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终身未婚投身于考古事业,55岁自杀,他笑称:我早就嫁给博物馆了

终身未婚投身于考古事业,55岁自杀,他笑称:我早就嫁给博物馆了

“高才短命人谁惜,白璧青蝇事可嗟。灵谷烦宽应视哭,天阴雨湿隔天涯。”

1964年12月12日上午,南京郊区灵谷寺。萧瑟的寒风中,一位面容疲惫的老人用僵硬的四肢爬上了灵古塔的最高层。

她向茫茫的天际投去最后一次远眺,阴郁的天空上没有一丝阳光,一如她此时的心境。随后,她纵身一跃,像冬日枝头上最后一片枯萎的落叶那样,向大地的怀抱飘然坠去...

闻讯赶来的工作人员在她的遗体旁发现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这么一句话给后人,“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那是这位细心而体贴的老人,为了避免给那位载自己来到灵谷寺的出租车司机带来负面的影响,所留下的最后的字句。

一代大家陈寅恪先生,在听闻了她的死讯后,一度情绪失控,扶墙嚎啕。文章开头的诗句,正是陈寅恪先生在极度的悲痛中,为其挥笔写就的悼诗。这位跳塔自杀的老人不是别人,正是晚清名臣,曾国藩之弟,曾国恒的曾长孙女,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博物馆长,曾昭燏女士。

名门仕女初长成

1909年,一天傍晚,随着一声嘹亮的啼哭声,一名女婴降生在了湖南双峰县荷叶镇硖石村万一堂。硖石村,这个孕育了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小山村。聚居着湖南影响力最大的世家大族——曾氏家族。而这个刚刚咕咕坠地的女婴,正是曾昭燏。

在曾家严格的家风以及先进开明的教育方式下,年幼的曾昭燏,像所有同代的兄弟姐妹一样,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932年,刚刚满14岁的曾昭燏考入了堂姐曾宝荪,也就是曾国藩曾孙女所创办的长沙艺芳女子学校。曾宝荪同样也是一名出色的传奇女性,一生未婚的她,放弃了儿女私情,选择将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于现代女子的教育事业

年幼时,曾昭燏也曾像其他人一样,对堂姐单身的原因感到非常好奇。“虽然社会上的风气日渐开放,对女子本该在家相夫教子的传统观念,也渐渐发生了改变,但是,在现在的社会中,许多的家庭还是希望女人能在结婚之后舍弃工作,回归家庭。而我不愿意仅仅将我的能力,拿去帮助我的小家。如果我不嫁人的话,那我就可以服务于几千万人。曾宝荪看着自己年幼的妹妹,温和的说道。

堂姐温柔而坚定的目光在当年尚且只有十几岁的曾昭燏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在离开学校的日子里,曾昭燏始终记得堂姐曾经给予过的教导“,要爱人如爱己,,要懂得牺牲自己,去帮助别人”。并在余生的40年光阴中,将其视为为人处事的信条,忠实的执行者。

学贯中西终为国

从女校毕业之后曾昭燏曾考虑过在女校任教。但她的二哥,却鼓励她走出长沙,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增长一下见识。于是,在哥哥的帮助下,曾昭燏考入了南京国立中央大学的外文系,后来又转入了学术大师胡小石的门下,跟随大师一起研究甲骨文,金文等。在老师的潜移默化中,曾昭燏逐渐对考古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35年,就在曾昭燏即将获得研究生学位之时,她突然中止了学业,转而自费去申请伦敦大学的考古系。这个让当时很多人都迷惑不解的举动,却是她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曾昭燏想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考古方法,用先进的技术为祖国的考古事业更好的服务

怀抱着这样的信念,曾昭燏毅然决然踏上了前往伦敦求学的旅途。也许是兴趣使然,在伦敦大学学习的过程中,曾昭燏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她先后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甚至取得了公费交换去德国的慕尼黑大学深造的机会。可好景不长,就在曾昭燏潜心学习的时候,一封意想不到的战报,从遥远的故乡传来。

心系祖国的曾昭燏,在听闻国家危难后心急如焚。每每想到那些有可能在战火中被破坏的文物时,她都会焦急的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她不顾家里人的劝阻,在学期结束之前,就匆匆离开了伦敦,联合学者费孝通等人,一同绕道越南,回到了昆明。

学成归国,投身考古事业

回国后的曾昭燏第一时间进入了中央博物馆筹备处,加入了云南苍洱古迹考察团。

这是抗战时期中国学者首次进行的大规模考古运动。在这一次挖掘运动当中,曾昭玉带领着有15名白族妇女所组成的中国历史上第1支女子考古队,发掘出大量文物的同时,还发现了著名的云南苍洱文化。这个巨大的发现,在当时震动了考古界。而曾昭燏在此次活动中也名声鹊起,跻身成为了中外考古界的顶尖人物。

时间来到1948年,在战场上连连失利的国民党,意识到自己大势已去,开始将文物大批大批地运往台湾。当时在中央博物馆担任总干事的曾昭燏,作为一名优秀的青年考古学者,自然也受到了当局对她前去台湾的邀请。但心怀大义的她,断然拒绝邀请。并用尽最大的努力,将中央博物馆内的大量文物,保留了下来。此后这批被保留下来的文物,成为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南京博物馆立馆的根本

新中国成立之后,原中央博物馆,改名为南京博物馆,而选择留在大陆建设祖国的曾昭燏则成为了第一届南京博物馆的副馆长。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博物馆馆长。而在此后的数年之中,曾昭燏一心投入于考古挖掘工作中。可以这么说,她为了新中国的文物保护事业,毫无保留的奉献了自己,包括个人的感情生活在内。

有一次一位来华访问的苏联专家,出于好心,向曾昭燏问道,“这么可爱的姑娘,什么时候出嫁呀?”曾昭燏笑着摇了摇头说,“我早就把自己嫁给了博物馆。”事实证明,她的确是把自己的一生都嫁给祖国的考古事业了。

病魔缠体,一缕芳魂终归天际

曾昭燏选择留在大陆以后,一直都在为融入新国家而努力着。她可以选择自己的态度,但是,她却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出身。原本煊赫的家世此时成了一架沉重的枷锁。在自杀的前几年,她的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的紧张当中,经常在睡梦中惊醒。心力交瘁下,曾昭燏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她曾经住院就医过,积极的接受了治疗。甚至就在自杀的前几天,她还收到了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证。捧着迟迟到来的代表证,曾昭燏面容哀戚的向同事感慨道,“这个也救不了我了。”但最终,在病魔的摧残下,曾昭燏选择在南京灵谷寺的高台上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结语

斯人已逝,一代女中英杰曾昭燏,终是在纵身一跃中,化归了尘土,得到了心灵的安息。时过境迁,如果不是通过刻意的了解,我们这一代人其实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知道曾昭燏的名字和事迹。但她终将不会被遗忘。南京博物院的文物记得她,中国考古的历史将会永远记得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sh/293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