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呼伦贝尔城》:老演员、新导演,感受涂们的那份民族气节

《呼伦贝尔城》:老演员、新导演,感受涂们的那份民族气节

导演涂们,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熟悉他演员的身份,从央视版《笑傲江湖》中的左冷禅,再到《鹿鼎记》中的吴三桂,更熟他的“可汗”形象,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中的成吉思汗,到《王昭君》中的呼韩邪大单于,再到《贞观长歌》中的颉利可汗,一个个与草原民族文化相关影视剧中的王公贵族,最为熟悉的还应是电影《老兽》中的那个“老混蛋”,并且凭借此角色获得2017年第54届台北金马奖的最佳男主角,然而作为导演身份,由他编剧并执导《呼伦贝尔城》,对于喜爱他的观众而言,又有些陌生。



电影《呼伦贝尔城》是涂们的导演处女作,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讲述了一段最早被称为“战斗民族”的鄂温克族,有关“亡存绝续”的传奇故事。几百年前的清朝时期,当时还被称为索伦部的鄂温克族群男人们,为了保卫祖国疆土,出征边疆补营,族群所在呼伦贝尔城只有些老人、妇女和小孩留守,前线时有传来战士们阵亡的消息,眼看着族内人口急剧下降,在萨仁高娃饰演的诰命夫人那丹的带领下,索伦部的妇女们长途跋涉,前往边疆军营,为部落的繁衍生息抛洒热血。



影片以女性的独特视角出发,并没有过多的直接表现战场上的残忍,而是将镜头聚焦在一个个充满民族大义的妇女身上,通过她们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侧面的反映出战争所带来的残酷,突出了女性独立、自主的精神,片中这些保家卫国英雄背后的英雄,对爱情的渴望,对生命的态度,对誓言的承诺以及对战争的无奈,对于后人来说都应该去铭记,更能深深的感受到,本身就是呼伦贝尔人的涂们,对于家乡民族的那份情感,内心中的那份民族气节。



这部民族题材的影片,将草原文化以如诗如画的优美影像贯穿着全片,演员们娴熟的骑马技能,通过套马、摔马等情节展现出别样的草原风情,首次作为导演,在细节方面把控的很是严谨,蒙古包是鄂温克族的“柳条包”,首尾呼应的神秘“萨满”求神仪式,还有充满鄂温克族特色服装、帽子、头饰等等,尤其在那首节奏欢快的鄂温克族歌曲《鄂呼兰、德呼兰》旋律下,有如身临其境一般。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的涂们,今年带着自己导演的电影处女作《呼伦贝尔城》参加了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获得了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受传媒关注影片的提名和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受传媒关注新人导演奖,片中在战争的背景下,不仅弘扬了鄂温克族的坚韧文化和民族精神,且书写出一部战斗民族铸成的草原不朽传奇,也是一部记载着草原民族文化的史诗,片中诰命夫人那丹的壮举,至今还在总人口只有三万余人的鄂温克人民心中传颂。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98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