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日本版的“豹1”-日本74式中型坦克

日本版的“豹1”-日本74式中型坦克

写在前面的话——

日本坦克本来就属于比较冷门的坦克,被收录进载具类游戏的就更冷门了;据我所知好像只有《战雷》收录了日本的74式中型坦克并真实的还原了74式最大的特点——可调液气悬挂系统(如果还有其他游戏收录,请各位大神指出;因为我本人不大玩游戏)。

《战雷》中的日本74式中型坦克,真实的还原了其可调液气悬挂

不过游戏中的坦克大家自行到游戏中去体验,我只会写真实的坦克;希望能通过对这型坦克的解读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在游戏中运用这型坦克。

日本版的“豹1”——

旧日本的陆军一直都是在学德国,二战结束后降级为“自卫队”的日本陆自,在坦克这个地面主战兵器上,比起跌跌撞撞的美国坦克,还是更愿意对标技术精湛的德国坦克:日本90式对标的是德国的豹2,而今天要讲的日本74式则对标的是德国豹1。

无论是从战术使用上还是外形上,日本的74式都更像德国的豹1;而与美国坦克关系不大

目标:T-62

1961年日本的第一代自制坦克61式中型坦克正式定型,这款M41与M47的“混血儿”(日本61式可以看成是M41的车体+M47的炮塔)显然无力对抗当时苏联的T-54/55的,更别说强大的T-62了;所以时刻在苏联大规模登陆压力下的日本,急需一款能有效对抗苏联T-62的中型坦克。于是,在1964年就以“STB中型战车”的名称正式开始74式中型坦克的研制。

日本74式中型坦克的炮塔实验平台STT

与其他国家坦克研制时“先研制坦克底盘,再研制坦克炮塔”的顺序不同,日本的74式的研制顺序是:先确定了坦克的炮塔和主炮,再研制一个能搭载炮塔的底盘!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74式“火力优先”的设计思路。

日本74式中型坦克的STB-1样车(在做液气悬挂实验)

日本74式中型坦克的STB-2样车(在东富士演习场进行实验)

1974年在解决了无数的问题和瑕疵之后(主要集中在发动机和液气悬挂装置上),STB终于以“74式中型战车”的名字正式定型并服役。日本陆自终于获得了一型能有效对抗前苏联T-62 的坦克(然并卵!74年时,苏联的T-64和T-72已经服役了上千辆,更先进的T-80也即将进入量产)。

极具“日本特色”的总体设计——

(1)极佳的通过能力

日本本岛的地理特征是:山地多、平原少、河流水网多、平坦地形少,而且道路狭窄弯道极多。面对这样复杂的地形,欧美那些体重普遍在50吨以上,车高超过2.5米、车宽超过3.5米的重型坦克,就跟在“冰箱里的大象”一样,别说作战了,就是转个身都难!

在这样的地形上“人高马大”的欧美坦克别说作战了,想转个身都难

所以,74式中型坦克的轮廓很小,正面投影面积跟T-55差不多略小于T-62,极大的提高了其在防御作战中的生存能力;而且较小的坦克轮廓也提高了74式在复杂和狭窄地形上的适应能力,使得74式很难被“卡住”。在加上其只有38吨的轻巧体重使其具备了极佳的通过能力。

日本74式中型坦克的外部轮廓示意图(单位:毫米)

(2)可调液气悬挂

面对“地无三尺平”的地形,74式采用了可调液气悬挂,这也是可调液气悬挂系统第一次大规模的应用于有炮塔坦克(第一个应用可调液气悬挂系统的瑞典S型坦克是无炮塔坦克)。全可调液气悬挂给了74式极佳的“黑枪”适应能力,可以在很多其他坦克打不到的地方“打伏击”。

日本74式中型坦克利用可调液气悬挂在斜面阵地上打伏击

面对同样的地形,没有可调悬挂的坦克要么把坦克开到斜面顶上彻底暴露自己硬钢,要么躲在斜面底下干着急

不管是在现实中还是游戏中可调液气悬挂都可以有效的减少坦克的暴露面积

(3)倒车和前进一样快

由于装甲薄弱,为了保命日本的74式中型坦克有个特别的能力:可以在5至8分钟内让倒车的速度和前进一样快!

74式驾驶员席位详解

在档把的下方有一个“快速倒车控制杆”(10),需要快速倒车的时候驾驶员先把挂入倒档,然后拉动快速倒车控制杆,这时上图红圈处的提示灯就会亮起,提示驾驶员进入快速倒车状态;这时变速箱将发动机的全部功率反向输出,只要驾驶员放开离合踩,下油门就可以做到前进多快倒车就多快(但是没法控制方向)。在实验时最大达到过48公里/小时的倒车速度(一般倒车速度最快只有25公里/小时)。不过这样的快速倒车时间不能太久,一是因为驾驶员看不到坦克后面而且无法控制方向,二是因为反向输出动力时间过久有可能损坏变速箱。

74式:别逼我!逼急了我倒着跑的速度比你正着跑还快!

PS:至于74式是用差速传动还是在变速箱里加了个同比齿轮来实现“快速倒车的”我就不知道了,毕竟没亲手拆过74式的变速箱。

综上所述——74式主要扮演的是一个“狙击手”的角色,如果游戏中真实的反应了74式的可调液气悬挂,那么74式就应该是一个利用地形打伏击的优秀载具;用法是:在开局之前就选好几个伏击点(最好是其他坦克用不了的斜面阵地),利用自己的可调悬挂打伸缩炮;并快速的在几个阵地之间游走,打一枪换个地方。

利用好了斜面阵地,74式就是一个优秀的狙击手

火力与火控——

(1)L7105毫米线膛炮

74式的主炮是著名的英国L7A1型105毫米坦克炮的特许生产版,由日本制钢所制造。身管长度51倍口径(5.32米)、全炮长5.6米,重量2.8吨;发射M735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可以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381毫米(15英寸)的垂直钢装甲,可以有效的击毁T-55\T-62和早期猴版的T-72。由于74式的炮塔比较低矮,所以主炮的仰俯角只有-6°至+9°,但是加上液气悬挂后可以达到-12°至+15°;主炮的仰俯和炮塔的旋转都是电动的,主炮仰俯最大速度4°/秒、炮塔最大旋转速度24°/秒(一般不会用这么快的速度旋转炮塔,因为会把里面的人晃晕);主炮装备了双向稳定器,但是早期型没有装备自动测角仪,不具备行进间射击的能力。

74式的总体布局

(2)火控系统

是由三菱电器研制的扰动式火控系统,由观瞄设备(J3型车长潜望式昼间瞄准镜、J2型炮长潜望式瞄准镜、J1型炮长直接瞄准镜组成)、红宝石激光测距仪(测距距离300~3000米,测距结果自动输入火控计算机)、火控计算机(机电模拟式弹道计算机,主要供车长操作使用)、火炮稳定和控制系统(双向稳定,坦克以2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时可以保持火炮稳定跟踪目标)四大子系统组成。
  该火控系统的操作程序如下:
  ①车长发现目标后立即通知全员,同时操纵炮塔控制旋转手柄,将火炮指向目标。
  ②车长识别目标类型,向炮长和装填手发出指令,装填手选择弹种,如果车辆在行进,车长则接通火炮稳定系统开关,并按下激光测距仪按钮对目标进行测距和测高。
  ③弹道计算机根据自动输入和手动输入的火控参数确定火炮的瞄准角,炮长通过操炮装置控制火炮精确瞄准目标。
  ④车长将目测运动目标的提前量通知炮长、炮长进行火炮微调,车长下达射击指令,同时观察弹丸的轨迹和弹着点,并判断目标是否被消灭。

74式的炮塔详解

74式中型坦克车长席详解

该火控系统组要由车长操作,从发现、识别目标到测距、测角、测速都是车长的活,炮长只负责瞄准和射击;所以车长的工作负担较大。而且该套火控系统的精度不高,2000米距离“静对静”射击首发命中率只有70%、1800米距离“静对动”射击首发命中率只有50%不到,而且还不具备“动对动”射击能力。

秘不示人的装甲防护——

74式的装甲防护是均质钢装甲,其装甲的厚度和材质一直保密(估计是因为直到今天74式任然是日本陆自的现役装备);目前所有的数据都是推测。

74式中型坦克车体正面装甲(推测)

《战雷》中74式中型坦克炮塔正面装甲130毫米的厚度应该比较靠谱

但是不管怎样,74式的装甲防护能力即使是放在70年代初期,都只能起到心里安慰作用。所以74式的主要防护手段是靠——藏得好和跑得快,打了就跑!

很有特点的动力系统——

(1)发动机和传动系统

74式的发动机是一台由三菱重工生产的10ZF22WT型二冲程涡轮增压风冷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750马力(2200转时)。风冷式发动机得优点是省掉了沉重得液冷循环,缺点是对环境温度要求很高,在热带地区无法使用;不过日本人也没打算让74式出门。

三菱10ZF22WT二冲程风冷发动机,顶部的两个巨大的轴流式散热风扇非常扎眼

三菱10ZF22WT型二冲程发动机的结构非常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也还过得去;配合MT75A行星机械式变速箱,可以使74式中型坦克达到55公里/小时的公路极速和32公里/小时的越野极速;由于液气悬挂系统的减震性能很好,所以74式的越野时速较快。整套动力系统可以整体吊装。

(2)悬挂系统

前面已经把74式的悬挂系统介绍得很多了,这里就不赘述了,大家看图就行。

74式可调液气悬挂展示


74式的改进型——

74式的改进型有74A型、74C型和74F型,每一型改进都不大,基本集中在火控系统和动力系统上。

74A型特点是炮塔左侧的红外探照灯

74C型特点是在炮塔左侧的红外探照灯上加装了一个装甲防护套

74F型采用了微光夜视仪,取消了红外探照灯

以上两图就是神秘的74G型是在74式上加装“G”型复合装甲的改进型,但是因为复合装甲超重而被放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x/269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