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坚守近半个世纪 老夫妻臼打年糕保留老底子新年味

坚守近半个世纪 老夫妻臼打年糕保留老底子新年味

1月4日早上,冰冷的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天空显得阴沉,却丝毫阻挡不了村民打年糕迎新春的热情,尖山新区(黄湾镇)闸口村金家场查国民家里人声鼎沸,还没走进他家,一股糯米清香扑飘向全村。

村民争先恐后拉着糯米粉赶来打年糕,有的骑着三轮车,有的村民用拖车装着糯米粉前来打年糕,这几天查国民家热闹非凡,忙得不亦乐乎。

农历新年逐渐临近,年味越来越浓。今年查国民夫妻俩又组建了一支打年糕队伍,有本组居民的金建明、金许民、金建林参与。在查国民家的晒场南面,三副土灶烧得正旺,在地灶北面长登上放着三只红色的大塑料盆装满着糯米粉,金惠芬忙着拌糯米粉,查国民手里拿着一个搪瓷盆子不时地往三只木制蒸笼里加糯米粉。

不多时,听得查师傅喊了一声:“出锅啦。”当一桶热气腾腾蒸熟的糯米粉倒入石臼中,查师傅拿起石榔头,吆喝着,挥舞着榔头千槌年糕。另一人挽起衣袖,隔一会儿便把石臼里的年糕翻个身,此时有的孩子迫不及待地要着年糕头吃,大人们便一边笑着,一边掐年糕头给孩子们……

金建明戴着一副手套不时地把年糕翻身,查师傅打一阵就要把年糕翻个身,不然年糕会粘在石臼上,并且还要在石臼壁上用水擦一下,否侧年糕容易粘在石臼上,不一会儿工夫,一桶喷香的糯米粉就变成了年糕,然后用一张塑料薄膜沿石臼壁衬在年糕底下,二人抬起年糕放在一块预先铺上塑料薄膜的木板上,然后在年糕上再放上一张塑料薄膜,用扁担用力压平做圆,一块大年糕就打好了,然放在蚕匾中,写上谁家的名字。

这个年糕队,经验丰富,当地村民都愿意到他家打年糕,因为他家打的年糕又香又好吃。一位村民微笑着说:“我几十年前在查国民家打年糕,随着时间的远去,到现在两鬓白发还是在他家打年糕,他们认真,年糕打得好,浸水后不容易散掉,便于保存。”

这几天查国民组建的打年糕队从早7点开始,每晚忙到晚上10点才歇工,每天要打2000多斤年糕。

算起来,查国民夫妻俩打年糕已有47年的时间,查国民今年72岁,中等身材,身体很结实,为人厚道,村民都原到他家来打年糕,他的妻子金惠芬70岁。夫妻俩早在1972年就开始为村民打年糕,最早是借用闸口茧站打年糕,因为冬天茧站不收茧子地方大,在茧站门外的凉棚下搭上几副地灶,就开始打年糕。后来随着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村家家户户造起了新楼房,家里住房宽敞了,就在自己家里打年糕。

在盛产大米的江南农村,过去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己家里打年糕。最早打年糕是在自家的灶头上把糯米粉放在蒸架上蒸,然后在蚕匾里用手工打,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外地师傅到村里来打年糕,带来了用石臼打年糕的手艺。后来村民几家几户拼在一起,也开始用石臼打年糕迎新年。

查国民家一直保存着石臼和石榔头,这是祖传下来的,现在已没地方买。最让查国民忧虑的是现在自己年纪也大了,打年糕这一手艺后继无人将要失传,想把这一手艺传给村里的年轻人,年轻人都不怎么愿意学,毕竟打年糕太累了,收入又不高。可是迎新年打年糕是农村少不了的过年文化,说话间查国民感到很无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sh/275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