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战争题材历史电影《1917》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

战争题材历史电影《1917》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

导演萨姆 · 门德斯执导的《1917》为刚刚开禁的电影院贡献了片最值得在电影院观看的影片,镜头一路追随一对英国士兵穿越一战时期西部前线,执行一次的艰难的送信任务。一战这个主题曾被大量拍摄,仅就这部《1917》就被影迷拿来和《敦刻尔克》和《拯救大兵瑞恩》来进行了各角度的对比。而我们想以这部影片为导线,来看看1917年的真实历史。

尽管影片的主角和设定的这个任务是虚构的,但1917年从一战战场上的堑壕战的残酷到战争双方冲突对平民的影响以及1917年春天的战事的起伏却是真实的。

正如导演门德斯早些时候接受采访时所说,这部影片的灵感来自于他的爷爷,身为作家和一战老兵的阿尔弗雷德.门德斯给他讲的故事,一个在战场上送信的故事。这个故事从导演的童年时代起就伴随着他。

故事背景设定在1917年春天左右的法国北部,一战战事处在一个非常不稳定的时期。在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英德双方进行着残酷的堑壕战。与此同时,国内革命使得俄罗斯即将撤军。而德军方面恢复了无限制潜艇战——这一决定促使美国在1917年4月加入了这场战争——并采取了全面战争的行动。

在1917年2月至4月期间,沿着西线,德国人通过将他们的部队撤回兴登堡线来保存实力兴登堡线是当时一个新建的大规模防御体系。

但这个撤退却不很明确,相反,德军的计划是以退为进,他们准备整休一下,为可能到来的进一步进攻行动做准备。盟军却被德军的行动搞懵了,他们无法准确判断德军是投降了、撤退了,还是在埋伏等待。

由于撤退都是在夜间进行的,英国和法国军队往往发现他们一夜醒来,面对的就是一片荒凉的毁灭景象,但又感到到处都是陷阱和狙击手。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中,他们小心翼翼地向前推进。这部影片便是英军次派两个小兵却阻止麦肯齐的部队不要上当的事,人物是虚构的,但当时一定有类似事件发生过。为什么要人送,因为一战期间,电报电缆和电话虽然已经被用于通信,但是重炮轰击使得大多数线路经常出现故障,人送信是更常见的。

剧中两人发现废弃的农场和小镇也是真实的,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国际百科全书》 ,德军在撤退时执行了一项被称为“阿尔贝里奇“的行动,他们摧毁了“任何盟军可能发现有用的东西,从电缆和水管到道路、桥梁和整个村庄”。同时还撤离了多达12.5万平民,把那些能够工作的人送到被占领的法国和比利时,留下老人、妇女和儿童在有限的配给下自谋生路。

《1917》的故事事件发生在波尔克佩尔战役之前,这是一场规模更大的帕斯尚尔战役中的小规模冲突,但由于导演的爷爷亲自参加了这场战役,所以它便成了本片的主线。

所以这是一部虚实相交的电影,背景和细节都有历史资料的支撑,但导演以他独特的手法加进了虚构的情节,使得这部影片既有强大的视听性,又有精彩的故事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86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