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肖申克的救赎》:男主角是斯蒂芬.金

《肖申克的救赎》:男主角是斯蒂芬.金

《肖申克的救赎》改编自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该片荣获2004年BBC评选“未获奥斯卡奖的最佳影片”之首。

无数影评人给这部电影一个词“救赎”

百度词条里评,这部电影的最后有一种基督山伯爵复仇的快意

但是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是斯蒂芬金的自传体形式的电影,与其说是救赎,不如说是热爱。



《肖申克的救赎》讲的是银行家安迪因杀死妻子及其情人,被判终身监禁,关进了肖申克监狱。1982年斯蒂芬.金完成这部小说,那个时候他的小说已经被出版社接受,家庭生活得到了改善,看似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变化,实则不然。他开始酗酒越来越严重。

在《肖申克的救赎》里能看到斯蒂芬金本人的很多投射,他的生活状态,他内心的挣扎和迷茫,还有他的坚持。


安迪的狱中生活

斯蒂芬金的“狱中生活”


安迪因杀死妻子和情人被判终身监禁,他一直说自己无辜,但是对于具体的细节他却不能肯定。在拿着手枪下车之前,他一直在喝酒。

我们不知道安迪的无辜是否无辜,妻子中枪的弹壳和他手枪一致,而且他还在现场留下了线索。法庭上,他没有强行的辩解,从面部状态来看,他是一脸懵逼,对于是否杀人这件事他自己也无法确认。



其实无论安迪有没有杀人,是否被冤枉,他早就已经在监狱里了。

之前的安迪的生活电影里并没有交待,从情节来看,他的生活根本就没有希望的。

正常的情况下,在知道爱人出轨后,不说杀人,至少也会去和对方比划比划,打个架什么的。美国人原本就是一个尚武的民族,他们的血液里就有着不屈服和冲动基因。

安迪没有,他只是喝酒。颓废而失去斗志,还没有入狱的安迪,早就身在狱中。



叶圣陶老先生说:“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

斯蒂芬金为什么要把安迪写进监狱?

在他的半自传体《写作这回事》中,说到小说被拒稿的过往,他用词幽默带过;毕业后一边工作一边创作,仍然没有放弃对于写作的热爱;即使在之前一事无成,妻子和妈妈都支持他的小说创作……从这些来看,会有错觉:为什么一个生活幸福又充满热情的人,会写出如此挣扎的小说?

书中有一段他的内心话,透露出迷茫

我是作家,是个非常敏感的人,但我又是个男人,而真正的男子汉绝不能屈服于内心的敏感和软弱。只有娘娘腔才会那样。所以我饮酒。否则我如何面对生活的恐怖真相,并继续工作?

在他的作品里,有时候我们能看到一个神经质的主角。《闪灵》里那个父亲就有他的影子。

虽然我一直没有认识到,我写的正是自己

《闪灵》里的小说家,在空旷的夜里劈里啪啦地打着字,看似奋笔疾书,实在他在上面只有一句话,“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 jack a dull boy”。



斯蒂芬金生活的恐怖真相:

  • 10对年小说被拒的内在压力,和对生活的迷茫。
  • 成名之后对没有创作灵感的恐惧

斯蒂芬金意识到酒精对神经的麻木,是一个恶性循环。

他第一次试图挽回渐渐失控的生活时,去看了心理医生,他对医生说,太太担心他饮酒有点过量

最终斯蒂芬金把安迪投进了监狱,用一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他喝酒的生活,也结束了他内心的监狱。看似是对安迪的监禁,实则是他对自己酗酒这个事的自我告诫。


布鲁克斯的自杀

斯蒂芬金的迷茫


斯蒂芬金将自己的生活分饰成了2个角色,一个是安迪,另一个是布鲁克斯,那个离开肖申克后自杀的老人。

一个充满希望的自己,一个陷入绝望的自己。


布鲁克斯在知道自己要离开监狱的时候,没有高兴,只有恐慌。他从小就被抓进监狱,在这个地方度过了自己的一生,最后自由了,而更大的自由加深了他的恐惧。



1971年24岁的斯蒂芬金结婚很快有了2个孩子,从13岁第一次投稿小说至今他一直被拒稿。

2个孩子对大学刚毕业的小夫妻来说实在太多了,小两口一个在洗衣房干活,另一个在甜甜圈店上中班,勉强维持生计。

斯蒂芬金一边工作一边给男性杂志写故事,赚点稿费。他们的生活就比低保家庭好那么一点。一直到他在学校找到一份工作,这份工作让他第一次对写作这件事产生绝望。

我仿佛看到30年后的自己,身穿同样的旧腻子外套,肘部打着补丁,GAP牌卡其裤带上耷拉着啤酒肚……如果有人问我业余时间做什么,我会告诉人家,我在写一本书……我还会骗自己,对自己说还有时间,不会太晚,有些作家到50岁才开始出版书……也许很多人都这样。

生活的艰辛和小说退稿的现实一直压迫斯蒂芬金的神经,在《写作这回事》里言辞很谨慎,多是乐观,但是他把这种绝望写进了《肖申克的救赎》。



布鲁克斯的生活就是安迪出狱后的生活,看似2个角色,其实是同一个角色的延展。布鲁克斯的生活更是斯蒂芬金的生活,他一直在工作和写作的失落中徘徊,巨大的经济压力加深了他的内心恐慌。


布鲁克斯死了,安迪还活着,这也是斯蒂芬金内心的希望。


安迪的越狱

斯蒂芬金的逆袭


《肖申克的救赎》里最畅快的就是安迪越狱,当典狱长揭开美女的海报,发现一个大窟窿时,我在屏幕前大笑,拍手称快。



安迪凿开那面墙用来20年,他顺着墙爬出监狱,换走了典狱长的37万美元,前往墨西哥。

斯蒂芬金凿开那面墙不是斧子,是小说《魔女嘉莉》。出版社用40万美元买走了小说版权,他们的生活开始变好。

他原本和妻子预计小说能卖6万,2人为6万的预计高兴了一整夜,当他知道卖出的版权是40万的时候惊呆了。

我仍然站在过道上,目光扫过起居室,又扫到我们的卧室,乔的摇篮就摆在我们的卧室里。我们位于三福德大街上的房子我们是以每月90美元的价钱租来的,而这个跟我只有一面之缘的人告诉我刚中了大奖。我脚下一软,确切地说只是在过道里原地滑坐下去。


安迪用一把小锤子凿开了监狱的墙,当时瑞德还笑他,用这个锤子凿开监狱需要600年,但是安迪用了20年就为自己挖出了一个出口。

斯蒂芬金凿开无望的墙,用的是小说。从他6岁开始写小说到26岁出版《魔女嘉莉》,正好也是20年。



才华比精盐还廉价。从才华横溢到事业成功,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写作这回事》

天将降大任,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这句话,适合安迪,更适合斯蒂芬金。


《肖申克的救赎》里不可或缺的人

斯蒂芬金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人


希望和热情如此脆弱,如何对抗现实的生活的残酷?

安迪的倾述对象是瑞德,一个无所不能的监狱老人,他什么都能办到,唯一讽刺的是他从没想过把自己弄出监狱。



瑞德在监狱里关了40年,每次申请释放都被拒,但是监狱的生活并没有影响到他,他同样能弄来外面的东西,除了不能随意走动之外,可以说是很舒畅了。

瑞德的改变是在安迪来了以后。瑞德给安迪保护,安迪告诉他要有希望。艾迪用自己的行动让瑞德看到一次次不切实际的想法成真。

安迪从抠门的瑞德那个为狱友们要来啤酒

安迪给监狱申请到了政府的图书馆基金

安迪在越狱前给瑞德留下了希望,他告诉瑞德出狱后到锡瓦塔内霍。



可以说瑞德和安迪是一个相互的关系,瑞德给予安迪信任和帮助,安迪给老油条带来生活的希望和惊喜。


斯蒂芬金把瑞德投射给了自己的母亲,其实斯蒂芬金的成就和他的妈妈分不开。

妈妈没有什么文化,做着零工供养2个孩子长大。在斯蒂芬金6岁的时候因为身体不好休学在家,他把小人书里的故事写下来给妈妈,那个时候妈妈鼓励他写一个自己的故事。

你自己写一个,斯蒂威。我打赌你会写得更好。自己写一个吧。

我记得,我听到这话之后觉得自己拥有了无限的选择。我仿佛被领进了一幢大房子,房子里面全是一扇一扇关闭的门,而我喜欢哪扇门,就随便打开哪扇。我想,一个人一辈子都开不完这大房子里的门。

斯蒂芬金小说生涯里第一个读者,就是她的妈妈。他自己编了4个故事,妈妈用0.25元的价格买走了他的4个小故事,寄给他的姨妈们。

4个故事。2毛5一个。这是我做这行赚到的第一个1块钱。

在妈妈去世前,斯蒂芬金的《魔女嘉莉》已经出版,妈妈看到了儿子突破之后的生活。在妈妈的床边始终放着这本书。

在她去世前的一个月,姨妈把故事读给她听过。

妈妈的鼓励是斯蒂芬金写小说的原动力,同样斯蒂芬金的小说,魔幻的故事情节也为妈妈枯燥的生活带来了一丝不一样。

但是我的理解是,作为母亲,她看到的更多是儿子对于梦想的坚持。如同出狱之后的瑞德,跟着安迪的指引找打生活的希望一般。儿子的小说,就是妈妈心灵的抚慰和希望。

最后瑞德的生活,是斯蒂芬金给妈妈的心灵慰藉。


安迪出狱了,过着自在的生活。

斯蒂芬金被授予“美国国家图书奖”终身成就奖,他从未停止过对于小说的创作 。他也戒掉了酒瘾,回归到脑子清晰的斯蒂芬金。

让一个人坚持的是什么?能让一个人走得又稳又远的一定不是恐惧,而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心怀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许是最好的事,心怀希望就永远有希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82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