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勿忘我》:所有消失不见的“执子之手”中,蕴含着“与子偕老”

《勿忘我》:所有消失不见的“执子之手”中,蕴含着“与子偕老”


文|白梨影

《勿忘我》这部讲述阿尔茨海默症的动画短片,于2020年上映,豆瓣评分8.5,荣获了2020年奥斯卡最佳短片提名。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法国一对老年夫妇,画家丈夫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在时光中记忆慢慢丧失,他开始不记得胡椒粉是什么,不认得自己的孩子,直至最后,他连妻子也忘记了。而妻子在他错乱的记忆中,忍受着痛苦的同时又配合他说着“胡话”。最后,影片以画家给妻子画自画像而结局。

导演曾说,他知道近年来很多关于阿尔茨海默症的动画短片,而他这部影片是希望通过病人的眼睛来展现症状。所以,尽管这部影片剧情简单,主题也并不算新颖,却让我们通过“病人”这一视角,来看待这个威胁老年人健康,同时又自带伤感气质的疾病,在“同情”之中实现理解。

黄渤带领一群患有阿尔兹海默症老人拍的一个综艺《忘不了餐厅》,对老人工作状态的呈现,与该影片一样,也给了我们去倾听这些病人内心声音的机会。正是在这样的机会下,我们读懂了他们对自己的失望、痛苦,也看到了他们并不是总是“痴呆”,他们也有自己的脾气和性情。其实他们不仅仅是病人,更是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老人。


关爱他们,首先便是要真的了解他们。下面我将从这部电影的画面描写、名画引用、人物话语这三个方面,来解读这位阿尔兹海默症老人的内心世界。

01 冰冷的画面是时间最忠实的描写者,滑稽中夹杂着残酷,默不出声地唱着记忆悲歌

对于以阿尔兹海默症为主题的电影来说,时间线上记忆的丧失是怎么也无法抹去的主题。在这部影片中,导演对它的呈现不是交给了充满个人气息的,灵活的语言,而是客观上被冻住定格的画面。

  • 面容的颓败也是记忆的模糊,呼应着来描述记忆

影片中出现的第一个人物便是患阿尔兹海默症的丈夫,此时的他还只是有些“健忘”,面容上粗糙的雕塑线条除了表现出他的衰老,却也透着画家特有的神采。

接下来,在他已经分不清楚什么是胡椒粉时,神采奕奕的表情没有了,多了一份孩子般的踌躇和迟疑。

等到他看着“手机”却不知何物时,神情开始有些不安,虽然仍努力想证明自己是正常人,但黯然神伤表情暴露了他内心的惶恐和迟疑。

这是他“认识”自己生病的阶段,也是病情最轻的阶段,他还有自我意识,还会为自己伤感。而之后,他的人生课题便成了考虑如何与这个疾病共处,以至于最后只剩与失去自我意识的自己共处。

病情加重他不得不用标签提醒自己。眼眶变红,透着伤感,眼神更加暗淡,已经不仅仅是忘记了什么,而是他还记得什么。

当他“安然”地坐在厚厚的标签中时,表明此时,病情加重,他已经对丧失的记忆不再自知,眼睛中充满惶恐。同时,面容上的轮廓开始变为块状,象征着他早已不再清晰的混沌的记忆和自我意识。

影片最后,导演用了反衬的手法,通过将妻子的轮廓虚化,来表现,在丈夫心中,这个女人,成了和其他陌上女人一样,只对他有形象上的影响而触及不到心灵。这也象征着老人被虚化的痛苦,他意识不到失去了什么,故而也不会再为此悲伤。但也将妻子的痛苦心情加以放大,但趋势那般得无力又无奈。

  • 记忆标签,流失的是认识,得到的是惆怅

标签向来有“记忆”“提醒”的含义在其中,在这里,它象征着越来越多从老人脑海中跑出来的记忆碎片。

第一次出现标签时,老人刚刚认识到自己在慢慢失忆,他为自己制作了这些卡片,它们还是鲜活的,就像儿童的图画书一般,人们愿意相信,在这些卡片的带领下,孩子会认识和记住越来越多的事物。但是对于孩子是开始,对于老人却是残酷的终结,接下来,便是一条慢慢失去标签的记忆之路。

第二次出现标签时,是在老人发现自己已经不仅认不得东西,而且出现了记忆断层:忘记自己养的鱼儿已经死了。当黑夜袭来,老人眼瞅着标签纷飞于空中,而他惶恐的眼神暴露出自己与这些标签的陌生关系。此时,他已经连标签都不记得,那是一种与世界疏离的感觉。

第三次出现标签时,标签厚厚地落了满地。从刚开始贴在物品上,到第二次从空中飘散而下,再到最后落地,这象征着老人彻底失去记忆,标签已经没有意义,完全成了记忆碎片,客观世界与老人断开了联系,只剩下老人自己的所思所想。

导演用老人的面容变化来描述,面对病情,老人的心理感受,引发观众的同理心,开始同这位老人一起悲伤和恐惧。而标签是关于记忆的另一条线,在情感之外的客观描述,像是鲁迅所说的: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是无奈又惨白的现实。

02 剪贴的名画,是电影艺术对画面的致敬,也是与永恒情感共鸣

曾有人说,书法是人类表达的终极形式。这里的书法主要指草书。因为在欣赏草书时,书写的内容已经无关紧要,而是从笔法、墨色上彰显的动态感,来感受作品对人类情感的一般表达。

其实对人类情感的一般表达是任何艺术的宗旨要义,诗歌、画画、音乐都在为此发力。只不过草书因为对内容的明显忽视而显得在内容表达上更纯粹了些。

这部影片的一大特色,便是用许多名画与主人公画家的身份相呼应。我想导演采用这样的方式,要表达的主题便是,虽然老人患病丧失记忆,然而他的情感却还是一般性的,我们与他不是绝对的隔阂,发挥人类特有的同理心,我们仍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感受。

  • 致敬梵高:我从此便是孤独的一个人

老人见了医生,在躲藏和拒绝中也不得不正视并接受自己的病情。而后他呆呆地看着医生和妻子在家门口谈话,一定是在聊他的病情吧!镜头定格在他神色黯然,惆怅万分的面庞上。而后镜头缓缓向前拉,一座以梵高著名画作《星空》为背景的房子铺满了整个画面,老人消失在漆黑的窗户后面,只剩下色调暗沉的房子和绚烂的天空。

梵高的这幅《星空》是他于1889年在法国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创作的。当时他被医生告知患上了“潜伏性癫痫”,担心自己的病情增加弟弟提奥的负担,于是他主动选择搬到了疗养院。

这种病会致使病人产生幻觉——听觉、视觉和嗅觉上的幻觉。从而引发病人绝望的自残行为。虽然疗养院给他单独提供了画室,方便他作画,但是在这样的病情下,缺少关爱的环境中,他内心充满了绝望和痛苦。这幅《星夜》梦幻又璀璨,但却掩盖不住它浓郁的悲伤和黑暗气息。

老人此时的心情不就像这幅《星夜》所蕴含的情感吗?弥散着孤独又绝望的气息。阿尔兹海默症没有办法根治,只能通过药物治疗来延缓病情的恶化,这对病人来说,等于判了死刑,治疗,遗忘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或长或短,最终结果依然。

  • 致敬弗朗西斯·培根:我的焦虑交由你来铺展

在家庭聚会中,除了妻子和丈夫自己,所有人都是器官扭曲、面目模糊的形象,这样的风格与爱尔兰画家的弗朗西斯·培根的画作很是相像。

弗朗西斯·培根是20世纪40年代的一位风格怪异的画家。他自幼喜欢女装,和阳刚的男孩,内心也十分怯弱宛若一个女孩,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这样的行为都会被视为怪异。悲剧的是,他的父母也不能理解她,母亲对他不管不顾,父亲逼迫他像个男子汉,这让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后来被父亲赶出家门,越来越堕落。

然而他极有天赋艺术天赋,长大后开始绘画。童年的经历使得他的作品呈现出一股躁动不安,恐惧又愤怒的情感。

当孩子们和这位老人招呼、嬉笑时,他却是一脸茫然,他不知道自己是他们的谁他们又是自己的谁,这样的场景必定使老人很是焦虑。焦虑的背后,是他内心深深的恐惧。面对一无所知的世界,他迷茫不知如何继续下去。

  • 致敬莫奈:献给浪漫记忆的一首挽歌

在影片最后,已经不认识妻子的老人,仍在反复地夸赞着妻子的美貌。并且要再为妻子画一幅画像。这让我想到了印象派画家莫奈在妻子弥留之际为她创作的那副画像。

莫奈是法国著名画家,他26岁的时候,在塞纳河边遇到了18岁的美丽女子卡米耶。莫奈邀请她作为模特为她画像,卡米耶欣然答应,之后两人坠入爱河,尽管后来两人的爱情遭遇了莫奈父亲的反对,二人还是坚持要在一起,终于在莫奈30岁时两人结婚。

莫奈为卡米耶画了无数的画像,一直到她因为盆腔癌即将去世之时,莫奈也怀着巨大的悲痛心情为卡米耶画下了最后的画像《林中的卡米耶》。

在《勿忘我》中,身为画家的老人同样为妻子画了很多画像,从少女到女人再到衰老。并且在丧失记忆之后,仍然想要为妻子作画,这是一种职业本能,也是一种生命的本能。就像莫奈说的:在爱妻的病床前,我十分本能地对那已经面无表情的年轻面孔仔细端详,寻找死神带来的色彩,观察颜色的分布和层次变化。

哪怕当时已经忘了妻子的模样,忘记了画笔,但是却没有忘记为令自己心动之人画一幅画。它好像成了器官一般的存在,可以衰竭却不会消失。这是每个人身上的标签,我们一生为之奋斗的底板。

03 富有逻辑的表述中透出性格内容,生病的老人,也仍然是一个丰满鲜活的人物形象

影片中只有寥寥的几句话语,就像上文说到的那样,电影内容的呈现不是靠对话而是画面。然而就是这不多的几句话却演绎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老人形象。

不是每一个患病的老人,就一定要给人生贴上“惨淡”的标签,老人之前的岁月,以及之后的岁月中,仍旧是独具一格的生命体。

  • 富有逻辑的表达,我还是那个饱经风霜的我

当老人被医生问道:今年是几几年时,老人一脸不屑地回答:蠢问题,今年是1965年?

医生又问道:那现在的总统叫什么?老人有些许不耐烦地说到:别把我当傻瓜了,您不会打算说您不知道他的名字吧?

医生知道,老人以为自己在责难他,故而说可是你现在连手机都不认得了。这时老人眼皮垂了下来说:这很正常,现在是1965年!

阿尔兹海默症以前被叫做“老年痴呆”。之所以后来改了名字,不仅是因为这样的叫法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同时也因为,这种病最大的表现是记忆的丧失,而他的思维却并没有真的如“痴呆”一般地没有道理可讲。

从老人与医生的对话中,我们看到,当时的老人即便已经出现了失忆问题,但是他大脑并不“糊涂”,说话也是非常富有逻辑。在记忆惹得祸下,我们不能将老人看做一个无法沟通的孤岛。但也正是逻辑的正常和记忆的错乱中,亲人们承受着巨大的伤痛和打击。

  • 别离开,我还是那个幽默豁达的我

在影片开头,妻子质问老人,车里的排骨一个月了怎么还没有拿出来。老人并没有意识到是他记忆力在衰退,反而回答道:一个月,这时间还不够把肉腌好。虽然得知真相的观众看到此处不免心里一酸,但却也能看到老人的幽默性格。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油然而生。

后来老人连自己的模样都忘掉,妻子无奈又痛心地提醒他说:镜子里的人是他时。老人话音一转:你竟然信了,这个傻子,连自己都认不出来了。来掩盖自己的不安心理。但是这不也是一个调皮爱搞鬼的男孩形象吗?

老人还反复地聊到妻子母亲不够高雅的趣味,这不是一个艺术家那令人不禁一笑的自恋吗?

失忆不是每一位患阿尔兹海默症老人的名片,他们一直以来的性格,他们的爱好才是,时间在走,病情在加重,记忆在散去,但不变的是他还是那个他。

  • 最美的赞叹,我还是那个爱你的我

你可以在影片中的任何地方压抑住哭泣的冲动,却无法在老人对妻子的反复赞美中,无动无衷。即便忘了自己,老人也没有忘记妻子,然而却抵不住时间残酷,妻子也终究像标签一般落在了地上。

然而当老人再次看到她时,却不仅仅是一个陌生人,就好似初次见面那般得喜悦,脸上流露出已经消失许久的神采,然后说:你真漂亮。

他邀请妻子做模特给她作画,期间又说:我跟您说过,我觉得您特别漂亮!

这样的的情节非常具有法式的浪漫气息,但也是世界各地老人在失去记忆时共有的,对另一半的留恋和不舍。想起之前看到的一个中国老人的故事,外婆得了阿尔兹海默症,每天就在床上坐着,看着床头上已故的外公的照片。

有一天,她突然问我:“这个人是谁,我能嫁给他吗?”

这样的爱用浪漫形容略显浅薄,他跨越着时间的厚重,是多年间奋力的相爱,才换回今日这不经意的一句句:你真漂亮。

就是因为这对老人来说,一切都在变得世界,还有他始终握紧不放的感情,我们才知道“与子偕老”的另一种演绎形式,始终欣赏,始终为你鼓掌。

在没有真正接触过特殊人群时,人们总是惯用想象,将正常的自己与他们分离开,认定那必是一群特殊又奇怪的人。而我们在这部影片中看到了时间线上,老人如何一步步远离记忆,成为一个孤独的我,但同时又感受到,无论何时,老人首先是他自己,他会在错乱的记忆中说着逻辑清晰的话,会始终不改自己的性格气质,又同时,无论再来几个轮回,也还是深爱着同一个女人。

其实于我们也是如此,在过往所积累的一切身外之物甚至记忆丧失时,剩下来的:清晰的头脑,独特的性格和对某人的钟爱,才是永恒,这也是残酷时光所给予我们最温情的保留。

04 “总让人觉得忽远又忽近,初次失忆,很高兴重新认识你!”在岁月中失去的,就在岁月中重新找回


这样一部短短12分钟的影片,给了我们很多感动也有很多启发。疾病总是残酷,我们常常无可奈何。影片透过病人的视角,让我们更加了解也理解了他们,既看到他们面对病魔时代的绝望也看到与病魔相处时的个性和自我。

但是从侧面,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作为他的家人,伴侣——妻子的痛苦和无奈。尤其在病人连她都忘记之时,每一天都要一遍遍的经历希望和绝望,这可能是比彻底失去时的绝望更能杀人的利器。

无论是病人还是照顾病人的家属,甚至只是观看《勿忘我》的观众,其实大家都是被病魔环绕的人,也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让这场和病魔的战役不失去人的力量和光辉。

  • 老人,生命流逝,病魔无情,但是你可以做的很好

阿尔兹海默症对老人来说,就是一个随着时间流逝慢慢走近他们的恶魔,意识到它随时都有可能侵袭自己,很容易对老人心理造成压力。

然而老人们却应该相信,即便病魔可恶,但是生病并不意味着,你的一切都会失去,就像《勿忘我》中的老人一样,还是执着于为自己心爱的人画画,《忘不了餐厅》中的老人那样,可以为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仍然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也仍旧是一个可以为他人提供价值的人。

同时,老人们还可以在日常饮食和生活中多加注意,可以有效对这一疾病进行预防,即便患上了,也是可以通过药物,饮食,主动锻炼来延缓病情加重。健康时,学会如何爱自己,被疾病侵袭时,学会如何和病魔相处,这些都是人生的功课,只要用心,我们都可以把它做好。

  • 家人,绝望希望,失落欢喜,你是生命忠诚的见证者

对于那些正在照顾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的家属来说,比岁月更无情的,恐怕就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成了某个深爱之人的过客。非常能理解你们此时焦虑、恐惧甚至绝望怨恨的心情,请告诉自己这是正常的。

然而,就像《勿忘我》中的老人一样,他同样也在经历着痛苦孤独和绝望,而你对他的陪伴则会向梵高《星夜》里的星星般温暖和耀眼,你是他们的依靠,也是给他们光和热的星光。一起走过的这段时光是特殊的,然而也终将成为你和家人之间共同的最后的一抹记忆,只要太阳照常升起,那么生活就不会完全失去希望。

  • 陌生人,走过路过,感动欣慰,你是理解和宽慰的包容体

大多数人,都是阿尔兹海默症的过客。会被《勿忘我》所感动,感慨病魔无情,又被人间真情感动,最后不免庆幸自己的家人康健,所有记忆都在。

在此感到“庆幸”并不可耻,多么希望所有人都是庆幸的。因为这庆幸会让你更加珍视自己的家人,并感恩于岁月对自己的温柔,好好与家人相处。

同时,在《勿忘我》中,又了解到了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的内心世界,故而并不会将他们视为异类,如果在街上碰到状态有些异常的老人,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去保护他;如果朋友在讲述患病的父母,面对他的抱怨甚至绝望时,也不要立马做出判断,然后去评点他,理解和宽慰,应该是第一步。

而最后,我们需要知道的是,阿尔兹海默症在85岁老年人中,发病率高达20%~30%,可能在某一天,病魔也会降临在我们身边的老人身上,我们需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学会不慌张地陪伴老人一同抗击病魔。

结语

《勿忘我》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不想忘记却不得不忘记的阿尔兹海默症老人的故事。我们不断揭开这位老人的面纱,看到他真实的内心世界。在走近他的同时,也了解了生活中许许多多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

生病是一种状态,在病魔之下,他们仍旧是一个鲜活立体的生命,有自己的性格,有用一辈子修炼的技艺,还有对一个人专一又忠心的爱。

有些人生的道理,只有老人可以讲出来,比如,我们可以怀疑这个世界的一切,但永远不能怀疑每一个生命都是唯一与独特的结合。

同时通过这部影片,观众对这群特殊的“失忆”老人也有了更多的了解,继而会更懂得关爱他们,让每一个生命都终结得有尊严。


文|白梨影

我是@白梨影,人生很美,记忆很美,且行且珍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79397.html