我被曲松林圈了粉

二刷《攀登者》,我被曲松林圈了粉

非专业影评人,只是以普通观众角度来分享自己看过的每一部电影。

今天分享的是电影《攀登者》。

《攀登者》是由李仁港执导,吴京、章子怡、张译、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等主演,成龙友情出演的剧情冒险电影 。

电影以1960年中国登山队成员王富洲、贡布(藏族)、屈银华三人完成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的故事为原型,讲述了中国两代登山队员在不同时期对珠峰的挑战。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是抱有特别高的期望值的——不管是因为演员阵容,还是故事背景都是充满期待。

这样的期待事实上超过了普通观众的观影热情。因而,在看完点映之后,我对这部电影是有太多的不理解与不明白。

从导演到剧情,从人物到场景,觉得并不满意,却无法用任何方式表述出来。最后,这样的情绪归结到了失望.....

最近又去看了第二次,突然间有种看懂了这部电影的感觉,尤其是理解了“曲松林”这个角色,所以想与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并不喜欢曲松林这个角色。

十五年前方五洲为了救曲松林,丢了摄影机,以至于他们登顶的事实遭到登山界广泛质疑。方五洲倒是无怨无悔,反而曲松林,面对拼了命救他的方五洲,非但不感恩,反而生心怨恨。

十五年后,为了再次能登上珠峰,国家再次组织登山队集训。而且,这次登山意义同样非常重要,除了要测量珠峰高度之外,也承担了各专业研究的科学考察的重任。

这一次,曲松林成为了实质上的指挥——在名义是副的,不过从电影剧情来看,正职并不懂专业,真正决策权在曲松林手里。

为了登上珠峰,曲松林不顾气象专家的建议,甚至于拿年轻队员的生命当赌注,那种一腔孤勇的架势看起来已经颇有些疯狂了。

我有理由怀疑,这部电影是没有正面敌人的情况下,把曲松林按一个反派形象塑造了吧。但是,他这个反派又和那些愚蠢的起哄的那帮人不同——他更坏一些。

为什么?

首先,他当时的责任是保护好相机,登顶后拍照。相机丢了,这责任是在他啊,妥妥是他的责任,他还要埋怨方五洲?

其次,方五洲为了救他也差点掉了下去丢了命,人家以命换命这恩情,他不感谢还恨上了?

第三,他都残疾了,还要和年轻队友逞能?

第四,气象专家说了天气条件有危险,他非得让队员抓紧时间上,结果呢?

......

罗列下来,曲松林可以算是一个逃避责任、气量又小、自私自利的人呐!

这样的人,真不能让人喜欢得起来吧!

于是,带着对曲松林这个角色的怨念,忿忿不平离开了电影院。

我其实是很喜欢曲松林的扮演者张译的,尤其是看完国庆另外一部献礼片之后,时间又比较充裕,所以决定再去看一次《攀登者》——真实的原因是我办会员卡的地方,充值送的票有时间限制,除了《攀登者》外只有一部在儿童厅的动画片可以选择。我这么大岁数了,总不能去儿童厅坐在地上和海洋球池子里和6岁的孩子去看吧?

与点映的满座不同,第二次去看这部电影是下午,加上不是假期,整个影厅只有我们七个观众。我旁边是一位岁数和我爸差不多的老先生;前面是一对父子,那孩子看年龄应该是中学生的模样;再前面是一位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女士,戴着挺时尚的帽子;后面那排坐着一对年轻的情侣。

因为已经看过一次,加上对剧情的失望,我点了一桶爆米花和可续杯的可乐。

当演到曲松林与方五洲因为被质疑是否真的登顶那一幕,我身边的老先生突然说道:"演得太真了"。

我侧着头看过去,老先生居然在擦泪。

虽然心底觉得这一幕不至于让人哭吧?还是忙从包里翻出来纸巾递了过去......

老先生接过纸巾以我道了谢,隔了一会儿,他又说道:“你们年轻一些人,可能是理解不了吧?”

“是,有些不太理解的地方,可能......以后会理解吧。”

“那是因为你们没有经历,不能理解那个年代集体主义和信仰的力量!”

那个年代?那个年代的集体主义?

我在那一刻,意识到自己这部电影的期待与对曲松林的讨厌其实都是盲目的。

我所谓的“期待”并不是因为我真实了解那段历史,也并不是我真情实感能明白那个时代与那样的环境状态。而是在各种媒体宣传下,我被某种光环所吸引......吴京、张译、章子怡,胡歌、井柏然,连配角客串都是王景春、成龙这样级别的腕儿。

至于故事及内容,我最多是了解到某度某科的程度,这也是绝大多数观众能了解到的程度。历史书上对这段历史的纪录数字更少,某度某科好歹还有一些人物的深度报道链接,可供历史爱好者研读的。

我所谓对曲松林的讨厌,无非也是自己已经先入为主,代入了情绪,只看到他的固执,却没看到他的委屈与坚持。

曲松林恨方五洲,大抵是“恨”方五洲缺乏集休主义精神,为了保护队友个人安全,最后导致集体的荣誉受损。

事实上,曲松林是他们三个人中最受煎熬的人,是最可怜的那一个人。十五年的时间里,他始终是憋着一股子气,他在自责与遗憾中活得更像一个罪人。

在那样一个背景下,那样的艰难条件下,队友们历经艰险,苦难重重,不计代价和牺牲下,终于攀上珠峰。可惜,就是因为没有保留影像资料,这次登顶行动并不被国际登山界认可,连国内都是质疑重重。

如果可以选择,他一定更愿意方五洲不救他,而是保住相机,证明他们登顶成功,为祖国争一口气。

一片质疑声音中,他们三个原本应该是英雄的登山成员,方五洲去烧锅炉,杰布去放羊,而他终身残疾去训练新队员——即使他截了肢,备受精神和肉体双重打击,依然在十五年的时间里,为登山做着准备。

这样的历史背景,很多观众是很难理解的。因为大多数普通观众不了解这段历史,没有代入感,自然无法共鸣。

电影也并没有在时代背景这方面有所“交待”,导致曲松林这种坚持的“可贵性”没有更好体现出来,观众只能看到他的固执。

电影中,曲松林一次次让年轻的队员训练着,一次次加重训练,强化到年轻队员的精神不能承受去质问他的程度。

曲松林的坚持并不是针对队员本人,而是他的心结,他担心这个拿着相机的队员无法在恶劣的环境下自保,更不能完成登顶后的拍摄——这样就像十五年前一样,不能捍卫集体的荣誉,不能为祖国争气。

如果不以时代的眼光来看,曲松林这样的行为无疑是粗粝的。

但是,当把事件与那个又红又专的年代联结起来的时候,曲松林的心结就变得好理解了。有理解他的心结,也就能理解他接下来的每一步行动。

为了顶登,曲松林看似是拿年轻队员的生命在做赌注,实际是一种信任。他相信多年的经验判断,也相信队员的能力水平,更相信这一次如何精良装备及后勤保障下,遇到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这种自信来源于他自身十五年的坚持,来源于他对队长(方五洲)和队友(杰布等人)的肯定,更来源于他对祖国的一腔赤热。

曲松林的状态代表着那个时代大多数。

他这样的自信,在那个年代,被称为信仰。

那是一个有信仰的时代,一个信仰到让人自信的满满的年代。

十五年前的“选择”再一次上演了。

这一次,身为队长的李国梁选择了“相机”,割断了缆绳,用生命的代价换了相机。

从理智上来讲,这是最好的办法。倘若不这样做,可能多陪一条年轻队员的命。

李国梁为了集体,牺牲了一切。

曲松林像一个孩子一样抱着方五洲痛哭着,这一刻,解开了他压抑十几年的“心结”——如果当年是他自己做出的选择,那是牺牲;如果是队长方五洲放开他的手,那叫抛弃。

一个誓死捍卫集体荣誉为国争光的队长,怎么可能做到抛弃自己的队员?

这一刻,也让曲松林在“集体主义”的信条之上,又加入了“责任”。

当面对选择的时候,将集体的荣誉置于自己的生命之上,这并不与责任相冲突——可以牺牲自我来成就集体,却不能牺牲他人来成全自己。

于是,当气象专家苏樱提出来还有窗口期,并且准备第三次冲顶的时候,作为指挥曲松林选择了“放弃”,而队长方五洲则选择了“继续”。

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为了集体,都是为了祖国,也都是为了责任。

电影结束的时候,我又从包里掏出纸巾,一张给邻座的老先生,一张留给我自己使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156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