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拿下金狮奖的赵婷和备受争议的《花木兰》,其实反映了同一件事

拿下金狮奖的赵婷和备受争议的《花木兰》,其实反映了同一件事

“宋丹丹的女儿拿下了威尼斯金狮奖,什么?她女儿不是小雪吗?”


当赵婷拿下第7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后,网上流传着这句话?当然,这是一个梗,但也反映了“赵婷”确实一个低调的“星二代”,纵观她的简历,除了生父离婚后与演员宋丹丹再婚,赵婷名义上成为宋丹丹的继女外,宋丹丹对赵婷的电影导演之路有何影响和帮助?就再也无公开报道。


纵观赵婷的简历,会发现今年38岁的她是一个相当西方的导演,拍摄的电影也以反映西方文化为主,与目前正在上映的《花木兰》相映成趣。


一边是中国导演探索西方文化,并获得好莱坞资本的青睐,一边是用西方人的思维去理解“木兰从军”,却遭到中国观众的猛烈吐槽。


所谓文化相通,究竟难在哪里?

赵婷成功,一个“横冲直撞好莱坞”的个体样本

本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影片金狮奖是赵婷执导的《无依之地》,女主角是凭借《三块广告牌》斩获奥斯卡影后的好莱坞女星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赵婷也是第一个获得威尼斯金狮奖的中国女导演,在赵婷之前,获得这一荣誉的华人导演有侯孝贤(《悲情城市》)、张艺谋(《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蔡明亮(《爱情万岁》)、李安(《断背山》《色·戒》)、贾樟柯(《三峡好人》)。

在赵婷获奖前,在国内一直寂寂无名,事实上,她自2014年才交出自己的处女作《哥哥教我的歌》,拿下第24届哥谭独立电影奖最佳女导演奖。2017年,她执导的《骑士》更是夺得第70届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艺术电影奖、第53届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奖、第一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罗伯托·罗西里尼荣誉最佳导演奖等多项国际奖项,当时宋丹丹在平遥国际电影展上陪赵婷走红毯,很多人才知道二人原来是母女关系。

《无依之地》是赵婷的第三部作品,改编自杰西卡·布鲁德2017年的纪实小说《荒原:在21世纪的美国生存》,讲述一个60多岁的女人弗恩在经济大萧条中失去了一切,她作为一个居住在货车里的现代游牧民,开始了穿越美国西部的旅程。这是赵婷的第三部电影。

赵婷的这三部电影都讲述了典型的美国故事,据报道,《荒野猎人》的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说,“作为局外人,有时能给你理智和必要的距离,让你清楚客观地观察事物。”这既是说给赵婷的,也是说过伊纳里多自己听的,因为他是一名墨西哥导演,“《骑士》和《无依之地》是强大而真实的美国电影。”赵婷如此评价自己的作品。

除了中小成本的文艺片,赵婷还拥有《永恒族》的掌镜权,这是漫威影业豪掷2亿美元投资的重磅影片,计划2021年上映,在赵婷看来,自己不仅仅是以导演的身份来拍电影,还抱着影迷的心态去投入到电影创作中,“我期待推动东西方文化更多的联姻。”

《花木兰》的口碑雪崩,只因这锅文化乱炖不合我们的口味

1998年,迪士尼动画片《花木兰》在全球上映,虽然在西方电影市场获得了不菲的票房,但1999年在内地上映后的票房并不理想,当时内地电影市场并不成熟,人们也没有形成去影院看电影的习惯,另外,这部《花木兰》当时也遭到了相关专家的批判,认为它对中华文化的理解简直是一团乱麻。

时光荏苒,动画片《花木兰》通过DVD这一载体成为很多中国观众的童年记忆,也逐渐成为迪士尼的经典动画代表作。随着创作时机的成熟,迪士尼开始着手将《奇幻森林》《沉睡魔咒》《爱丽丝梦游仙境》《美女与野兽》《灰姑娘》等一系列动画片拍成真人版,刘亦菲主演的《花木兰》也是迪士尼一揽子改编计划中的一部。

不出意料,9月11日,《花木兰》在内地公映后口碑就崩了,“评分从4.7分上升到4.9分”都成了新闻,究其原因,“在西方电影人眼中,刻板的东方文化”依然严重存在,这种思想从《功夫之王》《艺伎回忆录》《卧虎藏龙2:青冥宝剑》《绝地逃亡》以来就一直存在,直到这次的《花木兰》,在好莱坞导演脑海中,瑰丽的梯田地貌、充满韵味的土楼建筑、色彩繁杂的中国式化妆、以及雄浑壮美的中华建筑就是东方文化的代表。

至于南北朝和隋唐的时间间隔,“落霞妆”“额黄妆”的上身效果,以及从福建的土楼骑马到西域丝绸之路重镇的可行性,这并不在考虑之列。从西方人的思维来讲,这其实也正常,我们在看《亚瑟王》时也对其中不同时代的建筑并不了解,不了解也就不会挑刺。为什么“左宗棠鸡”在欧美广为流行,为什么简单的炒河粉从广东到北京口味就有变化?都是同一个道理,因人而异的改良产物。只是将充满西方骑士精神的《花木兰》这道菜摆到全体中国观众面前时,我们咽不下去。

仅此而已,与刘亦菲无关,毕竟在电影中,她的努力大家有目共睹。

文化相通,就是用不同的思维把故事讲给全世界听

这个问题,中国电影人没做到,强如好莱坞依然未实现。虽然中国的赵婷讲好了美国故事,但背后依然是美国电影的资本力量,主导一部电影的是西方思维,导演只是将各种计划付诸行动的一个岗位,这一点和《花木兰》如出一辙,《花木兰》的背后虽然有资深香港电影人江志强,但他也只是担任执行制片人的职务,实际话语权是有限的。

但好莱坞有点值得我们学习,就是广泛吸收各个国家、地区的文化素材,以此为外衣,冠以全球观众都能接受的价值观,运用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制作出全球发行的电影产品,从而获得文化认同和票房回报。

我们在指责别人《花木兰》不好的同时,有网友问“为什么我们不能拍《花木兰》?”事实上,除了早期的《花木兰》,以及人们耳熟能详的豫剧《花木兰》,最近的国产电影“花木兰”是2009年赵薇和陈坤主演的《花木兰》,当时获得了8087万票房,有学者认为它虽然拍出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场景,也表达了反战的主题,但并没有反映出“木兰从军”的文化内核。

另外,有心的你会发现这一段有多部名为《花木兰》的网络大电影上线,导演和主演都很陌生,为何选择此时上线,原因一目了然,蹭热度而已。

面对同样的食材,我们指责外人做的菜不正宗,我们却只会用微波炉叮一下后匆匆上桌,却也冠以大数据、调研市场后的创作选择,那么按照片方的逻辑来捋下去的话,内地拍不好《花木兰》,就怪观众咯?

  •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王峰 实习生 郑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87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