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高考前21小时母亲故意藏起女儿身份证,没有界限感的爱全都是伤害

高考前21小时母亲故意藏起女儿身份证,没有界限感的爱全都是伤害

文 | 攸宝妈咪育儿(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高考前21小时母亲故意藏起女儿身份证

高考在即,可是四川南充的考生小王却找不到自己的身份证和户口本了,这下小王可懵了,没有身份证那可是进不去考场,没法参加考试的啊,眼下距离高考只剩下21个小时了,小王赶紧到派出所求助。

高考前找不到身份证

民警紧急为小王办理了临时身份证,让小王得以参加高考。同时民警也发现了小王的身份证和户口本为何不见了,竟是被母亲给藏了起来。

母亲这么做的原因也让我们大吃一惊,这位母亲是觉得小王参加高考,以后肯定会到外地上大学,母亲不舍得女儿离开自己,才做出了这种事情。

舍不得孩子离家读书

我们在感叹这位母亲糊涂的同时,也不禁思考,为何有这么多的父母都想控制孩子的人生。

曾经有一件事情红遍网络: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长文数落父母

事件的主人公王猛学习成绩优异,高考理科状元,本科北大,留美研究生,绝对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可就是这个让父母骄傲的儿子,却12年未回家过春节,与父母决裂6年,写万字书信控诉其“罪行”。

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长文数落父母

我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王猛说。

上小学时有次班级里面搞文艺演出,班主任要求大家的服装是齐膝短裤,可母亲不由分说让他穿长裤,他被班主任批评,母亲也不管不问。

王猛的社交圈子也被父母限制,高中毕业前,所有的,都是父母认识、了解或者听过的。

本以为上了大学就可以逃脱父母的控制,但依然没有,父母请北京的大姨“照顾”王猛。

最终,在2012年前后,一封决裂信发出,王猛中断了雨父母的所有联系方式,与“家”彻底告别。

最近10年,王猛仅回过一次家,在家中停留了不到10分钟,是因为身份证到期,需要更换身份证跟父母拿户口本。

被控制的爱

从这封万字长信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一个关键词“被控制的爱”,王猛与父母决裂的原因就是父母的“过度关爱”,用王猛自己的话说“这不是爱,这是控制”。

教育学者尹建莉老师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里曾说:“许多家长,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在孩子面前放下自己的想法。”

家长为什么这么喜欢控制孩子

1、视孩子为私有财产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不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个体

中国父母潜意识里把子女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从孩子出生到读书到成家所有的事情都要管。我国传统的“孝文化”更是深入骨髓,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传统文化就强调了父母与子女的从属关系,然而这种传统观念在一些家庭里面往极端的方向发展,认为“我生你养你,你就该听我的”。

虽然孩子是母亲怀胎十月生下来的,靠父母辛勤养育才能长大成人,亲子关系是世界上最密切的一段关系,但是这段关系的双方都是独立的个体,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不属于任何个体,我们只是有幸参与了孩子的成长过程,照顾过他一段时间。

2、失去自我,孩子成为自己的情感寄托

我都是为了你好

可能是自己小时候受过原生家庭的伤害,可能是孩子的父亲没有承担起作为父亲和丈夫的责任,导致有些女性在生了孩子之后失去了自我,生活全都围着孩子转,孩子成为了自己的情感寄托。

当孩子不听自己的话,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情感无处安放,用“我还不都是为了你”“我都是为你好”这样的话语来迫使孩子继续听从自己的安排。

3、自己的成就不高,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把希望寄托于孩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很多父母的愿望,父母总喜欢用自己所定义的成功标准来要求孩子,孩子还在牙牙学语就已经为孩子规划好了以后的人生道路。

很多母亲把培养子女当成实现自己价值的途径,希望把子女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成功的人,她们往往把自己价值依附与子女身上,子女的成功就是她们的成功,子女的失败是她们的失败。

被家长过度控制的孩子注定是不快乐的

所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任何事情过了度都是不好的,父母的关心关爱一旦越界,就会成为压力,成为困住孩子的牢笼。

心理学大师海灵格曾说过:“好家庭,一定要有界限感。”何谓“界限感”?就是家庭之中没有一方想要过度控制另一方的所作所为。如果父母以“爱”为名,事无巨细地管控着孩子,对孩子将是一生的伤害。

界限

1、存在性格缺陷,容易形成心理问题

孩子长期处于父母的控制之下,孩子想做的事情不被父母允许,孩子不想做的事情又被逼着做,觉得自己没有自由,什么事情都是父母说了算,他们的正常情绪得不到宣泄,情绪一直挤压在心里,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各种心里疾病。

2、个性和自我被扼杀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想,而父母的过度控制会限制孩子的思想和行为,父母总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迫于父母的权威,很多事情最后都是孩子向父母妥协,长期处于高压控制下,强迫而不自由,个体可能会缺乏活力和情感,变成麻木地机械地服从。

困住孩子的牢笼

3.让孩子缺乏独立自强的意识

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都是孩子,对孩子的大事小事都大包大揽,孩子没有机会自己做决定,一直依附于父母,这样会毁掉孩子独立自强的意识。父母适当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人生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长,只有经历多风雨和挫折,才能给他足够的经历和勇气。

愚蠢的爱“密不透风”,聪明的爱“亲密有间”

"父母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若把顺序做反了,就是在做一件反自然的事,既让孩子童年贫瘠,又让孩子的成年生活窒息。生命中最深厚的缘份,只在这渐行渐远中才趋于真实。"

1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Hedgehog Effect)是指在寒冷的冬季,刺猬饥寒难耐,便靠在一起取暖。因为浑身长满了刺,离得太远,取不到暖;离得太近,又会被扎伤,只好不断地调整距离。最终它们找到了互相取暖,又不被扎伤的合适距离。

刺猬效应又被称为人际关系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好的长久的关系,要做到亲密有间。

刺猬效应

2亲子关系应该是亲密而有间的

所有的爱都需要距离,你与孩子之间在亲密也是两个独立的个体。父母需要跟孩子保持一定的界限感,没有界限感,所有的爱都是一种伤害,是一种自私的占有。这样的爱越多,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就越大。

纪伯伦曾说: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但却并不属于你。

真正的爱,不是折断孩子的翅膀,让他永远活在父母制作的温室中。而是给孩子插上翅膀,让他自由地迎风飞翔。

剪掉孩子的翅膀

3父母如何做到有界限感

只有明确了界限,亲子关系才会更加的让人舒服,那么父母应该注意哪些点?

01、尊重孩子的隐私

孩子从3岁开始就有了自我意识,随着年龄增长,这种自我意识是不断增强的,到了青春期达到顶峰。

孩子有自我意识之后,就会有自己的隐私,有自己的想法,会对抗父母,不管孩子多小,我们都要尊重孩子,把他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别随意私闯孩子的小天地,别以爱为名触碰孩子内心的“禁区”。

偷看孩子日记

02、懂得倾听孩子的声音

爱孩子需要从懂孩子开始,懂孩子需要从倾听孩子的声音开始。父母需要倾听孩子的声音,只有倾听孩子的声音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没有倾听,也许我们爱得很用力,可孩子依然不喜欢。

倾听孩子的声音

03、鼓励孩子自己做选择

我见过很多家长,总是以“为你好”为名,替孩子做选择。家长总是担心孩子自己做不好选择,孩子会走上人生的弯路,但是,孩子不锻炼就永远不会成长,不让他选择,等到成年他依然事事都要询问父母的意见。

家长可以从小就鼓励孩子自己做选择,先从一些吃饭穿衣的小事开始,比如让孩子自己选择明天要穿的衣服,让孩子选择是现在吃饭还是不吃今天挨饿,当然要明确的告诉孩子这样的选择对应什么样的后果,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鼓励孩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sh/127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