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奇闻趣事 > 剧毒之王的蜘蛛为何不在其列? 随小编一起来了解看看

剧毒之王的蜘蛛为何不在其列? 随小编一起来了解看看

  民间向来有五毒之说,端午节前后很多地区也有“除五毒”的风俗,那么五毒是哪五毒,毒之王的蜘蛛为何不在其列?民间传说中的“五毒”是五种动物,它们分别是青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其实,把这五种动物合称为“五毒”是古人的一种误解,因为壁虎无毒,却被认为是剧毒物。后期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也曾出现五毒的说法,而这五毒是哪五毒呢?我们一起来科普下这五毒知识哈。

  五毒的起源

  在汉民族的传统习俗中,一般认为在端午节前后,天气开始炎热,五毒皆醒,天下不得安宁。所谓五毒皆醒便是蝎子、蛇、蜈蚣、壁虎和蟾蜍开始频繁的出没。民间为了防五毒之害,一般会张贴五毒图、喷洒石灰水或者使用雄黄酒,以灭五毒之秽气。 谷雨以后气温升高,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为了减轻虫害对作物及人的伤害,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贴,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这一习俗在山东、山西、陕西一带十分流行。

  五毒的防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端午节驱五毒用意是提醒人们要防害防病。每到端午节,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这是一种辟邪巫术遗俗。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有的地方的人们用彩色纸把五毒剪成图像(即剪纸),或贴在门、窗、墙、炕上,或系在儿童的手臂上,以避诸毒。端午也以桃印为门饰。桃是民俗中驱鬼之物,源于神荼、郁垒之神话,以桃刻印,亦为祛攘之意。《续汉书·礼仪志》:“朱索、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后世的昧符、吉祥葫芦即源于此。《梦粱录》卷三:“士官等家以生朱于午时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这是宋代之俗。《燕京岁时记》又记:“端阳日用彩纸剪成各样葫芦,倒粘于门阑上,以泄毒气。”这是清代之俗。有的还在纸葫芦上垂丝穗、飘带等,更为好看,或在葫芦中剪出五毒形状,挂贴于门,亦表示将五毒之气泄尽之意,你为“倒灾葫芦”。至今民间仍有悬镜于门以避邪之俗。在唐代,专于五月五日午时于扬州扬子江心铸铜镜,以进贡皇帝,称为“天子镜”,这也是辟邪之意(见《唐国史补》)。所以后世多于门前挂镜驱邪。

  五毒的种类

  在五毒之中,蝎子基本上都带有毒性,但毒性不强,一般不会致命(个别品种除外),被蝎子扎伤后,身体通常会出现剧痛,数小时后痛感会逐渐消失。蝎子好静不好动,与蜘蛛一样都属于蛛形纲动物,其毒液主要集中在尾部的倒刺上。蝎子属于常用的中药材,一般对风湿性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蛇因种类不同,而分为有毒蛇和无毒蛇,一般见到的蛇无毒,但也有不少种类的蛇有剧毒(毒蛇大部分在南方),对于因被毒蛇咬伤而死亡的例子也不绝于耳。蛇蜕、蛇胆也是常见的中药材。

  蜈蚣一般都带有毒性,但毒性很弱,人甚至感觉不到其毒性,但长时间与蜈蚣接触也会有种毒现象。蜈蚣作为常见的中药材,对各种癌症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蟾蜍在民间俗称赖蛤蟆,体表有许多的疙瘩,看了让人甚觉恶心,其分泌的蟾酥毒性甚至要强于蛇毒,但蟾蜍不具有攻击性,很少会发生中毒现象。

  蟾蜍的药用价值极高,其身体的大部分均可入药。

  壁虎的入选可谓是最有争议性的,壁虎并没有毒性,但不知何故被列入五毒,不过壁虎的尿液会有轻微的毒性。壁虎作为四聪明物之一,也是常见的中药材。

  在后来的一些小说、游戏中都经常将壁虎改作蜘蛛。其实我们不难发现,五毒都有个共同的特点,长相丑、看着瘆人。蜘蛛之所以没有被列入传统的五毒之中,因为五毒有个基本的标准,都是可以用药的剧毒之物,而蜘蛛不论何时,都不可入药。因此,一般认为五毒还应该是“蝎子、蛇、蜈蚣、蟾蜍和壁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sh/a659542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