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声音 | 有你的小年,才是团圆

声音 | 有你的小年,才是团圆

“行厨烟散,刚入夜、炊馀寒彻。爆竹邻家初竞响,正是交年节。”伴随着家家户户的忙碌身影,小年到来了。

这同样也预示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为生活奔波忙碌了一整年的你,是否已踏上回家的旅途,等待与亲人团聚?

今天是1月17日,腊月二十三。每到这个时候,网上都会掀起一场有关小年的讨论。

腊月是祭祀之月。小年在历史上,也是一个重大的祭祀日:祭灶节。而这个祭祀日的时间是不固定的。在清代,有“官三、民四、疍民[dàn mín,过去广东、广西、福建沿海沿江一带的水上居民。多以船为家,从事渔业、运输业。]五”的说法,后来又有北方二十三,南方二十四之说。但不管是二十三还是二十四,这一天,大家都要恭敬地摆好供品,送神归去,也祈求来年的平安和财运。

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里这家人做的善事和恶事,等着玉皇大帝赏罚。于是,人们便在灶头的灶王像前供奉糖瓜,既是送神上天的仪式,也希望吃了糖的灶王爷黏住了牙齿,不会向玉帝说坏话。在很多灶王爷的画像两边,更是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字样。

写春联、剪窗花、灶神爷前吃糖瓜。新年伊始,认清归路去处,不忘来时归路,这大概就是小年的意义。

仍记得去年的小年,那时我正在归家的路上。

在所有春运的运载车辆上,那些挤成一团、千辛万苦的人,没有一个知难而退,全都坚定地渴望着去实现一种情感的目标:回家。

急渴渴地扑到家,一推开门,即刻融化到自己生命源头的温暖里。

那里有你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他们全朝你喜笑颜开;还有那些分外亲切的老桌子老柜子老东西老景象,以及惟有你的老家才有的那股子的勾魂摄魄的气味。

在炊烟中穿行,好像可以看见十几岁的自己。那温暖而呛人的香气,裹了夕阳,洒在你沉重的行囊上。巷子门口,有老师傅给小孩理头发,小小一个人,与高高的凳子并不相称,在镜子里笑得很天真。继续走,窗花渐欲迷人眼,系着围裙的邻居刚擦完窗,出来拿晒好的灶糖。她还认得你。见了你,对你会心一笑。

就快到家了。一路踩过那燃过的炮竹,噼里啪啦,仿佛还能听到暗哑的回响。黄昏氤氲着,在眼里,擦不掉,但依然能看见不远处,奶奶正拿着扫帚,守在家门前。

原来今天是小年。

春节里一种特定的情感是怀旧。春节是个怀旧的节日。

怀旧,是对过往生活的一种留恋,一种对记忆的追溯与享受,一种对人生落花的捡拾。

每个人的心底都有怀旧的需求,春节的回家过年则是满足所有人这种情感需要;为此春运才有如此磅礴的力量。由故土、血缘、乡情汇集而成的巨大的磁场,布满在大地山川每个城市与村庄。

而每到年关,便会觉得,时间像突然被谁拨快一样。反倒想不起,童年时是多么渴望新年到来。撕下旧日历,剪了新头发,买了新衣裳,一年终矣,时光匆匆,是长大后才体会到的无奈。但中国人面对时间的宿命感,总是有格外坚强的情怀。

一年的时光都揉碎了,制成那灶糖的甜,供在烟火缭绕的年画前。红烛熏得双眼几欲流泪,而画上的灶神爷却似在微笑。于是也隐隐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小心翼翼地揭下来,在他的唇间涂上糖霜,希望他能在玉帝面前替我们家美言几句。

重新擦过的窗子,总是格外明亮。黄昏把影子拉长,光泻进来,穿过奶奶剪的窗花,穿过局促的厅堂。饭菜冒着热气,我们坐在一起,一遍遍说着从前的故事……很多事,总会有释然的那一天。而那种温情的感觉,始终没有在时光中流失。团圆,是最珍贵的年味。如果没有家人,再热闹的年也只显得仓皇。

君自故乡来,应归故乡去。人这一生,从离家的那一刻起,便踏上了回家的路。我们都是害怕迷路的人。还好,这一年的漂泊,有白云替我回望;还好,借着约定俗成的日子,让我可以安心归来。

你归来时,家里的老人很可能都忘了这是第几次落日。但「家」依旧是个很美的词。桌子摆满鸡鸭鱼肉,灶台上挂着腊肠,烟火气弥漫的厨房里,有忙碌的身影。新年的希望,在一样样温暖的细节里明朗。人生何如,才有这样的光景,才不至于,对岁月做一个苍凉的手势。

你想家了,家,也在想你。因为,有家的地方,就是小年,有你的小年,才是团圆。

本文由指尖阳光(ID:ZJYG01)原创,欢迎关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sh/293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