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豆瓣评分7.0,《攀登者》能逆袭吗?

豆瓣评分7.0,《攀登者》能逆袭吗?

从9月30日上映到今天,国庆档电影“三驾马车”的冠军之位相争似乎已经慢慢分出胜负了。

大牌云集的《我和我的祖国》继续领跑,真实故事改变的《中国机长》次之,而上映前就备受争议的《攀登者》票房与豆瓣评分均列第三。

数据来源猫眼专业版,截止至10月2日中午11点57分

今天小编要聊的,就是吴京主演的《攀登者》。

豆瓣评分7.0,《攀登者》还能逆袭吗?

先说说这部电影的亮点吧,演技保证、题材新颖、视觉效果震撼、内核“中国魂”。

首先,是演技的保证。

吴京的动作戏自不必多说,整部冒险类的片子导演给了他足够多的的动作镜头,很爽。

章子怡、胡歌、井柏然演技都在线,人物角色拿捏得很到位,眼神、动作的细节代入感十足。

让我最惊喜的演员是,张译。

张译的表演张力十足,从一开始的急功近利,指挥队友死冲,到后来的谨小慎微,很好地诠释了人物在经历了几次犯错以后性情的转变。

其次,是新颖的选材。

“《攀登者》是一个新的电影题材,其实只要是新的类型,我都想去尝试,因为每开拓一个新的类型就可以让中国的市场多一个类型片,让观众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我们应该做这样的事情。”吴京采访时说。

而事实上,吴京确实带给了我们很多惊喜,无论是《战狼2》还是《流浪地球》,他都把中国的某个类型片推向了另一个顶峰。

进而,视觉冲击也是一大亮点。

看过电影的人无一不赞叹它震撼的视觉效果。皑皑白雪之下攀登珠峰,还有在此环境下的动作加持,这本身就是一种视觉享受。

最后,也是我认为该电影作为国庆档最大的亮点——“中国魂”。

“为国登顶,寸土不让”,这是在国家任人宰割的时代,为了捍卫祖国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更是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登上队员冒死登峰的意义。

上世纪50年代,我国与尼泊尔就珠峰主权问题发生纠纷,我国主张按国境线划分,而尼泊尔方有人挑衅说:中国人都没上去过,凭什么说是你们的?

此话一出,中国没有退路,只能背水一战。

中国当时面临的困境很多,国内登山技术的落后、英国登山专家预言人类无法从北坡登顶珠峰、苏联背信弃义,撤走了原本兑现的100名专业登山队员。

1960年,中国登顶珠峰成功,幸存者只有方五洲、曲松林、杰布三人。

但因为摄像机丢失,没有影像证据,得不到国际认可。

一时间,诸如“弄虚作假”这样的流言蜚语四起。

本该成为国家英雄,却被戴上了“骗子”的帽子,心中的委屈、痛苦、内疚不言而喻。

1975年,中国再次组织登顶珠峰。

这次,中国人再次登上珠峰,这一次他们不仅用更专业的设备记录了登顶过程,而且成功给珠峰量了新身高——海拔8848.13米。

珠峰“第二台阶”,挂上了一座6米长的金属梯,被称为“中国梯”。

这座“中国梯”不仅帮助中国登顶珠峰,宣誓主权,更是“中国魂”的体现——爱国、自强不息。

再来说说这部片子遗憾的地方吧,结合了豆瓣影评以及我的个人理解。

爱情线过于冗长。

以至于一部以爱国为主题的冒险片变得有点“不伦不类”。

章子怡为了爱情,还要带三个队友一起上山。

为了爱情,张译可以不知道气象局在哪里。

“一部电影最好只有一个主要矛盾点!”

不是说不可以穿插爱情线,只是大费周章的爱情淡化了爱国的主题,着实让人看着有点尴尬。

BGM有点强煽。

BGM本来就是为了煽情、为了烘托气氛,但当观众的情绪没被带到该煽的点时,强行煽情是最为致命的。

说了这么多,《攀登者》能逆袭吗?

一个字,难!

先从数据上分析。

根据上映前两天的票房分析,猫眼预测三部电影的票房分别是:《我和我的祖国》30.81亿、《中国机长》23.54亿、《攀登者》8.86亿。

从肉眼可见的票房数据差距上看,即使后期的口碑发酵以及营销手段的发力,也很难弯道超车。

更何况《我和我的祖国》的演员号召力不是一般的强,看点太多了。

其次是口碑。

豆瓣评分7.0的评分并不算高,并且以“吴京”作为IP的《攀登者》在上映前就遭到了网上一些不公的待遇。

树大招风嘛,我们都懂的。

现在信息这么发达,谁看电影之前不喜欢刷一下影评?有更好看的电影谁不会优先看?

说实话,我是替《攀登者》打call的,但是客观来说《攀登者》逆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上图为屈银华、贡布、王富洲,剧中人物的真实原型

抛开电影票房不谈,《攀登者》登峰的选材及其历史背景让人有足够的期待,不失为国庆档必看电影之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137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